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書名:Guns, Germs, and Steel: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作者:賈德.戴蒙(Jared M. Diamond)
原文出版:諾頓圖書(W. W. Norton & Company),1999
台灣出版:時報出版,2019
Hi 你好我是 Juju~
《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超級赫赫有名!
很多名人推薦,例如比爾蓋茲。
但我是一直到讀了查理蒙格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在最後他的推薦書單看到有這本,才突然認真覺得非看不可(就是蒙格的腦粉XD)
蒙格的推薦:[分享] 查理蒙格的推薦閱讀書單(20本)
延伸閱讀:
– [閱讀心得] 資訊量很大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增修版)》
– [分享] 為什麼查理蒙格是我的偶像?
看完《槍炮、病菌與鋼鐵》我真的是超喜歡!
超有收穫、超有資訊量的一本書。
讀完會對世界的樣貌有更清晰的理解,也懂了為什麼有些國家發展得好,有些國家發展比較慢。
這篇心得筆記很長,但希望你可以讀完,弄懂這些緣由能讓我們對世界有更清楚的認識和判斷。
原來一切跟族群完全無關,是跟所處的生態地理學有關。
歐亞大陸上的居民就是抽中了超幸運頭獎!
我發現學會冷靜思考每件事的近因與遠因後,就能更平靜地看待世上發生的許多事,能讓我心情常保平靜,我很喜歡平靜的自己~
而且思考因果時,我開始變得不是以人為出發點,而是以環境。
如果你真的很沒時間,至少讀讀最後這段落「為什麼是歐洲成為殖民大國而不是一開始領先的中國或肥沃月灣?」因為跟我們很切身相關,蠻有趣的。
《槍炮、病菌與鋼鐵》一翻開看了開場白就好喜歡。
作者賈德.戴蒙述說這本書的起源,是來自 1972 年新幾內亞(New Guinea)的一名政治人物亞力(Yali)對他提出的問題,讓他開啟了尋找答案之旅。
亞力的問題是:「為什麼是白人製造出這麼多貨物,再運來這裡?為什麼我們黑人沒搞出過什麼名堂?」
感謝亞力的提問,我也好好奇,好想知道。
想知道的不只是近因(因為科技和政治發展的差異),還想知道遠因、終極因(為什麼會演變出這樣的科技和政治發展差異?)
也感謝賈德.戴蒙過了這麼多年,透過各種方法找出了我覺得很棒也很合理的結論。
經過二十五年,本書是為了回答亞力的問題而作。
原來又是跟運氣有關的成功因素。
自從讀過《隨機騙局》開始會觀察成功案例,才發現世界上許多的成功都跟運氣有很大的關係。
但《隨機騙局》的作者納西姆提醒讀者務必記住:沒人會接受自己的成功帶有隨機性,只有失敗時,才會接受那種看法。
幾年前,我對那時的「太空超人」甲說,績效紀錄沒他所想的那般要緊,他覺得這話非常傷人,氣得拿雪茄點火器丟我。
—節錄於《隨機騙局》
推薦完整心得:[閱讀心得] 又打破了好多舊思想《隨機騙局》
看一看還驚喜發現原來《槍炮、病菌與鋼鐵》是《第三種猩猩》的續集!
最近,我從前面談到的各種研究興趣理出了頭緒,寫成了《第三種猩猩》,是一部通俗的人類演化史。
書中第十四章〈問蒼茫大地,誰主浮沉〉(Accidental Conquerors),討論的是歐洲人和美洲土著接觸的後果。
那本書出版了之後,我才恍然大悟:無論史前時代或現代,族群接觸引發的是同樣的問題。
我發現:我在那一章全力周旋的問題,根本就是一九七二年亞力提出的問題,只不過換個場景罷了。
現在的這本書就是答案 —— 我終於回答了亞力的問題,許多朋友都出過力,希望本書能滿足他的好奇心,也滿足我的。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第三種猩猩》學會用科學視角看人類歷史
《第三種猩猩》是本人類演化史,可以看到人類與不是人類的生物的差異。
《槍炮、病菌與鋼鐵》則是針對不同地區的人類做思考和研究。
整個看完可以得到賈德.戴蒙想帶給讀者的核心價值觀,就是「沒有哪一個人種特別厲害或優秀,一切都跟當地自然環境(動植物、氣候、地形)有關。」
關鍵在「生物地理學」。
還有在本書收場白看到為什麼最後擴展到全球的是歐洲人,而不是一開始發展比較好的肥沃月灣和中國?
看完賈德.戴蒙的推理超喜歡,覺得好有收穫!
得到好合理的推論解開謎團。
超開心~
《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真是太讚了超愛❤️ 大推!
多樣性真的很重要!
微軟、IBM 等企業還把這些概念用到企業裡,蠻厲害的。
讀的過程還發現要做出好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問出好問題。
因為好問題會幫助你收斂出結論,或引導出更多沒想到的可能。
例如找到了動物遺骸,知道是人工養殖的、也知道它們的生存年代了,再來賈德.戴蒙想知道的是:
「它們是在當地馴化成功的?還是外來品種?回答這個問題的第一個方法,就是找出某一農牧品種野生始祖的地理分布。」
這本書還有一個我很喜歡的部分,就是導讀和譯後語都寫得好好,覺得很感動~~
好像很久沒讀到認真寫的導讀了。
還有譯後語的開頭就寫得很生動,超有同感!
沒有一本史書給我的震懾這麼大,啟發這麼深,正因《槍炮、病菌與鋼鐵》不只是一本平鋪直敘以串連事實為主的史書。
從翻譯書頁的那一刻起,你的思緒即開始騰空。
離開三餐、家事、工作等生活瑣事,回首鳥瞰,鳥瞰家園已如豆子般大。
瞬間,已身在三大洋、五大洲之上,緊接著在眼前掠過的是人類社會一萬三千年的歷史!
