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查理.蒙格(Charles T. Munger)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年:2023
Hi 我是 Juju~
自從讀了《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從此把查理.蒙格視為偶像!
延伸閱讀:[分享] 為什麼查理蒙格是我的偶像?
我真的好愛聽蒙格說話,除了能吸收他的智慧和透過他的視角看世界,還常能被他冷面笑將式的幽默逗樂。
問:比特幣突破5萬美元大關,特斯拉的稀釋後企業價值突破1兆美元大關,哪一件事比較瘋狂?您如何評價這兩個價格?
答:
曾經有人問過英國文學家山繆.詹森(Samuel Johnson)一個類似的問題,他覺得很難回答,他說:「我無法決定蝨子和跳蚤哪個比較好。」
我對這兩個選擇也有同感,我不知道哪個讓我更厭惡。
——— 2021年股東會談話
覺得這個回答很有趣。
當有人要你從兩個你都不喜歡的東西做選擇時,就可以說「我無法決定蝨子和跳蚤哪個比較好。」
而且好欣賞蒙格看任何事都能找到值得學習的地方的能力。
例如他在聊日本時說到「他們像男人一樣去面對25年的停滯,沒有牢騷滿腹,沒有放聲痛哭,也沒有表現得像個受害者。」
這麼長時間的停滯且看著其他國家的瘋狂成長還能保持優雅,真的是蠻厲害。
覺得這個視角超有趣的,這值得敬佩的部分我還真是沒想到過。
一邊讀一邊想像蒙格坐在台前說話的畫面讓我感到很快樂,彷彿蒙格還在~
蒙格在 2023 年 11 月 28 日離世了,好捨不得蒙格的離開><
不過感謝有《蒙格之道》收錄了這些對談,還有《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就覺得蒙格一直都在。
用蒙格說過的話鼓勵自己:
蒙格在喜詩糖果公司(See’s Candy)七十五週年慶上說:
我本人是傳記愛好者。
我認為當你試圖讓人們學到有用的偉大概念時,將這些概念和提出概念的偉人的生活和個性連結起來,會比較有效。
我想你要是能夠和亞當.斯密交朋友,那你的經濟學肯定可以學得更好。
和『已逝的偉人』交朋友,這聽起來很好玩,但如果確實在生活中與有傑出思想的已逝偉人成為朋友,我認為你會過上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教育。
這種方法比簡單提出一些基本概念好得多。
——— 節錄於《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很開心可以透過書跟蒙格交朋友~
完整心得:[閱讀心得] 資訊量很大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增修版)》
《蒙格之道》整理得很棒,翻譯得也很通暢易讀。
每一年的開頭都會先有一段編者按,為這一年的對話做個摘要,還有說明當時大環境和每日期刊的狀況。
從 2014 年(蒙格 90 歲)收錄到 2022 年(蒙格 98 歲)。
在每日期刊的股東會上,有很多人問了很棒的問題,讀的時候可以先自己想想看可能的答案再往下讀蒙格的回覆。
這樣讀起來很有趣,能促進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
很喜歡蒙格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的態度。
感覺超有自信。
除了比亞迪這筆投資之外,我沒有像紅杉那樣投資過。
紅杉在創投方面比我強得多,而且我也不知道怎麼像他們那樣投資。
——— 2021年股東會談話
我很欣賞蒙格對中國的看法(在2022年股東會談話的篇章)。
他不贊同有些人蓄意激化中美雙方的矛盾和敵對情緒,他認為應該尊重不同國情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不應該覺得跟美國不同就是錯(蠻討厭這樣的美國,自以為是好煩人)。
地球上就是因為有各式各樣的國情而有趣,大家都一樣就不好玩了~
這麼一想,其實有美國這樣的國家也是有趣的,有這麼愛耍老大的國家XD
這篇心得文我把喜歡的段落分成以下幾類:
(點擊前往該段落,點擊上一頁可返回)
1. 關於投資
2. 人生智慧
3. 關於閱讀
4. 評中國
5. 聊日本
6. 論印度
7. 談政治
*長文提醒!因為太多喜歡的談話了所以這篇很長唷~
關於投資
我不認為這個生意商機龐大,但不管賺多少錢,我們都會老老實實做事。
還好我們不愁資金。
大多數報業公司只懂報紙生意,在投資銀行和顧問的慫恿下借出大筆資金收購其他報紙。
當年報業興旺時它們賺了很多錢,但最後卻一毛不剩,把股東的錢虧個精光。
我們不一樣。
我們的資產負債表上有大筆資金,可以供我們發展軟體業務。
——— 2014年股東會談話
不愁資金才能專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問:請問在事業和生活這兩方面,您在新的一年裡最期待的事是什麼?
答:
總的來說我生活得很幸福,我能與志同道合的人共事,我處理的問題我都有能力解決。
努力想解決問題卻能力不足,那一定很難受,好在我總是選擇非常簡單的問題,所以我很少有為難題發愁的時候。
上天眷顧,我還活著,而且活得很幸福,我非常感恩。
人很容易因為錯誤的東西而感到意志消沉,忘了什麼是正確的事。
但另一方面,如果你回顧過去100年的狀況,人類取得巨大的進步,一般人的生活水準也明顯提高。
總的來說,我沒有華倫(巴菲特)那麼樂觀。
我幾乎沒見過比華倫更樂觀的人,他真的對長遠的未來充滿信心。
我沒他那麼熱情,但華倫說得沒錯,人類確實取得了許多了不起的成就。
——— 2014年股東會談話
想到扭轉偏誤的《真確》這本書說的,人類其實愈過愈好,不是愈差。
貧窮只是相對貧窮,每個人擁有的東西都比古代人多(古代皇帝還沒手機玩呢!)
事情可以既是「糟糕」也在「變好」。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問:在您賺到足夠的錢,衣食無慮之後,您在投資上還願意承擔多大風險?
答:
蒙格家族的大部分資產配置在三個地方:波克夏海瑟威、好市多以及一支亞洲基金。
每日期刊公司不算,它只是個芝麻綠豆大點的東西。
你去問金融領域的專家,他們自認為是資產配置大師,他們會告訴你蒙格什麼也不懂,蒙格是在亂來,蒙格的投資方式不符合資產配置模型。
但我是對的,他們是錯的。
如果你夠精明,能精選出三檔股票,每一檔都足以讓你的家族財富永續傳承,那麼持有這三檔股票就足夠了。
如果你擁有超出所需千倍的財富,那麼別人的股票漲了10%,你跌了5%,還需要在乎嗎?
那些基金經理人其實也不完全是受嫉妒心驅使,只是如果他們的業績落後,客戶就會棄他們而去。
這是一個瘋狂的系統,所有人都坐在同一個旋轉木馬上,對這種遊戲我一點興趣也沒有。
就在此時此刻,蒙格家族的三項投資都在創新高,我的資產配置做錯了嗎?
