原文書名:The Selfish Gene
直譯:自私的基因
作者: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出版社:天下文化
原文版初版年:1990年
中文版出版年:2020年
達爾文的「最適者生存」,實際上只是「穩定者生存」這個常規的特別情況。
Hi 你好我是 Juju~😄
會想讀這本《自私的基因》首先是因為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查理蒙格推薦書單看到,再來就是自己一直對這類主題蠻有興趣的。
尤其是讀過也是蒙格推薦的《第三種猩猩》後,就覺得這些跟因果很有關係的主題超有趣!
知道這些有關生物本能的運作方式後,面對許多曾經無法理解的事件發生時,只要轉換成生物本能的視角就會瞬間想通了!
很愛這種想通的瞬間😂
《第三種猩猩》讓我看世界的思考邏輯高了一層,《自私的基因》教會我用基因演化的結果去了解現在的世界為什麼是這個樣子。
蒙格的推薦:[分享] 查理蒙格的推薦閱讀書單(20本)
延伸閱讀:
– [閱讀心得]《第三種猩猩》學會用科學視角看人類歷史
– [閱讀心得] 資訊量很大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增修版)》
《自私的基因》一開始先探討的「自私」(selfishness)、「利他」(altruism)很有意思,自私的範圍可能是小小的基因、個體(自己本人),或大至個體所在的群體。
群體還可能是一個家族、一個種族、或一個國家、或全人類…。
光讀到這就覺得很有趣耶~~
很喜歡這種能做很多延伸討論的主題😂
原來23對染色體在選擇要取父代或母代基因時,選法不一定是單純選邊,有的會像活頁本,可以1~5頁選父親,6~13頁選母親的。
難怪每個器官和膚色都不會完全像爸爸或媽媽,是混合的。
所以白人和黑人生的小孩不會是要嘛黑要嘛白,而是棕色😆
「對偶基因」(allele)是擇一,就像眼睛的顏色要嘛是藍色要嘛是棕色,他們是對手。
但跟其他不是「對偶基因」的基因是合作關係。
就基因而言,它的對偶基因就是死敵,但是其他的基因則是環境的一部分,相當於溫度、食物、掠食者或者同伴。
基因的效應決定於它的環境,這裡所謂的環境也包含了其他的基因。
有時某個基因會因一個特別基因的出現,而產生某種效應,而當另一組基因出現時,卻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應;所以,整組基因在身體裡就構成了遺傳環境或背景,不斷在修正及影響任何一個特定基因的效應。
蠻愛看這種觀察生物的書,之前看的《達爾文進城來了》和也是蒙格推薦的《第三種猩猩》也很有趣好看👍🏻
延伸閱讀:
– [閱讀心得] 在城市也可以研究生態演化《達爾文進城來了》
– [閱讀心得]《第三種猩猩》學會用科學視角看人類歷史
《自私的基因》教我們用基因的視角思考世界,一切都以基因為了能繁衍下去為宗旨,只有能成功繁衍出「能活到有生殖能力的下一代」的基因才會出現在未來。
每個個體都只是基因用來求生的機器,機器會老死,但基因只要有繁衍下去就能一直存在。
用基因的角度看世界很有趣,看作者怎麼透過基因特性推導出演化的結果也超有意思。
如果行為是不利繁衍後代,這個基因就不可能在未來出現。
「自私的基因」理論是達爾文的理論,雖然他不曾從這觀點來表達,但我想他應該會贊同我的觀點。
實際上,這是正統的新達爾文主義(neo-Darwinism)的邏輯延伸,而以某種新形象來表達。
它從基因的眼光來看本性,而不著眼於個體。
它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而不是另一個不同的理論。
節錄作者序
但是如果腦開始會自己思考,就不一定會遵照基因的指令。
基因希望的是能一直繁衍下去,但腦可能因為會思考後覺得自己不想要生這麼多孩子。
基因是最基本的政策決定者,而腦部是執行者。
但是當腦部愈來愈高度開發時,它們就逐漸接掌了實際政策的決定,這是藉著學習和模擬而達成的。
這個趨勢的合理結論是,基因只給求生機器一個總括的命令:盡你所能,使我們存活下來!