— 節錄於譯後語
讀這本書真的會有一種世界變小的感覺,整個攤開在你面前供你檢視。
而且是少見把導讀放在最後的書,我很不喜歡在進入正文前就先看到導讀,在開始閱讀前就被暴雷的差不多了。
《槍炮、病菌與鋼鐵》沒有破壞讀者自己透過閱讀獲得驚喜的興致。
非常感謝這樣的安排~
本書分成四大部分:
1. 先帶讀者大概快速了解一下各大陸族群的不同起步時間。
2. 人類歷史中最重要的一組終極因。
3. 終極因與近因之間的因果關聯。
4. 把從第二、三部歸納出的道理,應用到各大洲和幾個重要的島嶼上。
我的心得筆記整理成以下幾個段落:
(點擊下方連結可以前往該段落,點擊上一頁可返回)
1. 解答亞力問題的時機已成熟
2. 為什麼有些大洲有大型動物有些沒有?
3. 農牧業是很關鍵的終極因
4. 往農耕收斂的五個主要因素
5. 無心插柳成蔭的馴化
6. 肥沃月灣發展農牧業的優勢們
7. 易於傳播也可以是優勢
8. 能與病菌一起成長的條件
9. 為什麼有沒有文字也會影響結局?
10. 為什麼有些地區創造出特別多新技術?
11. 原來人口數影響這麼大
12. 總結歐亞大陸的生態地理優勢
13. 為什麼是歐洲成為殖民大國而不是一開始領先的中國或肥沃月灣?
解答亞力問題的時機已成熟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要解釋起來其實需要許多學科的輔助。
因為好幾門科學有生產了新的資料,才能供後人利用。
那幾門科學與人類歷史似乎不怎麼有關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農作物以及它們的野生祖先的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地理學;
人類病菌和相關動物病菌的分子生物學;
人類疾病的流行病學;
人類遺傳學;
語言學;
各大洲及主要島嶼上的考古研究;
技術、文字、政治組織的歷史研究。
多虧這些學科都有前人做出了研究結果,如今才能運用他們來解答亞力的問題。
賈德.戴蒙說這本書的主題是個歷史問題,但是解答的門路是科學,特別是演化生物學、地質學等歷史科學。
為什麼有些大洲有大型動物有些沒有?
非洲和歐亞大陸上大型哺乳動物大都至今猶存,因為牠們和人類的祖先共同演化了幾十萬年甚至幾百萬年,有充分的時間演化出對人類「敬而遠之」的本能。
再說,我們的祖先當年是菜鳥獵人,沒有什麼驚人的業藝,狩獵技巧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改進。
而對度度鳥、恐鳥,或許還有澳洲─新幾內亞的巨獸來說,技術精良的獵人像是從天而降,根本沒時間做演化準備,只好含恨九泉。
知道這個原因覺得恍然大悟!
原來會滅絕的動物大多是有海相隔,沒有跟會發展武器的人類一起演化。
因為人類是從非洲出發的,有些動物生存的地方本來就有很原始的人類(例如歐亞大陸),動物們就有機會隨著人類獵捕技術的進步,跟著精進自己的脫逃技術。
而澳洲和新幾內亞是人類變強之後才抵達的地方,所以對動物來說根本沒看過人類,也不知道要小心躲避就很容易輕易被獵人獵光了。
但也因為人類是從非洲出發的,所以非洲的動物可能因為都跟人類一起進化,所以雖然沒滅絕,但能馴化的物種也很少。
這就造成了歐亞大陸和大洋洲在物種多樣性上的差異,還有歐亞大陸和非洲在可馴化物種數量上的差異。
農牧業是很關鍵的終極因
想要有好的農牧業,首先你要有愈多野生動植物適合被馴養愈好(歐亞大陸擁有最多)。
有好的農牧業,你就可以有許多作物和家畜,還可以定居下來。
定居也很重要,才可能一次照顧很多孩子(提升人口數),還可以發明巨大的東西不怕很難攜帶(提升技術發展)。
狩獵─採集社群的母親,在營地遷徙之時只能帶著一個孩子和一兩樣隨身物品。
除非孩子大到走得很快,跟得上族人的腳步,否則難以再生養下一個孩子。
因為發展農牧業而糧食過剩更好,除了能餵飽廣大的人民,還可以養不事生產的專家,讓專家專心發展有的沒的(例如怎麼提升產量、發展科技)。
糧食的囤積不但可支援不事生產的專家,還可養活整個城鎮的人。
這也足以說明,為何狩獵─採集社群幾乎沒有全職的專家,有定居形態的社群才有。
狩獵─採集社群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較不容易糧食過剩。
而且定居的農牧業如果人口多到變很密集,還容易發展出亦敵亦友的病菌,這些病菌在後面就意外成為了歐洲人帶去美洲的生化武器。
若一個地區有許多野生動植物適合被馴養,也代表該區適合許多能將疾病傳染給人類的病菌生長進化,因為農產品的收穫及家畜的豢養有助於維持人口密集的社會;
而這樣的社會,也有助於原本在家畜身上的病菌進化。
豢養家畜的人類雖然是這些新品種病菌最初的犧牲者,但隨著時間經過,還是會慢慢對這些病菌產生抗體。
當這些擁有抗體的人,與從來不曾感染過這類病菌的人們接觸時,就有可能會造成傳染病的大流行,最嚴重的情況,被傳染者有九九%的機率會死亡。
這些原本由家畜傳染給人類的病菌,就是以這樣的形式,在歐洲人征服了美洲、澳洲、南非以及大洋洲時,扮演了關鍵角色。
而且原來人類得到的疾病,大部分都是從動物開始的。
例如天花和麻疹都源自於牛。
往農耕收斂的五個主要因素
人類最一開始都會選擇用狩獵採集的方式生存,因為不會想浪費力氣在不確定有食物的地方,所以也不會冒然就開始務農。
在早些時候,狩獵─採集的收穫遠比初期的農業來得豐碩。
那時野生哺乳動物處處可見;野生的穀類數量頗少;人類社群還沒有發明收成、處理和儲藏穀類的技術;此外,人口密度還沒有高到必須設法從土地裡攫取更多卡路里的地步。
狩獵─採集族群不會在一夜之間「改行」,揚棄傳統的生活形態,心甘情願定居於一地,照顧果園。
除非馴化的動植物已相當可觀,定居的農業生活形態讓狩獵─採集族群心動,考慮放棄流動的生活形態。
所以有哪些因素讓農耕顯得有利,讓人類慢慢放棄狩獵採集的生活呢?