——— 2014年股東會談話
這段我喜歡這段話:「如果你擁有超出所需千倍的財富,那麼別人的股票漲了10%,你跌了5%,還需要在乎嗎?」
對呀~ 如果財富已經遠超過所需要的量,就更不需要為了賺錢而冒險。
不同年齡、不同財富量和不同的用錢狀況,都會有各自適合的投資方式,沒什麼好比的。
沒必要也不適合用一個人敢承擔多大風險來衡量他的能力。
別人第二次要我買貝爾里奇股票時,我為什麼會拒絕呢?
我當時想暫時擱下這件事,結果後來就沒買,真是太傻了。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在投資的過程中,偶爾犯下愚蠢的錯誤,用不著太懊惱,這是正常的,沒什麼大不了。
我犯的這個錯誤是錯過,而不是做錯,但是這個錯誤可真不小,至少讓我少賺了三、四億美元。
這個故事是想告訴你們,別因為錯過好機會而感到沮喪,這是投資過程的一部分,是無法避免的。
——— 2014年股東會談話
蒙格想告訴大家,不用因為這樣而感到沮喪。
當你投資的時間夠長,難免會遇到錯過好機會的時刻。
覺得這有點像《隨機騙局》中提到的隨機性成功,你有機會遇到好機會,也有機會錯過好機會,一切都是事後才會知道結果是哪種。
推薦完整心得:[閱讀心得] 又打破了好多舊思想《隨機騙局》
問:以您今時今日的智慧回首往事,什麼是您希望剛開始投資股票時就知道的事?
答:
我和華倫一樣,年輕時我也是四處翻找能賺錢的股票,例如我可能找到一家小公司,價格很便宜,因為它在粉紅單市場交易,沒幾個人知道。
後來等到錢賺多了,我不願意四處找了,我改變原來的想法,我開始投資我敬重的人,投資我喜歡的生意,開始尋找具有競爭優勢、有發展潛力的公司。
年紀大了以後,我開始投資優秀的管理層、優秀的公司。
我覺得這種投資方式讓我感到自在,而且我的報酬率也沒低多少,這多好啊。
——— 2014年股東會談話
這樣很棒耶我喜歡!
有種投資不只是為了錢,還有做到對社會有貢獻的事。
當你不需要為生活缺錢擔憂時,真的可以好好想想自己想將錢投資在哪些地方。
不缺錢的時候就更沒必要為錢做會讓自己不舒服的投資,可以只投資自己喜歡的。
我偏好能賺錢同時又有幫助到人的地方,這會讓自己心情很愉快。
波克夏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但人們很少學波克夏,主要是因為人們很難擺脫體制壓力。
波克夏的成功能繼續下去嗎?
我對將來的波克夏充滿信心,它取得的成功一定會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
我們之所以創造輝煌的業績,主要是因為我們挑簡單的事做。
很多人自以為聰明,專挑最難的事情做,最後往往沒有好結果。
做投資一定要非常有耐心,一定要等到好機會出現才買進。
但整天等待,什麼也不做,這是違反人性的。
我們能做到耐心等待是因為我們有很多別的事可以做,但你能想像一般人一等就是五年,什麼事都不做?
你會覺得很悶、很無聊,於是開始做出一些蠢事。
波克夏創造超凡的業績,但我們並沒有什麼異於常人的能力。為什麼?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我們打算在今年的年報中討論一下這件事。
答案在於,我們找到更好的方法,而其中關鍵的一點是我們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圈範圍。
這點非常重要,甚至可以彌補智商的不足。
我非常清楚自己幾斤幾兩,非常清楚什麼事是自己不該做的。
——— 2014年股東會談話
我們能成功不是因為我們善於解決難題,而是因為我們善於遠離難題。
我們只是找簡單的事做而已。
——— 2019年股東會談話
我們的祕訣之一就是我們並不嘗試知道很多事。
我有一種思考問題的分類方式可以解決我大部分的問題。
對我來說,很多事太難,我想都不想,直接把這些問題分類到「太難」的類別裡。
簡單的事很少,但我只做簡單的事。
——— 2019年股東會談話
超喜歡他們這種態度,時間有限,不夠把所有事都搞得很懂,所以只做自己有把握的事。
之前在 2021 年華倫巴菲特給波克夏股東的信 看到巴菲特說對波克夏而言最好的狀況就是掌控的業務只需要少少的或完全不需要他們的參與。
他說這和潛水比賽用的積分系統不同,你在業務的努力上潛得比較深比較困難也不會有分數。
想賺大錢不一定要挑戰高難度,也有能讓人每天都睡得好的方法。
超愛❤️
不需要忙得要死要活、不需要挑戰高難度、也不需要不敢沒事做,只需要做擅長的事就能讓自己穩穩舒服的賺到錢。
前往回顧:[閱讀心得] 華倫巴菲特給波克夏股東的信(2021年2月)
其實投資應該要像在桶裡捉魚一樣簡單,這才是我喜歡的方式,而我說的桶裡捉魚,是指先把桶裡的水抽乾,然後對著魚砰的一槍,這才是我要的簡單。
——— 2015年股東會談話
真的超簡單!
不利對手的環境與有利自己的條件。
每個人一生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那兩、三個好機會,關鍵在於當機會來臨時,你是否有辦法掌握。
——— 2016年股東會談話
投資有時候真的很運氣,能發現機會來了很重要,同時還要剛好有錢能去接住機會,否則也只能看著機會過去。
問:目前的環境與1980年代初期您經營魏斯可時相比如何?有什麼明顯的相同或不同之處嗎?