現在,頭腦不只是負責求生機器每天的事務而已,它們也有能力預測未來並據以產生行為,它們甚至有力量排斥基因的指令,例如拒絕生那麼多孩子。
或是當重視社會福利的福利國出現了,原本在自然界中會被淘汰的基因,則可能因為有國家的介入而被保留下來。
「生存」與「生殖」的取捨。
在第十三章探討寄生的篇章看到只有需要「透過寄主的精子卵子繁衍後代」的寄生者(例如把卵產在寄主卵裡的寄生者),才會跟寄主的基因有相同的目標「生殖」,否則只在乎寄主的「生存」。
囊狀蟲(Sacculina)是寄生於螃蟹的寄生蟲,牠和茗荷介(某種貝類)相近,不過乍看之下會令人誤認成寄生植物。
囊狀蟲將一套很精密的根系統,鑽入不幸的螃蟹組織深部,吸取其中的養分。
最先被襲的螃蟹器官之一是睪丸或卵巢,這大概不是什麼巧合,螃蟹需要用來求生存的器官(生殖器官除外)卻都倖免了。
螃蟹就這樣被寄生蟲很有效的去了勢,被去了勢的螃蟹就像被閹了的牛,將精力及資源從生殖轉到自己的身體上;而寄生蟲以螃蟹的繁殖為代價,獲得了大豐收。
所以不靠寄主的精子卵子繁衍後代的寄生者會幫助寄主好好生存,不要把資源用在生養後代,似乎是讓寄主成為了為自己而活的個體😆
這種寄生者比寄主的基因更重視寄主的壽命,好像比寄主的基因更愛惜寄主本人(哈!)
因為寄主的基因會希望寄主保持適度的壽命即可,重點是要多繁衍,還有把資源用在養育有生殖能力的下一代。
不過寄生者希望寄主照顧好身體並不是為了寄主好,是為了寄生者自己😂
還有「基因」與「瀰」(meme)的取捨也很有趣,這是我好愛的篇章,太酷了!
整個從「基因」和「乘載基因的肉身」層次來到「靈魂」的層次。
你想把時間精力用在保存會因為每隔一代就會減半再減半的基因,還是保存能一直完整複製的思想、藝術、技術呢?
詳見:11. 比基因更能被完整留下的「瀰」(點擊前往該段落,點擊上一頁可返回)
完全不用擔心這本書會不會太深奧,因為作者的三種目標讀者中有一種就是「外行人」,所以他完全避免了深奧難懂的術語👍🏻
他希望能讓讀者看這本書看到欲罷不能,而且是個很好的消遣。
超棒的~好感謝作者願意把知識用普羅大眾能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讓更多人都能認識這些領域。
喜歡這作者的動機,我也很希望能盡自己所能讓愈來愈多人能獲得許多書中的寶貴知識,因為當你知道的愈多,好處真是太多了!
之前寫過的分享:2020年末的我熱愛閱讀的6個原因❤
值得筆記的內容超多!
我把筆記整理成以下幾個段落,這樣就可以更方便分段落閱讀囉😄:
(點擊前往該段落,點擊上一頁可返回)
1. 工具與複製者
2. 演化穩定策略 ESS
3. 基因的自私算盤
4. 什麼情況自私的基因會有利他的行為?
5. 生產 vs 養育
6. 父母的抉擇
7. 父母的戰爭
8. 動物為何會群體生活?
9. 哪樣的基因能留下?
10. 布穀鳥寄生的厲害
11. 比基因更能被完整留下的「瀰」(meme)
1. 工具與複製者
讀這本書要先了解工具和複製者的不同,工具代表個體(身體),複製者代表基因。
工具不會自行複製,工具為了繁衍牠們的複製者而努力;
複製者不會行動,不會理解這個世界,也不會抓東西吃或逃命,它們會的只是使工具做那些事情。
在無獨立思考能力的狀態下,工具就是單純為複製者服務,以協助複製者複製出最多能生存到有生殖能力的後代為目標。
2. 演化穩定策略 ESS
(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
ESS是個微妙且重要的觀念,它的定義是:由大部分族群成員所選擇,無可替代的最好策略。
另一個表達方式是:對個體最好的策略,端視族群中的多數到底在做些什麼。
因為族群是由個體所組成的,每一個個體都試圖使自己的成就達到最大,所以對個體而言,唯一持久的策略就是:一旦演化出來,就不能再讓任何偏差的個體超越。
而對族群而言,經過大環境變化之後,初期可能有短暫的演化不隱定,或甚至是量的變動。
但是一旦達到ESS,就會保持原狀──因為天擇會處罰偏離ESS的個體及基因。
這個想法是漢彌敦和麥柯阿瑟(R. H. MacArthur)先提出來的,超酷的概念,很能用來思考演化的運行和推導出最終結果👍🏻
從第五章開始說明這個策略,後面章節也會陸續使用到這個知識。
ESS是穩定的,不是因為它對個體特別好,而是因為它可免除造反。
作者舉了有趣的例子。