作者歸納出五個主要因素:
一、野生食物日漸稀少
有可能是氣候變遷造成,也可能是人類狩獵技術改進、人口增加的結果。
過去一萬三千年來,狩獵─採集的投資報酬率日益低落,維持這種生計的資源縮減了,甚至消失了,尤其是動物資源。
最早登陸紐西蘭的玻里尼西亞族群,直到消滅了恐鳥、摧毀了海豹族群後,才開始認真的經營農耕。
其他的玻里尼西亞島嶼,莫不如此。
肥沃月彎的居民馴養家畜的生計,是在當地野生瞪羚銳減之後,才開發的。
二、野生動物與家生生物的消長
例如更新世末期,由於氣候變遷,肥沃月彎野生穀類的棲境面積大增,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採收大量的食物。
那些野生穀類,就是肥沃月彎最早的作物小麥和大麥的祖先。
這個因素就是推力和拉力一起來。
推力是野生動物越來越少,狩獵日益困難。
拉力則是可供馴化的植物越來越多(沒特別照顧就自己長了一堆)、培育作物的報酬變高。
既然狩獵報酬又不好,農耕又變得更輕鬆,那何不改行農耕~
三、生產糧食的技術(例如採收、處理和儲藏)不斷改進
要是沒有收割、打穀、碾穀、儲存的技術,田裡即使有一噸的小麥粒,又有什麼用?
公元前一萬一千年之後,各種必要的方法、工具和設備在肥沃月彎迅速出現,就是發明來處理當時新出現的大量野生穀類。
提升生產和收成糧食的技術,讓農耕變得更值得投入。
四、人口密度增加與農業興起的雙向關聯
由於糧食生產業在每一畝地生產的可供食用卡路里比狩獵採集多,所以人類開始生產糧食,狩獵不再是主要食物來源。
而當人類開始生產糧食不再狩獵,便可以定居下來。
定居後就不用再為了幼兒不方便移動而不方便生下一胎,因此生育間隔也可以縮短了。
人口於是增加,需要更多的食物,務農逐漸成為務實的選擇,因為農業增加了食物產量。
所以農業興起造成人口增加,人口增加也造成必須務農,這兩個因素變成了一個循環,雙向關聯。
換言之,實行農業印證了我們稱為自體催化(autocatalystic)的過程 —— 在一個正回饋循環中不斷催化自己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旦開展,循環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
五、農業社群驅逐或消滅狩獵採集族群
這個因素在狩獵採集族群和農民的邊界地區有決定性的影響。
農業社群的人口極為稠密,因此憑數量優勢就足以驅逐或消滅狩獵─採集族群,更別提農民其他的優勢了(包括技術、病菌和職業軍人)。
本來清一色全是狩獵─採集族群的地區,改採農耕的族群繁衍速度遠超過死守傳統的。
所以狩獵─採集族群不是被農業社群消滅,就是也變成農業社群了。
不論結果是哪個,都往農耕收斂了。
無心插柳成蔭的馴化
這段很有趣,一開始的馴化其實都是無心的,只是因為選擇而造成了馴化成功的後果。
例如草莓越甜越鮮豔就會吸引越多鳥來啄食,因而得以把成熟的種子散播出去,世界上就會長出更多又甜又鮮豔的草莓。
還有人類採摘果實時都會選最大的,因為摘一顆大顆的和一堆小顆雖然能獲取一樣的熱量,但花費的時間和力氣就不一樣。
所以果實越大的越有機會被傳播出去,因此許多植物果實的後代要比野生始祖大得多。
這就是在無意中對果實做了馴化,影響了植物果實的演化。
種什麼子就結什麼果,大草莓的種子比較能生出更多大草莓。
而且能成功被傳播出去的植物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種子的味道很苦難以入口,有的甚至有毒,這樣才會被完整的吐出沒被嚼碎,才能成功播種。
植物的果實越香甜的,越為動物青睞,種子因而得以傳播出去,但果實裡的種子卻味道欠佳,不然就會被動物嚼得粉碎,永遠不能發芽了。
不過說了這麼多,也要很幸運活在有可供馴化的物種的大陸上才有以上的故事。
除此之外更幸運的是這塊土地上還剛好有可以馴化來犁田的牛、馬或其他大型哺乳動物,這樣就可以大規模種植這些作物。
結果這些幸運又都剛好發生在歐亞大陸,整個就是跟其他大陸的差距越來越大。
肥沃月灣發展農牧業的優勢們
一、位於地中海型氣候
首先,位於歐亞大陸的肥沃月彎位於地中海型氣候就擁有了一個優勢,冬天溫和、潮溼,夏天漫長、炎熱而乾燥。
這樣的氣候會馴化出一年生作物,因為只有短短一年可活,這種作物個頭會比較嬌小,又出產大顆種子。
因為只活一年沒必要把能量用來發展莖,又不會長成大樹。
世界上還有其他四個地區屬地中海型氣候:加州、智利、西南澳和南非。
可是,其他地區卻完全不能和肥沃月彎相提並論,沒能成為糧食生產的發源地,就連一點本土農業的影子也沒有。
歐亞西部的地中海型氣候區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除了是地中海型氣候,歐亞西部還是全世界地中海型氣候區中面積最大的。
而且氣候多變有益植物群的演化,特別是一年生植物。
二、這裡是許多作物野生始祖的產地
許多作物的野生始祖繁盛而且多產,遍野叢生,舉目皆是,狩獵─採集族群不可能視而不見。
他們本來自己就長很多了,想人工栽培也不需要花太多力氣去做改變。
主要的變化如種子傳播機制和發芽的抑制,在人類開始播種培育不久自然而然就完成了。
今日的小麥、大麥和其野生始祖外觀之近似,我們一眼就可看出它們的關聯。
種子大的一年生植物馴化起來易如反掌,因此是肥沃月彎最先或首批發展出來的作物。
超幸運的~
現今的小麥、大麥還跟野生始祖差不多,代表根本不需要人類幫忙改良就可以開始運用。
生在歐亞大陸根本就是生對地方,贏在起跑點。
美洲的玉米就是一個反例:
首先沒有野生麥子多產,種子也不多,再加上種子的外面還有一層堅硬不可食用的外殼。
墨西哥蜀黍要麻雀變鳳凰,搖身一變成為有價值的作物,不得不經過一番生殖生物學的巨變 —— 增加種子的數量,去除種子外面那層堅如岩石的外殼。
玉米始祖的穗軸本來只有一丁點兒大,後來才有人類拇指般大。
我好驚訝!