答:
魏斯可是我們經營很久的一家公司。
魏斯可是藍籌印花的子公司,魏斯可和藍籌印花這兩家公司有一個共同點:都取得出類拔萃的投資成績,而且它們的出色投資成績都主要來自於五、六筆交易。
靜下心想想,這真的非常有趣。
做了上千筆交易,想成功很難,但在很長的時間裡只做幾筆交易,把這幾筆交易做好,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藍籌印花是經營贈品券的公司,魏斯可是一家儲貸機構,這兩家小公司的主要業務早就衰落了。
我們之所以能帶領這兩家小公司走出困境,而且還大獲成功,主要是因為在經營這兩家公司的幾十年裡我們走對了重要的幾步,做了幾筆非常出色的投資。
偉大的投資傳奇人物曾說:「錢是等來的。」
等待不是等下一次大跌,而是指如果你想取得良好的投資成果,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
有足夠的耐心等待,等到機會來臨時果斷出手,大量買進。
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等待,等到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熱潮,賺到了一大筆錢,後來便宜的股票出現,只用了一天的時間,我們就把這筆錢全部投資了出去。
我們剛好買在最低點,這是運氣,但當時我們手裡有錢,這不是運氣。
別人沒錢,我們有錢,別人嚇得落荒而逃,我們願意買進股票,這不是運氣。
——— 2016年股東會談話
其實在我這輩子的投資過程中,遇到的好機會非常少,但只要你抓住這些機會,那就夠了,這是我的經驗之談。
好不容易等到好機會,一定要敢於下重注,這就是我的投資方法。
這個方法是我從一個未曾謀面的人那裡學到的,那就是我的外曾祖父。
我的外曾祖父是第一批到愛荷華州的人之一,他參加過黑鷹戰爭(The Black Hawk War),努力了一輩子,他成為小鎮上最富有的人,還開了一家銀行。
我的外曾祖父住在愛荷華州阿爾戈納市(Algona)的一座大房子裡,房子旁邊有幾個大穀倉、寬闊的草坪,草坪四周用鐵柵欄圍著。
我的外曾祖父說:「人的一生只有幾次機會。」
我的外曾祖父很早就到愛荷華州,所以他以低廉的價格買下大片富饒的土地。
他沒有很多機會,但抓住幾個大機會就讓他得以過上富裕的生活。
當經濟危機出現,所有人恐慌拋售時,我的外曾祖父以低廉的價格買進更多土地。
他把土地租給勤勞節儉的德國人,不愁收不回地租。
我的外曾祖父只是做對幾件事而已。
——— 2017年股東會談話
分散投資適用於對股票一無所知的人,華倫稱他們為「一無所知的投資者」。
如果你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能找出更好的股票,3檔就足夠了,買多了只會適得其反。
如果真是絕佳的機會,1檔就夠了,一個絕佳的機會擺在眼前,你還需要找別的機會嗎?
只有一無所知的投資人才需要大量分散。
金融學教授和投資顧問把分散投資奉為金科玉律。
金融學教授教的東西是錯的,投資顧問給的建議也是錯的。
我從來不相信分散投資的理論,因此我比別人更有優勢。
參與市場競爭,別人相信胡說八道,而你能看清真相,你當然比別人更有優勢。
——— 2017年股東會談話
有趣的是,在財富管理業,許多管理人覺得自己持有100多檔股票,他們的投資就比那些只持有4、5檔股票的人更專業。
這根本就是瘋了。
從我的投資經歷來看,我認為找出4、5個好的投資機會比較容易,我有比較高的機率準確判斷這些股票的表現優於市場平均。
我認為找到5個好的投資機會比找到100個簡單得多。
我比較願意持有2、3檔我認為我了解、我比別人更有優勢的股票。
——— 2021年股東會談話
重質不重量。
做很多投資因此不好顧,有的成功有的失敗,結果就變成一個差不多的平均值。
少少幾筆但都很用心顧,都成功,結果就會是大成功!
有些人認為價值投資就是挖掘帳上現金很多、但生意很差的破爛公司。
我覺得這不是價值投資。
我認為所有正確的投資都是價值投資,區別在於有些人在好公司當中尋找價值,有些人在爛公司當中尋找價值。
但是所有價值投資者都是以較低的價格,買進較高的價值。
——— 2021年股東會談話
要有區分價格與價值的能力。
問:與您當年的投資環境相比,現在的投資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在高頻交易、動能交易(Momentum Trading)大行其道的今天,基本的價值投資還適用嗎?
答:
我認為基本的價值投資永不過時。
投資要取勝,就必須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一個成功的投資人一定要比市場更聰明。
價值投資的基本道理永遠不會過時,就像數學原理一樣,永遠有效。
你剛才提到高頻交易。
很多做高頻交易的人人品沒什麼問題,但他們對美國經濟的貢獻就像是穀倉中的老鼠,他們竊取許多資源,但是對國家沒有絲毫貢獻。
——— 2016年股東會談話
透過電腦演算法從股市交易中搜刮利潤,這不是什麼光明正大的賺錢方式。
我經常把這種人比喻成穀倉中的老鼠。
如果你用這種方式賺錢,你應該多做慈善,因為你要贖罪的地方很多。
——— 2017年股東會談話
對國家沒有貢獻應該是因為一直快進快出,被投資的公司都還來不及使用這筆投資就又沒了,來不及被支持到。
而且其他人要用來支持這家公司的錢也被收割走。
之前讀《閃電崩盤》看到作者引用蒙格這段對於高頻交易的評論,原來就是出自 2016 年和 2017 年的股東會談話!
在《閃電崩盤》讀到了有關炒短線的歷史進程,很有趣。
看到炒短線的難度隨著科技發展愈來愈高,人類的速度很難高過炒短線的高頻交易機器演算法。
炒短線的天才交易員納凡德·薩勞(Navinder Sarao)發現法律沒有要管這個狀況,所以他自己找方法去對抗機器人,結果引發了 2010年的閃電崩盤。
全球金融市場無預警瞬間直墜,道瓊指數在5分鐘之內暴跌600多點,市場瞬間蒸發了一兆美元,創下歷史性的紀錄。
美國也因此在 2010 年開始實行了熔斷機制。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精彩又能學到炒短線知識的《閃電崩盤》
問:你們使用相同的折現率分析不同公司嗎?例如 IBM 與可口可樂?
答:
當然不一樣。
每家公司都不一樣,我們分析公司,衡量它們的價值,然後我們願意出更高的價格來買好公司。
其實,現在我們已經不買爛公司了。
我們過去買了不少爛公司,然後從爛生意裡榨出錢來。
如果你已經很有錢,這種賺錢方式會讓你很痛苦。
現在我們已經不主動和爛生意打交道了,除非是我們的某個子公司陷入困境,我們必須想辦法處理。
——— 2016年股東會談話
在波動率指數引發的暴跌中,維特.尼德霍夫(Victor Niederhoffer)又一次被迫清算。
尼德霍夫是一個聰明人,他橋牌打得好,還是壁球全國冠軍。
讀哈佛大學時尼德霍夫就非常有名。
他家境不算富裕,為了獲得獎學金,他必須得到非常好的分數,因此尼德霍夫選了難度最高的經濟學研究生課程。
選修這些高難度課程的學生要幫教授做很多雜事,教授怎麼可能不給他們高分呢?