通常兩個爭鬥者中較大的總是獲勝,所以明智策略應該是「如果對手比你大就逃跑,選比你小的對手挑釁。」
但如果有一個群體達到穩定的策略不是「明智的策略」而是「矛盾的策略」,他們就會「選比你大的對手挑釁,而逃離比你小的對手」。
這時若有採取「明智」策略的突變者,他專門挑選體型較小的對手挑釁,那麼他肯定會與半數所遇到的人激烈戰爭。
這是因為,假使他遇到某個比較小的對手,他就攻擊;那較小的個體也會猛烈反攻,因為小個體行使的是矛盾策略。
雖然明智策略者較有可能勝過矛盾者,但他仍然冒著失敗和嚴重受傷的危險。
所以當族群中多數是矛盾者的時候,明智的策略者就可能比任何一個矛盾策略者容易受傷。
這讓我想起在《烏合之眾》讀到的,當個人進入到群體,個人會本能地選擇展現出跟群體共有的品質(就像你不敢在公眾場合講出「政治不正確」的話)。
當明智人進到走矛盾路線的群眾裡,為了生存也必需裝成跟大眾差不多的狀態以免遭受攻擊。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理解為何政客說話無憑無據又戲劇化的《烏合之眾》
不過如果有愈來愈多明智策略者加入這個群體,便可能達到另外一個ESS的「吸引域」。
所謂的吸引域,就是一個族群中不同策略的比例。
在這比例下,明智的一方(借用我們目前用的例子)較占上風;族群一旦達到了這個比例,整個族群就無可避免的往明智的一方吸引過去了。
所以 ESS 是有可能往另一個極端前進並達到新的穩定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獅子不會吃獅子,還有為什麼羚羊遇到獅子要逃跑而不反擊的原因。
因為只有策略跟 ESS 一致的基因會存留下來,走相反策略的基因較容易因為遭受許多危險衝突而提早死亡,這種基因就不會出現在現在了。
獅子和羚羊因為趨異演化(evolutionary divergence),已達到某種穩定狀態。
趨異演化以某種持續增加的趨勢,來加強一開始競爭就有的不對稱性,例如獅子和羚羊分別在狩獵和逃脫的技巧上變得非常熟練。
一隻選擇「停下來打鬥」策略的羚羊,一定不會比消失在地平線上的其他羚羊來得成功。
3. 基因的自私算盤
如果允許我們大膽假設基因擁有任何有意識的目標,也讓我們使用較嚴謹的遣詞造句方式,把話說清楚,首先我們要提出一個問題:自私的基因居心何在?
我直率的這樣回答:它想要在基因庫中擴大同類的勢力。
達成這個目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協助操縱包藏有基因的身體,使基因存活和繁衍。
我們還要強調的是:基因是一種傳播媒介,它同時存在於許多不同個體裡面。
這也是為什麼動物對近親比較照顧,因為近親體內可能有跟自己一樣的基因,所以基因會操控我們去更在意近親的生命。
但是近親也有分不同的層級,隨著基因組成的相似度愈高而愈在意。
這裡作者就有教大家如何計算親密關係,這個算法可以套用到許多情節,很有趣!
第一步驟:先鑑定A與B共同的祖先。
例如A與B是一對表兄弟,共同祖先就是外祖父母。
如果A是B的直系後裔,例如A是B的曾孫,那麼B本身就是我們要找的共同祖先。
第二步驟:計算世代差距(generation distance)
從A開始沿著族譜樹往上直到共同祖先為止的步數,加上沿樹而下到B為止的步數。
這個步數總和就是兩者的世代差距。
例如,若A是B的叔叔,共同祖先就是A的父親,也就是B的祖父。
A往上一步就碰到共同祖先,然後另一個方向往下兩步碰到B,所以世代差距是 1 + 2 等於 3。
第三步驟:計算從該位祖先而來的親緣關係。
計算方式是每一步為 1/2 的 1 次方,世代差距 3 步,就是 1/2 的 3 次方(1/2 x 1/2 x 1/2 = 1/8)。
如果世代差距是G步,那麼由這位祖先所決定的親緣關係,就是 1/2 的G次方。
最後將這數據乘上祖先人數。
例如,一對表兄弟有兩位共同祖先(阿公阿嬤),他們的世代差距是 4,所以他們的親緣關係是(1/2 x 1/2 x 1/2 x 1/2)x 2 = 1/8。
如果A是B的曾孫,世代差距是 3,共同祖先人數為 1(即B本人),所以他們的親緣關係是:(1/2 x 1/2 x 1/2)x 1 = 1/8。
所以你長得像舅舅的機率(親緣關係是 1/4),跟長得像祖父或外祖父的機率(親緣關係是 1/4)完全相同。
4. 什麼情況自私的基因會有利他的行為?