原始的玉米也太小!
需要花上幾千年的時間,玉米才有現代的尺寸。
三、雌雄同株自花傳粉的植物比例很高
這個優勢能讓物種不會因為和其他植物交配後失去了原來的特色。
肥沃月彎首批馴化的八種作物全都是自花傳粉的。
其中三項 —— 野生種小麥(二倍體小麥)、通心粉小麥(四倍體小麥)和大麥蛋白質含量豐富,約是 8% ~ 14%,相形之下,東亞的首要作物稻米和新世界的玉米,蛋白質較少,因而造成嚴重的營養問題。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以小麥為主食的地區人都會長得比較壯嗎(?)
那我以後也要多多吃麵食XD
四、肥沃月彎的地中海型氣候區的高度、地形多變,可馴化的植物物種比例其高無比
物種繁多加上一年生植物也多這兩項因素的結合,意味著歐亞大陸西部的地中海型氣候區擁有最多種的一年生植物。
就高度而言,從地表的最低(死海)到標高五千四百八十六公尺的高山(近德黑蘭)都有。
這種多變的環境代表繁多的野生物種,這些都是始祖作物的「候選人」。
這些高山和平緩的河谷低地、氾濫平原和有灌溉農業的沙漠等相鄰。
相形之下,西南澳的地中海型氣候區、南非和西歐就沒有這麼多采多姿,高度、棲境和地形的變化都相當有限。
因為有這樣高度的變化,代表的另一意義是他們可以交錯收穫。
比起低地植物,高地植物較晚結子。
因此,狩獵─採集族群可稍後再前往山裡採集成熟的種子。
若收穫季節集中,就分身乏術。
真是越看越覺得地球這樣分配是不是有點明顯的不公平,怎麼好處都在肥沃月灣啊~
但還沒完勒!
五、除了作物資源豐富,也有許多大型哺乳動物
肥沃月彎是最早馴養動物的地區(唯一例外是狗),很早就馴養了四種動物 —— 山羊、綿羊、豬和牛,此即今日世界五大家畜(見第九章)中的四種。
這些動物的野生始祖在肥沃月彎原本處處可見,卻在不同的地方完成馴養;綿羊在中部;山羊在東部、高地(伊朗札格羅斯山〔Zagros〕)或西南方(黎凡特〔Levant〕);豬在中部和北部之間;牛則在西部,包括安納托利亞(Anatolia)。
即使有這種分別,由於馴養地區相近,互通有無之後,也就沒有地域之分了。
由於野生哺乳動物和植物兼得,肥沃月彎先民很快就擁有一個強力而均衡的「生物包裹」(biological package),馬上可進行密集的糧食生產。
這個包裹裡有:
三樣穀物,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
四種豆類,蛋白質含量在 20% 至 25% 之間;
四種家畜,同樣是蛋白質來源,小麥也補充了不少蛋白質養分;
亞麻則是纖維和油的來源(是為亞麻油〔linseed oil〕,亞麻子四○%都是油)。
家畜豢養和糧食生產出現了幾千年後,這些動物不但供給人類牛奶、羊毛,能犁田,還能做運輸工具。
因此,作物和動物使得肥沃月彎早期農夫達到人類基本的經濟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衣物、拖拉和運輸。
超級舒服的地區耶~
連分配到的動物都是事宜馴養的物種,真是一出生就好多好東西準備好等著你了。
非洲雖然動物物種也很多,例如非洲水牛、斑馬、野豬、犀牛、河馬,但這些物種都從未被馴養成功過,直到今天仍是野獸。
並不是非洲人不懂馴養,是真的當地的動物都不適合被馴養。
當歐亞能被馴化的動物進到非洲,非洲人也是很快就接受並馴養了,因為豢養寵物是人類的天性。
歐亞大陸的族群得天獨厚,擁有最多可供馴化的大型食草哺乳動物。
三個基本事實造就了這個結果:生物地理、歷史和生物學。
首先,歐亞面積最大,生態相最繁複,所以可供馴化的候選物種多。
第二,澳洲和美洲的大型哺乳類,在更新世末期遭到了大滅絕,喪失了幾乎所有候選物種。
可能因為人類比較晚進入澳洲和美洲,那裡的動物種不幸突然與狩獵技術高明的現代智人相遇,才遭到滅族。
最後,更新世結束後各大洲倖存的大型哺乳類,其中適合馴化的,歐亞有比較高的比例。
研究那些從未馴化的候選物種,例如非洲的大型群居哺乳類,每一個都有特別的理由使牠當不了牲口。
人類與大多數動物種,都不能維持幸福的婚姻,許多理由都能導致這個結果,只要犯了一個,就幸福不起來:飲食習性、成長速率、交配習性、性情、恐慌的傾向,以及幾個社群組織的特徵。
只有少數野生哺乳動物和人類結成佳偶,因為牠們在上述幾方面都適合馴化的條件。
馴養的時間可作為高爾頓的第三佐證:早期的牧人沒多久就馴養了所有可能馴養的大型哺乳動物。
考古學證據告訴我們這個時間約在公元前八千至兩千五百年間,也就是農牧社群開始定居生活的幾千年內,亦即在最後一次冰期結束後。
能馴養成功的,早就都馴養成功了。
所以沒有哪個族群特別會馴養,關鍵只有分配到你那裡的動物適不適合馴養。
六、狩獵─採集生活形態相形之下,競爭力較弱