有一段時間尼德霍夫甚至經常不去上課。
他的故事很有意思。
尼德霍夫這麼聰明,竟然第二次被強制平倉,主要原因在於他急著想要成功。
窮的時候渴望擺脫貧窮和平庸,渴望出人頭地,拚命一點無可厚非,但已經那麼有錢還鋌而走險,搞到破產,那就得不償失了。
因為貪得無厭最後一無所有,真的很愚蠢。
——— 2018年股東會談話
我活了一輩子,投資銀行預測分析的水準真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再糟糕的生意它們都能寫出漂亮的分析報告。
以做虛假預測為生,賺別人的錢,這樣好嗎?我認為不是。
華倫和我,我們從沒矇騙傻子從我們手裡接貨賺錢,我們賺錢靠的是投資,如果我們賣的是廢話,我們也不想假裝它是可以治療關節炎的良藥。
——— 2019年股東會談話
當已經不需要因為金錢而擔憂時,完全沒必要為了賺錢,去做可能會擔心受怕或有違良心的事。
真的就會想做快樂又同時能賺到錢的事,感覺會很值得。
窮的時候能失去的少,很有錢的時候能失去的就多了,要注意自己付出的成本。
比起買一家爛公司包裝成好公司再賣掉,投資一家好公司陪伴著它成長並賺到錢快樂多了!
問:請問您如何看下檔保護(downside protection)?如何知道何時退出投資?
答:
我不擅長退出投資。
我的波克夏股票是1966年買的,我的好市多股票是……我的意思是,我比較擅長選股。
我追求的是永遠不必退場。
你想知道怎麼退場不能問我,你得另請高明。
成功的投資風格有很多種,有些人的風格是快進快出,而且做得也很成功。
但快進快出不是我的風格,我的風格是長期持有。
我不研究如何退場,我喜歡持有。
想想看,看著好市多不斷進步是一件多麼令人欣慰的事。
好市多有一種精英領導的文化,在這種文化的引導下,這家公司發展得愈來愈好。
我喜歡長期持有好市多,我不喜歡頻繁交易。
首先,頻繁交易需要繳稅,我的錢不會多,只會少;其次,長期持有,我與自己敬佩的人站在一起,看著他們進步,我為他們感到高興,這樣的投資方式比頻繁交易更有意義。
做投資不應該把心思放在何時退場,應該思考怎樣才能找到像好市多這樣的好公司。
——— 2019年股東會談話
貝琪:來自休斯頓的法蘭克.王(Frank Wang)問道:「不考慮稅收問題,我打算現在空手,全部持有現金,在未來12個月裡等到出現好機會再進場。您覺得我的想法可行嗎?」
蒙格:
退場觀望,期待有好機會時再進場投資,我從未在我的投資生涯中做過這件事。
我總是在自己能找到的機會當中選擇最好的機會去投資。
過去如此,現在也不會改變。
現在每日期刊沒什麼現金,都投資出去了。
波克夏持有大量現金,但這不是因為波克夏預測市場會跌,想等到下跌之後再出手,波克夏持有大量現金只是因為找不到值得進場的好機會。
你的問題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我只能告訴你我們的作法。
——— 2022年股東會談話
我好喜歡這兩段喔~ 因為我也是一旦進場就不太會退場的人XD
所以我也只喜歡買適合長期持有的好公司❤️
不過我覺得不退場有一個前提,就是你即便不退場也有收入,才有可能持續的等待好機會進行投資。
我對哪個指數表現更好沒有任何看法,我甚至根本沒想過這種問題。
我只思考哪裡有好的投資機會,適合蒙格家族、波克夏或每日期刊買進。
我只想逆流而上,我不想預測潮水會往哪流。
如果你要長期投資,無論是投資股票還是房地產,一定會遇到痛苦,也一定有賺錢的時候。
你要做的就是無論好壞,都要安然無恙地活下去。
正如吉卜林的詩所說:「對待兩個冒牌貨要一視同仁。*」
有白天,也有黑夜,這會很困擾你嗎?不會。
有時是黑夜,有時是白天,有時繁榮,有時衰退。
我始終相信應該盡自己最大努力,堅持到底。
*注:出自吉卜林詩作〈If〉,If you can meet with Triumph and Disaster, and treat those two impostors just the same。
——— 2022年股東會談話
我好喜歡喔!!跟我的想法好像啊~
在投資的世界我對潮流沒有興趣,哪裡人多我愈害怕。
我最喜歡的是沒什麼人氣但我有發現他的價值的投資點❤️
預留好足夠的緊急預備金,就不怕黑夜來臨。
人生智慧
我並不比別人聰明多少,我只是一直避免做出蠢事。
其他人努力變得更聰明,我只求不做蠢事。
我發現人生想要成功,只要做到兩件事,一是不做愚蠢的事,二是活得久,做到這二點你一定是人生贏家。
大多數人認為不做蠢事有什麼難,其實這比大多數人想得還要難。
——— 2015年股東會談話
好激勵人心喔~
很喜歡蒙格就是因為他的方法都是如此純粹而簡單,他不會故意講一些似是而非或浮誇的成功秘訣。
不過方法很簡單理解是一回事,但實作起來其實不簡單。
我們選擇把好東西賣給顧客,即使錢賺得少一些,我們也不會改變。
其實我們賺得不會少,反而更多。
華倫說得好:「堂堂正正地走正道,那裡人少。」
這就是我們的方式。
——— 2020年股東會談話
因為很少堂堂正正走正道的人,所以那裡變成了一片少人的藍海,而不是有許多人廝殺的紅海。
問:現在很多年輕人希望創業,您是老前輩,請給我們一些建議。
答:
利用電腦科學的知識來管理大型網路,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對這些東西一無所知,這些東西問世時我早就定型了,不可能再去學這些新東西。
我有我懂的東西,這輩子也很成功,所以不懂網路,我不覺得自己比別人差。
我希望所有投身於網路業的人都能成功。
他們有他們的生存之道,我有我的生存之道。
有一位特技奇人,他完成走鋼絲跨越尼加拉大瀑布的壯舉,這是他謀生的方式,但我可不想嘗試。
我不想超越Google的佩奇(Larry Page)和布林(Sergey Brin),我也沒有任何建議給想致富的年輕人。
我認為快速致富的想法是危險的,我覺得還是慢慢致富比較好。
致富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慢慢致富,才能細細體會到其中的美妙滋味。
我建議你們慢慢致富。
——— 2015年股東會談話
這段好可愛,看著蒙格在回答的過程中慢慢找到自己能給想創業的年輕人的建議,就是「慢慢致富」。
也很喜歡他這個建議,細細體驗過程很不錯。
人生很長,可以慢慢走。
我覺得慢慢體驗每個往前走的過程感覺很愉快,不會錯過路途中的風景。
一夕致富或一下子就爆紅,很幸運,但就會跳過許多過程。
往回看不會有走了好遠的感覺,也不會有什麼歷歷在目的故事,瞬移的感覺。
現在的世界完全不同。
假如讓我在你們這個世界從頭來過,我不知道自己能做得如何。
我覺得與我年輕時相比,現在要出人頭地真是難多了。
我只能給你們這樣一條建議:把自己的預期降低,為了自己小小的願望而努力,你會過得更幸福。
你可能不以為然,但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
大多數人再怎麼努力也仍然是普通人,這就是現實。
看看我們身邊的人,有幾個人能認清這個現實,知足常樂?