產生利他行為的先決條件就是:利他行為的淨風險,應該小於接受者人數乘以親緣關係。
在我們討論的題目中,應該採用的是「預期生殖力」,而非「預期壽命」,更嚴格點說,該說「預期未來裨益自身基因的全部能力」。
壽命是個重要的變數,在所有情況下,當一頭動物決定是否要採取利他行為時,都需要「計算」到剩餘壽命。
作者說這就是為什麼,父母對子女和子女對父母的親緣關係明明是一樣的,但父母照顧子女遠比子女照顧父母多。
因為基因的目標,就是把最多成本用在有最大繁衍機會的地方。
5. 生產 vs 養育
養育的決定是這樣的:「有一個小孩,他和我關係的程度是如此這般;如果我不養他,他死亡的機會則是如此那般;我該養他嗎?」
生產的決定則像這樣:「為了要帶一個新的個體來到世界,我必須採取所有必要的步驟;我該生嗎?」
在時間和體力等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個體就必須決定要繼續養育現有的孩子?還是生一個新的孩子?
如果一直生產但沒有資源養育(食物、生存空間、保護…等),這樣會導致承載基因的個體很少能活到有生育能力的成年,就代表基因無法大量傳遞到再下一代,這族群就會走向滅絕。
在族群過度擁擠的年頭,生育數量可能會比在族群稀少的年頭來得少,過度擁擠可能是饑餓的前兆。
所以在大自然界中還活著的生物都是會實施節育的基因,確定能養大再繼續生,這麼做是為了讓小孩有最高的存活率。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擁擠的亞洲城市生育率比較低的原因之一。
而這也是為什麼每隻八哥都會盡可能為了聽起來像兩隻八哥,而大聲叫嚷。
這樣可以讓其他八哥以為太擁擠了而減少孵卵量,這樣自己就可以多孵一些了😆
有些八哥用大叫來試著減少毗鄰同胞的孵卵量,直到鄰居的孵卵量降到比最適量還低。
如果你是隻成功做到這點的八哥,這樣做對你的自私基因就十分有利了,因為你正在減少那些不能攜帶你的基因的個體數。
基因真的自私得很聰明耶!
或是應該說,能留下來的基因都不是簡單的角色。
但是作者提到,人類社會開始有社會福利,因此失去了原本大自然擁有的平衡能力:
現在文明人的家庭大小,已不再受限於雙親個體所能供應的有限資源了,如果丈夫和妻子擁有超過他們養得起的孩子,政府就會插手並維持那些多餘孩子的生命和健康。
這樣看來在有社會福利的地方可能會導致「放縱生產」的基因會達到最大量,因為狂生養不起也有政府會幫你養。
而懂得調節資源的基因一旦發現資源不夠就會減產,導致滅絕。
最後就剩一堆「放縱生產」不懂調節的基因。
一般自然界就不會變成這樣,因為:
任何放縱的基因會立即受到懲罰,含有那個基因的小孩就會挨餓。
下面這這些我覺得作者講得很好:
避孕有時被抨擊為「不自然的」,它的確是很不自然,但是,福利國也一樣不自然。
你不能有個不自然的福利國,除非你也有不自然的生育控制,否則最終結果將比自然獲得的還要悲慘。
如果只抨擊違反自然的避孕,但卻有違反自然的社會福利,這樣就是讓結果往極端衝去。
人口將持續過剩到超越資源能養活的人數。
擁有的小孩多過自己所能撫養的人,多半會被冠上愚昧無知的罪名,但絕不會被抨擊為蓄意違法。
定出福利條款,鼓勵別人多生的政府領袖和有勢力的團體,在我看來,似乎都難逃幫兇的嫌疑。
👍🏻
6. 父母的抉擇
這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探討,當你覺得自己的父母對自己兄弟姊妹間的待遇不公平時,可能也是自私的基因在作祟。
分成兩種情境來探討,第一種情境是攸關生死的決定。
父母的資源只夠救活一個小孩,被放棄的小孩會直接死亡。
那麼這母親應該會選擇救年紀較長的孩子。
原因是如果這較年長的小孩死了,這母親所失去的母投資比較大。