西南亞少有大河,加上海岸線短,水產資源(如魚蝦)本就乏善可陳。
此地可供獵食的大型哺乳動物 —— 瞪羚本是群居的動物,人類日增後便加以趕盡殺絕,已成為稀有動物。
糧食生產顯然優於狩獵─採集,因此肥沃月彎的轉型很快,不久即改採糧食生產。
公元前九千年人類社群仍完全仰賴野生食物,但到了公元六千年前已出現完全依靠作物和家畜的社群。
這個優勢算是推力,因為無法狩獵所以就只能務農。
真是命運推著他們前進的一區!
討論完這六個優勢後,作者特別提到這種種優勢,都完全跟族群無關。
以上列舉肥沃月彎種種利於糧食生產的優勢,並沒有納入當地族群這個因素。
說實在的,本人尚未聽聞當地族群有何過人之處,乃致得以擁有這麼厲害的作物包裹。
反之,肥沃月彎獨特的氣候、環境、野生植物和動物總合起來,才能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肥沃月彎、新幾內亞和美東的差異可遠溯自當地可供馴養的野生動植物,而無關乎當地族群。
我們可以看到,若從外地傳入更有價值的作物(如傳入新幾內亞的甘薯和墨西哥三大作物的引進美東),當地族群立刻抓住機會,廣為栽培,進行更密集的農作,人口隨之激增。
無獨有偶的,糧食生產業付之闕如或發展有限的地區,可供馴養的家畜和穀物野生始祖也少得可憐。
所以地球上的資源分配很不均耶!
有很多糧食的地方連可以馴養的家畜都多,糧食少的地方連可以馴養的家畜都少。
前面提過農牧業是很關鍵的終極因,這也就大概可以猜到後續發展為何會越差越多了。
這好讓我想到 Netflix 的《The 8 Show》,肥沃月灣根本就是抽到 8 號,什麼好的都在他那,真是太幸運了!
延伸閱讀:《The 8 Show》心得
易於傳播也可以是優勢
沒有原生農牧業物種也沒關係,但你至少要在好接收到物種的地區。
例如歐洲沒有那麼多好東西,但因為地理之便能接收從肥沃月灣傳過來的生物包裹。
大陸軸線的走向關乎作物和牲畜傳播的速率,也間接影響到文字、輪子等發明的傳輸。
美洲土著、非洲人和歐亞近五百年來經驗的迥異,正是基本的地理特色造成的。
地形和生態障礙對某些大洲的影響特別顯著,因此造成局部傳播的困難。
為什麼肥沃月彎作物的傳播如此神速?部分答案就在歐亞大陸的東西向陸軸。
翻拍自《第三種猩猩》
位於同一緯度的東西兩地,每一天的長度和季節變化相同,也有著類似的疾病,溫度和降雨也差不多,棲境和生物群落區(biomes)也大同小異。
例如義大利南部、伊朗北部和日本緯度都相同,各相距六、七千公里,但氣候都差不多,正南方一千多公里的地方氣候的差異就大多了。
早在二千年前,羅馬也有好些來自外地的食物,只有燕麥和罌粟是義大利的本土作物。
羅馬人的主食還是肥沃月彎來的始祖作物包裹,加上來自高加索的榲桲、在中亞馴化的小米和蒔蘿、從印度來的小黃瓜、芝麻和柑橘,以及來自中國的雞肉、米、杏、桃和狐尾小米。
即使羅馬的蘋果是歐亞西部土生土長的,還必須仰賴在中國發展、傳播過來的接枝技術。
地球上同一緯度最寬廣的地帶就是歐亞大陸,就農作物的傳播而言,歐亞大陸也是最為神速的實例。
非洲雖然也跟歐亞大陸相連,但因為緯度差異,使歐亞大陸的生物包裹從埃及往南到衣索比亞的涼爽高地就打住傳不下去了。
因為遇到了寬約三千多公里的熱帶,不然南非的地中海型氣候其實也很適合歐亞大陸的動植物。
狹長的美洲就更困難傳播了,例如安地斯山區特產要北向傳播,隨即碰上第一個障礙 —— 中美洲的炎熱低地。
所以駱馬、天竺鼠、馬鈴薯等在安地斯山區馴化的動植物,都無法傳到也很適合這些動植物的寒冷墨西哥高地。
因此,駱馬在安地斯山區馴養了五千年後,奧爾梅克(Olmecs)、馬雅、阿茲提克和其他墨西哥土著社群仍然沒有馱畜,只有狗,也沒有什麼家畜可供食用。
除了緯度造成的傳播屏障,地形和生態障礙也會影響:
就墨西哥北上到美國西南和東南,距離更短,但因沙漠從中作梗,更不利於農業的傳播。
中美洲墨西哥以南的極度狹隘(特別是在巴拿馬一帶)和瓜地馬拉南部的缺乏高原,正如緯度變化一樣,是墨西哥高原和安地斯山區之間交互傳播的阻力。
能與病菌一起成長的條件
1. 發展農牧業,農人跟牲畜同住(才會被動物的傳染病傳染)
2. 人口夠多,族群夠大(才不會病菌還來不及演化,人就死光了)
3. 夠密集(才能傳得快,病菌在宿主死之前就能傳給下一個)
4. 定居且環境污濁(遊牧民族就不會有固定的污水排放區來培養病菌)
5. 易於傳播的地理和氣候(例如整個歐亞大陸就可以共同培養病菌)
6. 有可供馴化的牲畜(美洲印第安人沒有可供馴化的牲畜,所以即便人口密度不低也沒出現傳染病)
小族群的人口數目有兩個意義:
一,他們無法抵禦外來的傳染病。
二,無法演化出可傳染給外來族群的疾病。
群聚疾病只有在大而密集的人類社群才發展得起來。
病菌這麼討厭,幹嘛要一起成長?