——— 2020年股東會談話
這段也好喜歡~
認清大多數人再怎麼努力也仍是普通人,這樣突然就輕鬆愉快許多啦!
享受每個當下,不用去期待過大過遠的未來。
貝琪:查理,這個問題是庫馬爾(Kumar)問的:「我覺得您很幸福、很知足,請問您的幸福從何而來?您有什麼幸福的祕訣嗎?」
蒙格:
別人問我怎樣才能幸福,我總是回答說,降低你的期望值,也就是讓你的期望更符合現實。
在生活中,如果你總是有許多不切實際的預期,就好像籠中鳥一般,明明飛不出去,卻還是不斷地用翅膀拍打籠子,最後只能撞得頭破血流。
這太愚蠢了。
你的期望要符合現實,坦然接受生活中的苦與甜。
這個世界不缺好人。
多與好人來往,把不好的人拒之門外。
——— 2022年股東會談話
不要有許多不切實際的期待,並常常做怦然心動整理,讓身邊只留下好的人事物❤️
問:您做過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麼?
答:
對我來說,家庭比財富和地位更重要,但是我也痛恨貧窮和卑微。
為了擺脫貧窮和卑微,我付出很多努力,現在我已經取得很大的成就,這讓我感到滿足。
大多數人在努力取得成績後,都會為自己感到驕傲。
那些登頂聖母峰的人,哪怕只在山頂停留15秒鐘,也會感到無比驕傲。
西塞羅(Cicero)說過:「晚年時感到快樂的方法之一就是記得過去的許多成就。」
有人批評西塞羅只想到自己,沒想到上帝,但我支持西塞羅的觀點。
一個人到了老年能有許多值得回味的成就,這樣的人生很有意義。
——— 2016年股東會談話
好棒喔~ 希望我到老年也有許多回味起來會微笑起來的成就~
問:在慈善事業方面,請問您的動力是什麼?目標又是什麼?
答:
我從沒想過要處理世界和平這樣的問題。
我讀過很多傳記,包括卡內基的傳記。
卡內基富可敵國,他把自己的財富投入追求世界和平的事業中。
以卡內基的聰明才智和財富,他都無法實現世界和平,更何況我呢?
所以我不去碰那些偉大的目標。
我喜歡蓋宿舍、教學大樓,這些事很普通,但是我對這些事很有興趣,而且我覺得我能做好這些事。
要我去追求世界和平我不夠格,但我擅長蓋宿舍大樓。
我選擇做自己擅長的事,我建議你們也做自己擅長的事。
——— 2016年股東會談話
不需要設立過於遠大高尚的目標,重點要自己有喜歡且擅長。
問:專業化思維和跨學科思維是兩種不同的心智模型,請問怎樣才能把這兩種心智模型結合在一起?
答:
沒有整合能力,不可能正確地認識現實世界。
世界是多元的,當一個問題涉及兩個以上的模型時,你必須具備一定的整合能力才能清楚分析問題。
整合能力確實非常重要。
儘管如此,在現實世界中只依賴整合能力是不行的。
對多數人來說,專業化才是成功之道。
廣泛涉獵各學科的知識不太實際,還不如學習如何做一個專業的醫師,但是如果只懂自己專業範圍裡的知識,你就可能會在其他地方犯下可怕的錯誤。
所以我們應該先學習專業化思維,然後再憑藉跨學科思維正確地認識世界。
如果沒有跨學科思維,你就會在專業之外的其他領域遇上麻煩。
——— 2016年股東會談話
問:我今年18歲,對很多學科的知識都非常感興趣。我想知道在這個強調專業化的時代,追求成為博學的人能有出路嗎?
答:
我喜歡研究各學科的知識,但這個方式並不適合大多數人。
我廣泛涉獵,一方面是因為我感興趣,另一方面是因為我比較擅長跨學科的思考方式,我不會是處理微分方程式的最佳人選。
這條路非常適合我,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追求專精——擁有一技之長比較好。
不過專精固然要緊,廣博也不可或缺。
在專精的基礎上,你應該拿出10%或20%的時間來了解其他學科的重要知識。
我經常用一個比喻:只專精,不廣博,你會像個只有一條腿的人和別人比賽踢屁股,你一定會輸。
一方面必須了解各學科的主要知識,這樣才不會囿於自己的專業領域;另一方面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主業上。
你不該為了思考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的偉大思想,而忽略了你的牙醫工作。
*注:法國文學大師,被譽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作家之一。
——— 2017年股東會談話
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是一個充滿樂趣的過程。
所以如果你有這個能力,一定要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至少可以避免自己的無知。
在我眼裡,各學科之間沒有界線。
——— 2017年股東會談話
跨領域整合能力重要,但在跨之前要先有至少一個專業。
先有一個專業站穩,再慢慢擴展範圍,並學會整合許多不同的專業。
常常會發現一些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地方,發現的瞬間會覺得超有趣的!
認識不同的專業,用不同專業的視角去看同一個議題,這也是非常有趣的體驗。
問:您說要努力避免大多數人常犯的錯誤,一個辦法是不要參加競拍。請問在您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獨特的習慣或方法可以幫您避免犯錯?
答:
華倫跟我做了兩件事,瑞克.蓋林也是,第一是我們花很多時間思考。
我們的行事曆排得不是很滿,在旁觀者眼中我們不像商人,而像個學者。
我們一直在篩選和等待機會,試圖抓住幾個大機會。
我們耐得住寂寞,在漫長的等待中我們能安之若素。
華倫也是一樣。
他掌管著一個商業帝國,但你去翻翻他的行事曆,你會發現今天的行程一片空白,只寫了「理髮」兩個字。
說到這,我想談談一心多用的問題。
你們都非常擅長同時處理許多事。
如果你是醫院護理長,那你真的需要這個本領,但如果你是一位投資人,那你就錯了。
一心多用無法讓你擁有最好的思考品質,同時處理許多事,整天被外界的瑣事搞得團團轉,這不是理想的思考環境。
持之以恆地追求智慧,持之以恆地等待時機,我認為這永遠不會過時。
——— 2016年股東會談話
無論生活多忙碌,一定要擠出時間長智慧和思考!
不然就會變成一攤不會動的死水,死水一直不動就會滋生許多不好的東西。
年輕人不應該一心只想輕鬆賺錢,絲毫不考慮自己能為社會做出什麼貢獻。
如果你一心只想炒股賺錢,就算你透過自己的努力賺到錢,你的人生也沒有多大意義。
像華倫和我這樣的人,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們把賺來的錢捐出去,所以我們從買賣股票轉變為經營公司。
——— 2016年股東會談話
我覺得人生有意義很重要,之前讀到《尼采讀本》發現可以跟尼采一起探索生存的意義,超讚的!