換個比較好的方式說吧,如果被救的是年紀小的孩子,那麼這母親還得投入一些昂貴的資源,才能把牠拉拔到和年長的一樣年紀。
第二種情境是不攸關生死的決定。
資源給哪個小孩,其他沒得到資源的小孩也不會死亡。
如果這母親所需做的不是生與死的抉擇,那麼她最好的選擇可能是選小的了。
比方說,這個母親正在為餵大的或餵小的而傷腦筋時,餵小的就可能比較好,因為年紀大的比較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找到食物,因此即使沒餵牠,也不見得會死。
相反的,如果母親將食物給年紀長的,年紀小尚未有能力自己找食物的幼體就比較可能餓死。
有鑑於此,母親還是會將食物給小的,因為大的本來就比較不容易餓死。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許多父母都對相較需要幫助的小孩特別照顧的原因了~
這也是為什麼哺乳類母親要給幼體斷奶,而不餵牠們一輩子的原因:幼體長大到一定程度時,對母親來說,將投資趕緊轉換到將來的幼體身上會比較划算。
當這時候一到,母親就會將幼體斷奶。
這樣就可以趕快把資源用來產生更多有乘載自己基因的新個體了。
如果母親能知道她現在養的已是她最後一個幼體,一般可能會期望她就可以把餘生所有的資源,都投在這隻幼體身上,甚至直到牠長大成年以後。
這就難怪為什麼許多老么都特別受寵。
雖然如此,母親應該仍會「衡量」一下,是不是將投資放在第三代,或甥姪兒女身上會比較好?
雖然這些受益者與她的關係只有兒女的一半,但是牠們受益的程度可能超過那小幼體的兩倍以上。
當自己生出來的子女品質已經不如子女生出來的孫子女時,自私的基因就會寧願把資源用在第三代了。
所以父母總是對孫子女更好就是因為這樣吧😂
雖然第三代只有自己 1/4 的基因小於第二代的 1/2,但因為他們更年輕,以常理來說可以存活更久。
在自然情況下,婦女年紀漸長時,養育小孩的能力也跟著走下坡。
因此,年紀較大的婦女所生的小孩,壽命很可能會比年輕婦女所生的小孩來得短。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年紀較長的婦女在同一天同時獲得一個兒子、一個孫子,這個孫子的壽命應該會較兒子為長。
因此當婦女到了某個歲數,也就是她的小孩長到成年的機率還不到她孫子的一半時,投資偏向孫子的基因會比較成功。
雖然這樣的基因在四個孫子中才有一個有,而在孩子中卻每兩個就有一個會有,但是孫子的壽命卻比兒女占了上風,因此「利孫子」(grandchild altruism)的基因仍會在基因庫中占優勢。
「利孫子」的基因懂投資在最有成效的地方,所以有更大的機率可以一直繁衍下去。
這也是為什麼女性會演化出停經的特徵。
7. 父母的戰爭
這解釋了為什麼有人不愛顧小孩還愛到處生小孩。
配偶在同一個孩子身上所持有的基因股份,同樣是各有百分之五十。
因為父親和母親在同一個孩子身上,都投注了自己的一半心血,所以他們合力養育孩子應會有一些好處。
如果雙親之一在供給每個孩子的昂貴資源上,投資得比自己應公平分擔的少,那麼他會更為安樂;因為他可以和其他的性伴侶生更多的孩子,也因此可以繁殖更多他的基因。
所以以基因的立場而言,最好的情況就是能把時間全用來產出更多後代,然後有另一個跟你一樣重視這些後代的對象幫你扶養這些後代。
這個扶養後代的最佳人選就會是你的配偶,因為你們一樣有 1/2 的基因存在這些後代中。
理想上,個體「喜歡」(我並不是指生理上的歡愉)盡可能和愈多的異性交配,然後每次都讓伴侶去撫養孩子。
所以父母的戰爭就是誰跑得快誰先贏,留下來的那個就會為了自己那 1/2 的基因而不得不努力把小孩養大。
因為知道了這些,讓我看到有人在抱怨另一半不幫忙照顧小孩還到處捻花惹草的事件時,都會覺得這些捻花惹草的另一半其實是完全被基因驅使,他們算是好用的基因求生機器。