之前在讀《第三種猩猩》時讀到是因為有農業社會,才會出現傳染病,那時候覺得是不是不要發展農業還比較好。
看完《槍炮、病菌與鋼鐵》才驚覺這樣想真是太沒遠見了!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第三種猩猩》學會用科學視角看人類歷史
如果全地球都沒有人類發展農業的話,這樣確實蠻好的。
但一旦有一群人發展了農業,也因此產生了病菌,這時世界上會只有他們那群人演化出抗體,他們就會變成生化武器。
當病菌的強度和當地人的抗體隨著時間演化得越來越強大,如果其他地區沒有跟著一起得病和產生抗體,過太久再遇上可能就只有被滅絕一路了~
例如美洲的印第安人,主要的死因原來不是被歐洲人殺掉,而是被歐洲人帶來的病毒們殺死,因為美洲人活在沒有病菌的世界沒有產生抗體。
所以歐洲人不用派超多兵力,就足以打敗美洲當地的土著了。
西班牙人一踏上新世界,就把傳染病送給了印第安人,這些病原隨即往內陸前進,腳步比西班牙人快多了。
致命微生物在人類歷史上的地位,從歐洲人征服新世界的史實來看,再清楚不過了。
美洲土著因歐亞大陸病菌死在床上的要比戰死沙場的多得多。
這些凶殘病菌取走了大多數印第安士兵和將領的性命,使他們的軍力徹底瓦解,更讓倖存者心有餘悸。
一五二○年,有個奴隸在古巴感染了天花後來到墨西哥。
結果這場傳染病奪走了半個阿茲提克帝國的人口,連皇帝庫特拉華克也難逃一劫。
這場神秘的傳染病專挑印第安人而放過所有的西班牙人,劫後餘生者因而信心全無,認為這莫非是上帝的旨意,要他們臣服於無敵的西班牙人?
真是誤打誤撞,因為西班牙人早就有抗體了所以都沒事,看起來超神,所以會覺得是上帝的旨意XD
動物帶給我們的致命禮物
– 麻疹:牛(牛瘟)
– 肺結核:牛
– 天花:牛等
– 流行性感冒:豬、鴨
– 百日咳:豬、狗
– 惡性瘧疾:鳥(雞、鴨?)
少了病菌這個親密戰友 —— 歐亞族群和馴化牲畜長久以來朝朝暮暮的結果 —— 歐洲人恐怕難以稱心如意地痛宰其他大洲。
為什麼有沒有文字也會影響結局?
文字跟口語相比,一個明顯優勢就是文字能把資訊傳遞得更遠、更正確而詳盡。
印加帝國的國王阿塔花普就是因為只靠口語,獲得了不正確資訊,因此誤判局勢釀成大錯。
阿塔花普對西班牙人這個族群、軍力和意圖幾乎一無所知。
唯一的消息來源,是花了兩天時間隨同皮薩羅陣營從海岸走到內陸的使者。
阿塔花普全聽信他的片面之詞:一群沒有戰鬥力的烏合之眾,只消兩百個印第安勇士就可擺平。
可想而知,阿塔花普因此毫無戒心。
而有文字的地區的共同特點是:社會階層嚴明、有著複雜的中央集權政府。
因為中央集群政府才有文字的需求:
早期的文字滿足政府組織的需要(記錄和宣導忠君愛國的思想),使用者也都是全職的官員,由專事糧食生產的農民供養。
而有社會階層的遠因依然是發展農耕,因為有農耕人口數才會大到產生階級和中央集權的政府。
所以有發產農耕,人口才會多,才會產生階級和中央政府,才會需要文字幫忙。
有了文字才能正確傳遞資訊,有了文字還能快速借鏡前人的經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透過閱讀承襲前人的智慧。
文化使得西班牙人得以繼承人類行為和歷史知識。
相形之下,阿塔花普不但對西班牙人一無所知,也沒有應對外來入侵者的經驗,也未曾經由聽聞或閱讀而起戒心。
這種經驗的鴻溝誘使阿塔花普一步步走進皮薩羅設下的圈套。
感謝有文字我才能舒服的坐在家就可以吸收作者滿滿的知識和智慧,雖然我們根本不認識卻可以像他朋友一樣聽他分享✌
為什麼有些地區創造出特別多新技術?
這部分獲得好多驚訝!
原來好多發明家並不真的是發明那樣東西的人,而是那樣東西的改良人之一。
只是剛好在人們懂用這樣東西的時候做了改良,結果就變名留青史的發明家了!