整個讓視野升到更高的層次。
推薦閱讀:[閱讀心得] 思考生存的意義為自己而活《尼采讀本》
問:我想讓自己變得更理智,請問我該怎麼做?
答:
從年輕時就開始朝這個目標前進,努力不懈,等你到我這個年紀就差不多了。
我個人認為,追求理智是人生最大的樂趣。
保持理智,能幫助自己和別人遠離災禍,你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而且樂在其中。
一個理智的人非常清楚你必須避開哪些事。
例如你知道自己可能死在什麼地方,就離那個地方遠遠的。
理智的人也懂得避開許多對你沒好處的毛病,例如動不動就生氣、抱怨、總是嫉妒他人。
很多人不知道這些毛病的危害,沉溺其中,結果害人害己。
還有一個毛病是自憐。
如果你罹患癌症,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也不要自怨自艾。
振作起來,接受現實,抱怨沒有用,你抱怨癌症就會消失了?
自怨自艾是個壞毛病,如果你有這個毛病的話,改掉它。
——— 2016年股東會談話
這段超棒的很喜歡!
成為理智的人,避開會害人害己的毛病。
我參與的一些公司能取得成功,不是因為我們比別人更聰明,而是因為我們能保持頭腦清醒。
——— 2020年股東會談話
我還追求理性,這一方面是遺傳基因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家庭環境的薰陶,我從小就養成追求理性的習慣,這個好習慣讓我受益終身。
正如詩人吉卜林所說,「如果身邊的人都失去理智,你卻能保持冷靜」,這是很大的優勢。
——— 2020年股東會談話
聰明重要,但保持頭腦清醒與理智更關鍵。
總之,關於金錢,沒有簡單的祕訣。
如果你誠實正直,每天早起認真學習,一輩子奉行延遲滿足的理念,最後你一定會是人生贏家。
結果或許無法盡如人意,但你一定會擁有成功的人生。
所以關鍵就在於堅持不懈,改掉愚蠢的行為,遠離可能對你產生不良影響的人。
最後,你就能度過平安幸福的一生。
至於如何教育子女,我覺得身教勝於言教,想要子女變好,自己先變好。
——— 2017年股東會談話
我喜歡與優秀的人共事,不願意和平庸的人為伍。
——— 2017年股東會談話
問:您和巴菲特先生選出的經理人德才兼備,請問你們是如何選才的?
答:
我們之所以能做出一些成績,很重要的一點在於我們的合夥人、我們的員工非常優秀。
每日期刊就是如此。
蓋瑞.薩爾茲曼看起來像個普通人,其實他是個怪才。
蓋瑞在兩、三個領域取得非凡的成就,他一直是個非常優秀的人。
順便一提,蓋瑞也來自中西部。
我們的運氣非常好,一直能與優秀的人共事。
為什麼我們能與優秀的人合作呢?
我經常說要找到好伴侶,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成為配得上好伴侶的人。
同樣的道理,要與優秀的人共事,你得先成為優秀的人。
我想華倫和我在這方面都做得很好,而因為有優秀的人才與我們一起努力,我們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績。
如果沒有蓋瑞,我們今天不可能在這裡相聚。
領導每日期刊的這份工作,除了蓋瑞沒有第二個人能勝任。
我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
在招聘經理人時,我們經常發現第一名候選人特別優秀,遙遙領先其他人。
每次招聘經理人時,我總是發現只有一個人夠夠格,其他人則差遠了。
優秀的人才難得,華倫和我總是有幸能與優秀的人共事,這就是華倫說他總是跳著舞去上班的原因。
如果你像華倫一樣也和優秀的人共事,你也會跳著舞去上班。
和優秀的人在好公司一起上班,做事總是百戰百勝,誰不喜歡呢?
如果你也能這樣,你就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我想我們運氣不錯,但運氣這東西別人給不了。
——— 2017年股東會談話
人生有限,把時間花在與優秀的人共事能好上加好,一加一大於二,而且還會很快樂~
讓自己成為優秀的人,成為自己也會想一起共事的人!
問:您說過,「沒推翻自己成見的一年是虛度的一年」。眾所周知,您幫助華倫改掉撿菸蒂投資法,開始投資品質更好的公司。請問在您改變的所有成見中,哪個成見的改變最難?
答:
我做過很多傻事,我一直忙著消除自己的成見,要我挑出一個最難改變的成見一時還真想不出來。
消除錯誤的想法是一件好事,我認為消除錯誤的想法是我的責任。
我認識很多人,他們主要的問題是讓舊想法取代了更好的新想法。
有句德國諺語說得好:「青春走得太快,領悟來得太慢(We’re too soon old and too late smart.)」。
每個人都有這個問題。
我們之所以領悟得太慢,是因為錯誤的思想盤繞在腦海,無法擺脫。
有時守舊是好事,例如在婚姻中,守舊有利於保持婚姻穩定,但在大多數領域,我們應該拋棄陳舊、錯誤的想法。
這是一個好習慣,能讓你在人生的競賽裡取得巨大優勢。
許多人有個非常不好的習慣,他們總是喜歡滔滔不絕發表自己的觀點。
錯誤的想法,你說得愈多,信得愈深,每多說一次你就多信一分。
我很少告訴世人美國聯準會應該如何運作,原因之一是我知道當我告訴別人該怎麼做時,我只是在把這個想法強加進自已的腦海。
我說得愈多,自己信得愈深。
有些年輕人非常自以為是,20歲不到就對墮胎、中東外交政策等問題大放厥詞。
他們大肆談論自己深信不疑的東西,只不過是在為自己洗腦。
年輕人涉世未深,還有很多東西要學,不要太早把自己的腦子裡裝滿錯誤的想法。
所以養成擺脫錯誤想法的好習慣非常重要。
我是這麼做的,我經常幫自己打氣,鼓勵自己清除錯誤的想法。
你可以對自己說:「你能保留好的行為習慣嗎?」是的,你能。
沒人幫你打氣,你可以幫自己打氣。
——— 2017年股東會談話
我一直努力嘗試屏除各種觀念,否定自己。
大多數人總是試著捍衛自己既有的觀念,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想法一定是對的。
但我認為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想法,尤其是當我們的想法與現實發生矛盾時,更要思前想後,仔細琢磨。
我們應該持之以恆追求客觀和理智。
想想你在生活中犯下的蠢事吧,多少優秀的人才,個個頂著耀眼的光環,卻犯下一些最愚蠢的錯誤。
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
其實我們自己何嘗不是如此?