在陸生動物中,母親的照顧比父親的照顧還普遍。
陸生的雌性動物特別容易受到剝削,因為精子只需要顧著以最快的速度將它們的基因運送到卵子去,他們小且數量龐大,而一顆卵子為了攜帶足夠讓胚胎可以在體內成長的養分,所以顆數較精子少很多。
雌性因為性細胞(卵子)數量較少,天生會比雄性更認真呵護每個受精卵,因為雄性能夠擁有的孩子等於是無限量的,光是這個前提就已經造成先天條件的大不相同。
而且等到卵從受精後到排出體外,就算是一受精立刻生下受精卵,這段時間雄性還是來得及逃跑。
哺乳類的胚胎還是待在母體內發育,所以母親就會是留到最後的那個,跑不掉。
許多陸上的雌性才會在雄性求偶時要求雄性付出足夠多,甚至讓雄性知道當他們跑了,雌性自己也會拋棄跟他生的小孩。
目的是要讓雄性因為已付出的沈沒成本(求偶時所做的努力)在受精後也會想乖乖一起照顧小孩,這樣就可以幫雌性分擔一些養育成本。
但也因為卵是相對精子上較有價值的資源,雌性不必為了使卵受精而像雄性一般具有性吸引力,所以動物界大部分都是公的長得比較浮誇豔麗。
但如果是魚類就不一樣了,因為母魚是可以把卵灑到海中就逃走,所以變成公的魚必須留下來射精並守護受精的胚胎們。
許多魚類不交配,而只是將牠們的性細胞排到水中。
受精過程發生在開放的水裡,而不是在配偶的體內,這可能就是有性生殖的起源。
另一方面,陸生動物像鳥類、哺乳類和爬蟲類,都無法行這種體外受精,因為牠們的性細胞太容易乾掉了。
但是因為精子很輕比一團重重的魚卵更容易四散,所以雄性的魚類必須等到雌性產卵後才釋放精子。
雄性如果在雌性準備好好之前,過早釋放了精子,精子就會散播開來;如此一來,雌性將不會排卵,因為不值得她這麼做。
由於擴散的問題,雄性必須等到雌性產卵後,才能將牠的精子釋放在卵子上面,結果使雌性搶得了先機逃之夭夭,把包袱留給雄性,且強迫牠面臨崔弗斯所說的困境。
一場演化戰爭可能發生在誰先散播出牠們的性細胞;先散播的一方就有優勢,可以留下對方去保存新生的胚胎,自己先跑走。
這個學說簡單的解釋了為什麼父親的照顧在水中很普遍,但在陸地上卻很罕見。
所以其實以基因的視角來做決定的後果就是只要能不花時間顧小孩就不花,能逃就逃。
誰逼不得已必須留到最後,就得負責起養育孩子的責任。
8. 動物為何會群體生活?
看了《自私的基因》的推論覺得超有趣的~
不一定是為了互相幫助,可能只是因為這是最好獲得安全的方法。
很明顯的,任何一個聰明的個體,都會想辦法縮小自身的危險域,尤其會避免落到群體的邊緣去。
如果某一隻個體不小心落到邊緣去了,牠會馬上採取行動轉移到中間去。
不過,總會有某些個體會不幸落到群體邊緣去,但對任何個體來說,只要不是牠就行了。
基於這個原因,群體中總是不斷有由邊緣往中心移動的現象。
群體如果原本疏鬆、零落,經過這種內移的現象,很快就會擠成一團。
由於自私的天性作祟,即使我們所採用的例子是一種沒有群集習慣的動物,而且掠食者也沒有在固定地方出沒的習慣,動物們還是會想辦法躲在其他動物的間隙裡,以縮小本身的危險域。
結果是,愈來愈密集的群體迅速的產生了。
這讓我想到一群人去鬼屋玩,擠成一團不想當第一個也不想當最後一個的畫面😂
自然而然就變成群體移動啦~
這個道理也可以用來理解為什麼鳥要群飛,為什麼先發現掠食者的鳥不自己落跑就好還要通知同伴。
牠當然可以不警告其他同伴,自己飛掉。
不過這樣一來,牠就變成孤鳥一隻了,不再是一群鳥中不太顯眼的一隻,而成為一隻孤單的離群者。
事實上,老鷹有專門攻擊落單者的習慣。即使不是如此,理論上我們也有很多理由相信,離群可能是一種自殺的行為。
因為即使牠的同伴後來也都跟在牠後頭飛跑了,可是總有那麼一段短暫的時間,最先飛跑的那隻增加了本身的危險域。
牠也不可能裝沒事繼續吃,因為這樣等於是等死,所以乾脆叫大家一起飛。
所以鳥會演化出通知夥伴一起飛的行為,其實主要是為了保全自己,不要當被相中的那隻就好。
9. 哪樣的基因能留下?