撿到尾刀的人,就變成那樣東西的發明家。
所以想留名,也是得等到需求被找到了之後,人們懂用了才會注意到這個發明。
所以需求不是發明之母,發明才是需求之母XD
就像很多人去逛了 IKEA 才發現自己需要很多對生活有幫助的商品,但是在逛之前並不知道自己有這些需求。
1866 年,德國人奧圖(Nikolaus Otto)建造了第一具汽油引擎,那時馬匹作為人類陸上交通工具已經有六千年之久,蒸汽引擎推動的火車才出現幾十年,重要性逐漸增加。
當年馬匹供應沒有什麼危機,大眾對於鐵路運輸也沒有什麼不滿。
1905 年機動車仍是有錢人的玩具,昂貴而且靠不住。
大家對馬匹、火車仍然非常滿意,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軍方決定需要採購卡車。
戰後,卡車製造業者與陸軍展開密集遊說,終於讓大眾覺得他們需要機動車輛,於是在工業國家中卡車開始逐漸取代了馬車。
這一場變革,即使在美國最大的城市,也花了五十年才完成。
愛迪生在 1879 年 10 月 21 號發明了電燈泡,是大家都知道的著名故事。
其實 1841 年到 1878 年間,別的發明家已經發明了燈泡,並取得專利。
愛迪生所做的,是改進他人的發明。
他們之所以讓人記得,關鍵在於:在社會有能力利用他們的產品的時候,他們做出了適當的貢獻。
好有趣!又讓我想到《隨機騙局》。
成功者大部分都是在對的時機做了符合當下能成功的事,如果在不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也不會成功。
像燈泡早就出現了,但是在愛迪生發現可以用鎢絲的時代剛好人類世界懂用燈泡了,愛迪生就變成了燈泡的發明家。
如果是在發現可以用 LED 的時代人類才懂用燈泡,那發明 LED 的人就成為被世人記住的燈泡發明家了。
四個讓新技術受歡迎的因素:
1. 與既有的技術比較,新技術的相對經濟利益較大(在沒有家畜能幫忙拉車的大洲,輪子的發明就沒有用處)
2. 社會價值與聲望(前提是人口數足夠多到有社會)
3. 與既有利益的相容程度(如果新發明會損害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就可能遇檔阻撓)
4. 與經濟或社會組織有關
第四個因素「與經濟或社會組織有關」有可能是移民政策改變,當地廉價勞工減少,就只好種植適於機器採收的作物,這時用來採收的機器就受歡迎啦!
還有專利法和其他智財法的出現,保障了發明家的權利,所以有這些法的國家就會產生更多發明的人(例如現代西方世界),沒有這些法條保護的國家就比較沒有發明創新的動機。
現代資本主義和個人主義也是「與經濟或社會組織有關」,像美國就是最接近的例子,成功都是自己的,賺到的錢也是自己的,並不需要跟別人分享,這樣也是更有發明和創新的動力。
很多人在自己原本的國家如果發財了,可能會很多親戚來親情勒索,但到了美國這種很個人主義的國家就沒這個阻力了,難怪美國會是技術發明很強的國家。
最後還有一個很關鍵的!
就是你的國家去鄰國的容易度。
假設有一個發明在自己國家被禁止,如果這個發明家很容易去別的國家,他就有可能找到有興趣的人。
例如槍枝在日本武士時代被禁止就真的是被禁止了,因為日本是個島國。
但是在歐洲就不可能禁止,因為他們彼此都相連在一起。
當年歐洲也有幾位君主鄙視槍枝,管制槍枝在國內的流通。
但是歐洲的抵制措施從來沒有發展到日本的極端地步,因為任何一個執意不玩槍的國家,都有可能被玩槍的鄰國給滅了。
所以創造出特別多新技術的地區有以下幾點:
1. 定居生活(不用一直移動才可能發明出巨大的東西)
2. 面積大、人口多(發明家也多)
3. 沒有傳播的障礙(例如互相學習和競爭的歐洲各國)
看來也是跟遠因農耕生活有關,再來就是地理環境上是否容易傳播和競爭的影響,依然跟是什麼人種無關。
原來人口數影響這麼大
一直不懂為何各國這麼怕生育力降低。
也不懂地球不是已經因為人類太多受到破壞了嗎,為何還要鼓吹生育?
看了這本書就懂了,原來人數對國家影響很大。
首先你要人夠多才可能成為國家,不然可能就只是隊群和部落。
這兩種差異就很大了,國家有更多的軍隊和資源,就能利用國教和愛國情操使軍隊視死如歸為國捐軀。
而隊群和部落突擊別人時通常是利用埋伏或以優勢兵力進攻,因為人數太少要盡可能避免傷亡。
但國家就不一樣了,國家首領或宗教領袖往往用不著獻上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算計的是以一小部分同胞的犧牲來殲滅敵人。
因為人夠多,所以國家敢做出更大膽的突擊,獲得更大的成功。
除了軍力,人多到變成國家還有許多其他優勢。
例如人愈多就有文字發明、更多的競爭、更多的創新、病菌的培養皿、勞動力。
要讓人數增加最重要的遠因依然是農牧業,才有糧食供給足夠的營養給更多的人。
所以又再次回到了生態地理學。
不是有些地方故意不讓人數起來,是因為生態地理學讓那些地方在那個年代沒辦法。
例如想美洲現在因為容易傳播了,人數就可以慢慢多起來了。
總結歐亞大陸的生態地理優勢
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就是,世界的樣貌,是受到生態地理學影響,跟族群本生無關。
同一祖先族群的苗裔,在不同的環境中會有不同的命運。
各大洲的環境有許多不同的特徵,每個特徵都能影響人類歷史的發展。
如果非洲黑人是生活在歐洲,那大航海時代就會變成是非洲黑人發起的。
歐亞大陸關鍵的四組生態地理優勢
1. 可供馴化的動、植物資源:
– 資源足夠餵養不事食物生產的專家
– 人口的優勢
2. 傳播與遷徙速率的條件
– 大陸軸向東西向的生態與地理障礙比較不礙事
3. 影響洲際傳播的因素
– 歐亞大陸是一大片陸地,交通較隔海的方便許多
4. 各大洲在面積或人口總數上的差異
– 更多的發明家
– 更多的社會相互競爭
– 更多的創新
為什麼是歐洲成為殖民大國而不是一開始領先的中國或肥沃月灣?