只要回顧一下過去一、兩年自己做過的事,總能挑出一、兩個不該犯的錯。
做一個理智的人,沒那麼容易。
——— 2020年股東會談話
腦真的太需要用心照顧,你餵給他什麼,他就會相信什麼。
就像演員當久了,因為常需要飾演不同角色,要非常投入那個角色的心境,最後可能就會不清楚真正屬於自己的想法是什麼。
我年輕時最喜歡的演員之一是塞德里克.哈德威克(Cedric Hardwicke),他因為演技精湛,獲得女王授予的爵士頭銜。
塞德里克.哈德威克爵士到了晚年仍不停地拍戲,在他臨終之際,他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
他說:「我做演員太久了,我已經不知道我對任何事的真實想法了。」
這正是發生在許多政客身上的事,只不過他們自己不知道而已。
——— 2020年股東會談話
這也讓我想起之前聽劉軒訪問李連杰,他出了一本書《超越生死:李連杰尋找李連杰》就是在分享如何找回自己,突然發現不認識自己應該算是演員的職業傷害吧?
因為如果你想演得好,想投入角色,就得先忘掉自己。
問:您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我想請教的問題是:面對兩種相反的觀點,我們怎樣才能理智地分析這兩種觀點各自的利弊?
答:
我確實可以給你一個建議。
當我遇到這種情況時,我總是會為自己設定一個標準:我有一個觀點,別人持有相反的觀點,除非我能比別人更有力地反駁自己的觀點,否則我對這個問題沒有發言權。
不斷練習這種思維方式,你總是在尋找反面例證,總是在拷問自己,這是消除無知的好方法。
——— 2021年股東會談話
這方法很特別很酷!
不可能有一個觀點是無法被反駁或完全沒有漏洞的,當你抗拒反駁自己的觀點,就要小心走上了極端思想之路。
任何一個自己喜歡的觀點,都會有他的反面,能在已經知道反面的情況下還接受這個觀點,才是有真正弄懂這個觀點。
學起來!
問:我有一個關於能力圈的問題,請問如何知道能力圈的極限為何?能力圈的範圍是會變化的嗎?如果會變化,是會變大還是縮小?
答:
一方面,有些東西我們以為自己知道,實際上並不知道;而且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那麼在第一年能發揮作用的經驗法則,到第四十年可能就不管用了。
由於這兩種不確定性,要認清自己的能力圈很難。
物理學定律是恆久不變的,但人的經驗需要隨著文明的發展而改變。
因此我們要克服這兩種不確定性,努力認清自己的能力圈。
這也不算什麼壞事,正因為充滿挑戰,才有樂趣。
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如此。
生活如果一成不變,那還有什麼意思?
——— 2017年股東會談話
所有人都逃不掉失敗的宿命,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終極難題。
但如果我們樂天知命,我們就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在有限的人生裡活出自己的價值。
這個道理不難。
用一生的時間,從零開始,透過一點一滴努力取得很大的成就,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幫助他人,為別人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你會感到非常驕傲,非常值得。
正是因為「難」,才有很多樂趣,才能體會到克服困難的喜悅。
——— 2017年股東會談話
不要害怕遇到挑戰和困難,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它們,克服後的感覺會非常好!
也正是因為有冒出來的關卡,生活才有變化且更有意思。
斯多葛學派有許多東西都對我有很大的影響,包括奴隸出身的愛比克泰德說的很多道理。
我非常欣賞斯多葛學派的先賢。
我的長壽祕訣之一就是:別對人性抱有太多期待。
人性注定會有很多缺陷和弱點,如果你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滿肚子牢騷和怨氣,最後只會適得其反。
你不是在拯救世界,你是在懲罰自己。
世界上有許多事我們無法改變,何必既毀了自己又無法改變世界,太愚蠢了!
我從來不做這樣的傻事。
——— 2019年股東會談話
這段也好喜歡,超有智慧的!
期待太多只會因為達不到期待而產生負面情緒,擁有負面情緒不舒服對健康也不好,真的就是在懲罰自己。
別對別人要求太高,我們不一定能改變別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要自己不要對別人期待太高)。
問:我想請教一個關於斯多葛學派的問題。了解您經歷的人都知道,您實踐「做倖存者,不做受害者」的信念。雖然我還很年輕,但您的這種人生態度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您能否再說一下這個信念對您的幫助是什麼?為什麼無論面對任何苦難,人都應該堅持這個信念?
答:
說到受害者,一方面,有人在受到迫害之後,會奮起反抗。
正是受害者的滿腔怒火,推動歷史上的許多變革;另一方面,有的人在受了傷害之後,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無法擺脫受害的陰影,無法正常的生活。
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應該保持積極的心態,繼續前進。
有些政客非常卑鄙,為了自己成功,不停灌輸大眾錯誤的觀念,讓你我相信自己是受害者。
這讓我非常擔憂,我可不信他們那一套。
誰甘願當受害者?誰不想當倖存者?
有了受傷害的感覺,發現自己現在的狀況不好,想辦法做出改變,這是對的。
但陷入被害的情緒走不出來,總覺得別人害了你,這種思考方式只會讓自己愈陷愈深。
你總是這麼想,時間久了誰願意靠近你?
某些政客擺出一副救世主的樣子,為了自己的前途大肆製造受害思想,這太荒唐了。
——— 2020年股東會談話
這超酷的!
「做倖存者,不做受害者」
可以有受害的覺察,覺察到要想辦法改變,而不是沈溺其中。
選擇成為YA活過來了~的倖存者,不當只抱怨和自憐的受害者。
問:過去5年或10年,波克夏海瑟威的股票投資組合表現是否優於標普指數?如果沒有的話,為什麼波克夏不改成投資指數?
答:
華倫還是個89歲的小夥子,我認為華倫覺得波克夏的表現會比標普指數強一些。
不是誰都能跑贏指數的,華倫應該不會看錯自己和波克夏。
但有一點我敢肯定,即使波克夏跑贏了,那也只會是以些微的優勢領先。
——— 2019年股東會談話
好喜歡小夥子這句XD
老不老其實不該看你離死亡的距離,看心靈年齡好像更快樂。
不用因為歲數大而覺得自己就不能像小夥子充滿活力,依然可以像巴菲特一樣像個小夥子,不需要老老的等待死亡。
問:去年您說希望持有更多蘋果股票,但現在蘋果的股價跌了很多,您對蘋果的護城河和競爭優勢有什麼看法?蘋果股價為什麼會下跌?
答:
我不知道蘋果的股票為什麼漲、為什麼跌。
我對蘋果公司有一定的了解,我知道自己為什麼看好這家公司,但是我不知道它的股價最近為什麼漲跌。
——— 2019年股東會談話
讀過《隨機騙局》會讓自己也變謙虛,我們不需要也不可能會知道經濟世界中的正確答案,因為影響的因素太多且每次都不會一模一樣。
有些人會成功,但成功的人終歸是少數。
這是上天安排好的,只有少數人能取得成功。
如何才能成功?
嚴格自律、遵守道德,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抓住難得的大機會,都是些很簡單的道理。
我說了很多老生常談的話,因為成功確實就來自這些看似平凡無奇的道理。
——— 2019年股東會談話
謹記在心!