基因之間最重要的不同是它們的作用,一般指的是影響胚胎發育的過程,及最終有導致的身體外形和身體的行為。
任何一個基因,如果在所有基因都競相影響同一個胚胎發育的景況中,仍然能對胚胎做有利的影響,那麼它就是成功的基因。
有利,指的是使胚胎發育為成功的成人,這個成人可以生殖,並傳遞相同的基因到下一代身上。
天擇會特別偏愛某些基因,並非因為基因的本性,而是因為它們的結果,也就是它們的表現型作用。
例如有一種基因是看到掠食者來了會通知其他同伴一起飛的鳥,牠因為有這種基因而存活,所以這種基因就會因為能存活的結果在天擇中被留下。
10. 布穀鳥寄生的厲害
在《自私的基因》看到布穀鳥各種厲害的特徵和絕技,真的很會讓別人免費幫自己養小孩😂
布穀鳥和其他「寄生育兒」的鳥類,會把蛋生在別的鳥窩裡,這是刻意誤導母性本能的實例。
布穀鳥利用存在於其他鳥父母本能中的規則:「善待窩在你巢裡的雛鳥。」這條規則通常能達到只以血親為利他行為對象的效果,因為事實上鳥窩彼此孤立,自己的窩裡幾乎只可能有自己的雛鳥。
這是利用樹上的鳥巢的情境才可能發生,因為你會很相信不會有別的蛋滾過來。
像海鳩就不是會傻傻幫別人孵蛋的鳥類,他們有辨認自己的蛋的能力,主要是因為牠們都在平坦的岩石上築巢,蛋很可能到處滾動而造成混淆。
如果每隻海鳩都是看到蛋就孵就沒什麼問題,但如果裡面有不幫別人孵蛋的海鳩,牠就會有最多時間去生更多的蛋,然後其他海鳩都忙著在幫牠孵蛋。
最後就會變成這種不孵蛋不照顧雛鳥的海鳩擁有最多後代,當全部海鳩都是只會生蛋但不孵蛋的基因後代時,就不再會有幫忙孵蛋照顧雛鳥的海鳩了。
有種誰能繁衍下去誰就是未來的感覺,很酷耶!
但因為沒人要孵蛋這個物種應該就滅絕了,所以演化成會辨認和顧好自己的後代的海鳩才會存留到現在。
小布穀鳥還有威脅養父母的絕技,就是大聲尖叫。
布穀鳥尖叫的基因之所以會在基因庫內成為多數,是因為這個基因增加了養母餵小布穀鳥的機率。
而養母之所以對尖叫會有這樣的反應,是因為會反應的基因在領養種的基因庫中擴散開了。
至於這些基因之所以會擴散,是因為沒有多餵小布穀鳥的養母們,比其他多餵了小布穀鳥的養母們所剩下的小孩少,原因是小布穀鳥的尖叫會引來掠食者。
沒有尖叫基因的小布穀鳥,雖然被掠食者吞食的機會比較小,但不尖叫的小布穀鳥卻得承受沒被多餵的嚴重後果,這也就是尖叫基因在布穀鳥基因庫中擴散開來的緣故。
大叫會引來獵食者的注意,小布穀鳥最大的損失就是自己一條命,但對養父母來說損失會是整窩的雛鳥。
養父母即便知道已經餵食過小布穀鳥了,但為了讓牠停止尖叫就還是會趕快餵牠。
不這麼做的養父母基因就不會留到現在了,因為整窩雛鳥都被吃光了~
每次想到最終會導致的結果都覺得好神奇,我們看到動物會有的特定行為其實都是演化而來的結果,沒有出現其他做法可能是因為使用那些策略的基因都沒活下來。
除此之外小布穀鳥還演化出了能讓其他鳥爸爸、鳥媽媽無法自拔想餵食牠的特徵:紅色大嘴巴。
小布穀鳥的紅色大嘴巴是那麼的誘人,所以鳥類學家常看見,母鳥將食物丟進別人鳥窩裡的小布穀鳥嘴巴裡!