對啊為什麼?
明明生物包裹是在肥沃月灣,而發明鑄鐵、羅盤、造紙、印刷、航海技術的是中國,為何最後歐洲社會幾乎佔領了全世界?
這個真的是讀到最後會非常想知道的問題,明明大家都在生態地理學表現優秀的歐亞大陸上,為什麼最後只剩歐洲專美於前呢?
還好最後在收場白有給大家個交代XD
感謝作者為我們一個一個來說明~
肥沃月彎
世界上的農業發源地,歐亞大陸上的生物包裹發源地。
許多適合馴養的作物和大型哺乳類都發源於此。
歐洲還是靠著肥沃月灣傳過去的作物、牲畜、技術才能茁壯。
那肥沃月灣跟歐洲是怎麼變成現在看到的巨大的差異呢?
最關鍵的就是氣候!
肥沃月灣因為雨量極低,過度耕種和砍伐後,已從覆蓋著森林轉變成土壤沖蝕灌木林帶或沙漠。
歐洲就不同了:
歐洲北部與西部的社會沒有遭到同樣的命運,不是因為居民比較聰明,而是因為他們運氣好,居住環境的雨量高,植被生長快,挺得住人類的折磨。
歐洲真是太幸運了吧!
雨量高真的就是上天的恩賜,因為雨量不是人類可以控制的。
以前覺得歐洲很常下雨感覺很不方便,但現在看到歐洲下雨(例如看巴黎奧運時常看到選手在雨中比賽),都變成覺得這是上天給他們的禮物(哈!)
中國
中國有一長串的「技術第一」頭銜,例如鑄鐵、羅盤、造紙、印刷等等。
政治權威、航海、海權等方面,中國也曾經是世界領袖。
中國感覺就超強的啊!
完全贏在起跑點,糧食也有,技術也有,而且超早就發展出國家了,到底怎麼會輸呢?
原來關鍵就是地理因素造成太大地區的統一!
變成太大的國家也會是弱點?原來不是人愈多愈好嗎?
這個原因其實跟 為什麼有些地區創造出特別多新技術? 討論到的日本武士時代禁止槍枝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是因為整塊大陸平緩,所以很快就變成一個大國,當你周邊沒什麼鄰國時,就幾乎等於像日本一樣的孤島。
一四○五年至一四三三年中國曾七下西洋。
後來朝中大臣與太監鬥爭,大臣佔了上風後,就不再維持艦隊,最後船塢荒廢,甚至頒布禁海令。
因為中國是個統一的國家,只要一個決定,就可以使全中國的艦隊停擺。
歐洲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像義大利出生的哥倫布想出海,到處跟不同國家的國王、貴族求助都被拒絕,還好最後有找到願意支持他的西班牙國王和王后,他才能出海才會發現新大陸。
如果歐洲沒有因為地理因素分裂成這麼多小國,哥倫布大概也很難出海了。
歐洲與中國不一樣,包括許多分散的小型核心地區,沒有一個大到足以長期控制其他地區,所以每個核心都能長保獨立。
而且歐洲雨量豐沛,靠雨水澆灌就能種好作物,但中國就需要靠國家幫忙組織大規模的水利工程。
所以中國的中央權力就更大了。
以中國和歐洲的狀況來看,歐洲的優勢就是分裂。
歐洲的海岸極為曲折,有五個大半島,每個都接近孤立的島嶼,所以每個半島上都發展出了獨立的語言、族裔、政府:希臘、義大利、伊比利半島(西班牙、葡萄牙)、丹麥、挪威、瑞典。
比較起來中國的海岸線太單純了,只有朝鮮半島可視為獨立的要角。
歐洲有兩個島嶼(不列顛與愛爾蘭),面積足夠大,能維持政治獨立,保持血統與語言;其中不列顛面積很大,距歐洲又很近,能夠成為主要的歐洲大國。
反觀中國的兩座大島:台灣與海南,每一個面積都不到愛爾蘭的一半,從未成為獨立的政治體,直到最近幾十年台灣才有突出的地位。
看到這突然發現台灣跟中國一直維持分裂其實對彼此比較好!
可以像歐洲各國,近距離的互相競爭,因為競爭而不斷成長。
近距離又擁有不同的體制,才能方便互相觀察,截長補短。
相信中國很多讀書人,一定也很多人讀過這本《槍炮、病菌與鋼鐵》,想必也會支持聰明又有利的趨向。
只要不要被很煩人愛引戰(愛靠賣武器賺戰爭財)的美國激怒就好XD
《槍炮、病菌與鋼鐵》網路書店連結整理
實體書:博客來
讀完的感覺超快樂~~
忘記多久沒有這種感覺
是一種很有成就感
又獲得超多收穫腦洞大開的滿足幸福感❤️
而且整本書 564 頁每頁都好有內容
完全沒有會讓我讀到不耐煩覺得浪費時間的部分
是一種很心甘情願把兩個半月都給它的感覺
謝謝作者賈德.戴蒙寫出這麼棒的著作!
更多蒙格的推薦書:[分享] 查理蒙格的推薦閱讀書單(2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