一隻母鳥可能嘴巴裡銜著給自己子女的食物,正往家裡的方向飛,突然間,牠從眼角看到與自己很不同種類的鳥巢裡,有一隻小布穀鳥正張著紅色的大嘴巴。
結果牠轉向那個巢,把原本要給自己子女的食物丟到小布穀鳥的嘴巴裡。
這個「不可抗拒說」,與早期德國的鳥類學家所說養母的「上癮者」行為類似,而小布穀鳥正是牠們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看到這我真心讚嘆布穀鳥耶~ 太厲害了吧😂
不只控制自己的養父母,還能控制其他家的父母。
作者說這就像有些男人看到印有女人的圖片就會感到性興奮,但他並不是愚蠢到認為印刷的圖案裡有個活生生的女人,他知道自己不過是在看紙上的墨跡,但是他神經系統的反應,卻有如看到一個活生生的女人。
無法控制的生理反應~作者說這就如無助的毒品上癮者那樣無法抗拒毒品。
11. 比基因更能被完整留下的「瀰」(meme)
我們需要為這個新的複製者命名──也許是一個能傳達「文化傳遞單位」的概念的名詞,或是能描述「模仿」的單位。
「謎覓彌」(Mimeme)源自於希臘字根,它的意義很合適,但我希望讀起來有點像「gene」這個單音節的字。
但願我的同業朋友原諒我把「謎覓彌」改成「瀰」(meme)。
這字也可以聯想到跟英文的記憶(memory)有關,或是聯想到法文的「同樣」或「自己」(même)。
「瀰」可能是旋律、觀念、宣傳語、服裝的流行,製罐或建房子的方式都是。
正如同在基因庫中繁衍的基因,藉著精子或卵,由一個身體跳到另一個身體以傳播;瀰庫中的瀰,繁衍方式是經由所謂模仿的過程,將自己從一個頭腦傳到另一個頭腦。
例如,科學家如果聽到或讀到某個好的想法,他就將這想法傳給同事或學生,他會在文章裡或演講中提到它。
如果這想法行得通,它就是在傳播自己,從一個頭腦傳到另一個頭腦。
所以「瀰」也像是一個技術或一種思想。
當我們離開這世界以後,能留下來的事有兩種:瀰和基因。
但是基因會隨著每一代過去而不斷減少,因為基因都只剩前一代的一半能留給下一代,所以到第七代你的基因就只剩 1/128,作者說不用多久你的基因就會達到可忽略的地步了。
所有基因重組與結合的現象,會使我們每一個人都必然零零碎碎的消失。
但是如果你對這世界的文化有貢獻,例如你有個好想法、寫出一首旋律、發明一只火星塞、寫一首小詩,這些貢獻可能會在你所有的基因都消失於浩大的基因庫之後,還能存留很久。
你看吧,蘇格拉底也許還有一、兩個基因存留在世上,但是誰在乎呢?
而蘇格拉底、達文西、哥白尼和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 1874-1937,發明無線電裝置,一九○九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的瀰複合體,卻依然茂盛發達。
而不論是想為基因努力或為瀰努力,都需要花費體力與時間,所以在資源有限的狀態下就要想想該怎麼選擇了~
除非你可以把小孩生出來後就不理他還能確保他會活到生下許多後代,不然只要有了孩子就需要花心力去協助他們長大成人,才能確保基因有確實被傳承下去。
我覺得好像可以把基因和瀰想成分別是肉身和靈魂,如果是沒思想的個體當然就是單純的被基因操控。
而如果是有思想並覺得靈魂比肉身更有價值的個體,應該會偏愛花時間讓瀰去發揮複製的效用。
但我想了想,就算對留下瀰沒興趣,單就留下基因也依然不那麼有意義,因為到第三代其實跟自己就可能超不像了。
有思想的人類在思考要不要有後代時想的應該不只是留下基因這麼單純的因素,應該還有許多其他因素,類似社會壓力、親情壓力,或是想再體驗一次童年、想體驗當父母的經歷之類的。
如果是養兒防老就不用了,因為沒辦法保證老的時候小孩一定會在自己身邊。
關於無後的中晚年生活可以看《不當媽會怎樣?》,這本書著重在晚年的生活,沒有子女對生活各個層面的影響。
我讀了這本書後發現,許多老年會遇到的議題與有沒有小孩完全是獨立事件,很多議題就算你有小孩,也不一定就能幫你解決,未來充滿了未知數。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無後生活的N種可能《不當媽會怎樣?》
所以,想把有限的生命資源用在哪呢?
生存?生殖?發展瀰?
好喜歡這本書,讓我獲得不同面向的獨立思考能力❤️
《自私的基因》網路書店連結整理
實體書:博客來
超愛這本書
蒙格推薦的書真的是沒有一本不會讓讀者腦洞大開的
不愧是資深書蟲👍🏻
感謝蒙格的推薦❤️
更多蒙格的推薦書:[分享] 查理蒙格的推薦閱讀書單(2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