1. 嚴格自律
2. 遵守道德
3. 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4. 抓住難得的大機會
問:您經常說我們應該把追求理性做為一種道德標準,然而身為人類,受到進化過程的影響,我們的大腦有很多錯誤的認知,這為我們追求理性思考帶來重重阻力。請問您是否有什麼好辦法或好習慣能幫助您理性思考?
答:
我最常用的一個方法是逆向思考。
舉個例子。
二戰時我當了氣象兵,學習如何測繪氣象圖、預測天氣,但實際上我的工作內容是確認氣象條件是否合格,飛行員是否能安全起飛。
怎樣才能做好這個工作呢?我反過來思考。
我問自己:「假如我想讓很多飛行員送命,最簡單的辦法是什麼?」
我很快得出了答案,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飛機結冰,飛機一結冰就很難操控;另一個辦法是讓飛機遭遇惡劣天氣,直到燃油耗盡也無法著陸。
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別讓飛機結冰或遭遇惡劣天氣,這是大忌。
我的這個方法很有用,這個方法幫助我在二戰中成為一名更好的氣象兵。
我只是把問題反過來想而已。
假如有人請我協助印度解決問題,我會馬上想如果我想傷害印度,我必須做些什麼?
把所有可能對印度帶來傷害的事列出來,然後避免去做這些事。
遇到問題,養成逆向思考的習慣,就能更理智地解決問題。
假如你是個氣象兵,你知道什麼天氣最有可能讓飛行員送命,不讓飛行員遭遇這樣的天氣,那你才能當個好氣象兵。
你知道什麼事會傷害印度,你才能為印度帶來最大的幫助。
在代數中,逆向思考也是一種常用的思考方法,偉大的代數學家都擅長逆向思考,他們用逆向思考解決許多難題。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應該善用逆向思考,經常反過來想,別想你要什麼,想想看你不要什麼。
既考慮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也要考慮什麼是自己不想要的。
既正著想,也反過來想。
彼得.考夫曼今天也在現場,他有個很棒的想法。
他說,既要從高處俯瞰下面的世界長怎麼樣,也要知道從下仰望的世界長得怎樣。
如果你沒辦法同時具備這兩種觀點,你的認知一定不符合客觀現實。
彼得的想法很對,我說的逆向思考跟他說的方式是一樣的。
其實很簡單,想問題的時候既要考慮我上面的人看到的是什麼,也要考慮在我下面的人看到的是什麼。
想幫別人,就先想想看怎麼做會傷害別人。
這些方法都很簡單,但就像槓桿一樣非常有用。
令人遺憾的是,那些授予人們學位的高等學府都不教人們這些簡單的思考方式。
它們完全錯了。
——— 2020年股東會談話
反過來想這段例子實在太受用了。
想要什麼,只要去想要怎麼做會得到反面的結果,避免做會造成反面結果的就好啦!
簡單許多~
我對那些擁有眾多諂媚追隨者的人感到遺憾。
我也不喜歡普通人,但我喜歡你們這群書呆子。
——— 2020年股東會談話
我好喜歡這句話,好有同感❤️
我也不喜歡普通人,不多也沒關係~ 重質不重量。
問:我想在自己的能力圈範圍之內活動,但我發現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我的能力圈愈來愈小,請您給我一些建議。
答:
新科技出現,你卻完全不懂,你當然處於劣勢。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的劣勢是可以消除的,那就消除它;如果無法消除,就學會帶著這項劣勢生存。
不這樣的話還能怎麼辦?
能解決的就解決,不能解決的就接受它。
——— 2021年股東會談話
真有智慧!
關於閱讀
問:請問您是如何閱讀的?您如何吸收書中的資訊?您是否有自己一套整理筆記的方法?
答:
沒有,我從來不記筆記,上學的時候我就不做筆記。
我閱讀和思考完全是隨興所至。
我只讀自己愛看的書,想讀的時候就讀,想思考的時候就思考,這就是我的讀書方法。
我覺得我這種讀書方法還不錯,但是我的方法未必適合別人。
——— 2015年股東會談話
不用逼自己看讀不下去的書,那樣也很難吸收良好,有興趣最重要。
問:能說出幾個您敬佩的歷史人物嗎?
答:
我敬佩的歷史人物很多。
閱讀的好處之一在於你可以與歷史上最優秀的人物交流,這就是我花很多時間做的事。
——— 2016年股東會談話
有時候市場會出現類似這樣的機會,就像你叔叔把一家公司留給你一樣。
這種機會出現時,如同天上掉下金子,一定要拿個大鍋子去接。
好機會很少出現,一旦出現,你必須擁有勇氣和決心,精明地抓住這個機會。
我很幸運,在很小的時候就從我那未曾謀面的外曾祖父那裡學到這個珍貴的道理。
我這一輩子都在和古人對話,你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只需要翻開一本書,他們就會來到你身邊。
我建議大家和先賢聖哲交朋友,這讓我受益良多。
從你們在座的很多人身上我學不到什麼,但是亞當斯密就不一樣了,他教了我很多知識。
——— 2017年股東會談話
我好愛蒙格這個想法,自從 2020 年在蒙格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讀到這個概念,我整個更熱愛閱讀!
尤其愛讀能跟優秀人物交流的書❤️
但我發現這會有一些(應該算好的?)後遺症,就是我愈來愈喜歡花時間透過閱讀跟優秀的作者交流,漸漸不想把時間花費在真實生活中談話沒共鳴的真人身上。
人生的時間有限,好多選擇都是有捨有得~ 兼得不是那麼容易。
問:您有很多子女,還能全神貫注地閱讀,請問您是怎麼做到的?
答:
當我想專心讀書的時候,我可以忽略外界的一切,我甚至感覺不到別人的存在。
我經常只顧著和書裡的古人對話,別人就在我身邊,我卻視而不見,這讓別人很惱火。
所以我不建議你嘗試我的方法,我這個本事是天生的。
我可以這麼告訴大家,在我看過的聰明人當中,沒有一個不大量閱讀的。
現代人習慣在電腦上閱讀,也許你們看電腦能獲得很多有用的資訊,但是我認為看電腦還是不如讀紙本書。
還有人習慣同時做好幾件事。
同時做好幾件事看起來效率提高,但我認為分散精力在許多事上就沒有時間深度思考,這相當於把自己的弱點暴露在別人面前,最後很容易吃虧。
一心多用是個壞毛病,很多人不知不覺掉入這個陷阱。
精力高度集中,全神貫注做一件事,沒這個能力我絕對不可能成功。
我成功靠的不是智力,而是專注力。
——— 2015年股東會談話
問:您年輕時當過律師,那時您把每天最寶貴的一小時賣給一位最重要的客戶。我猜想,您應該是用這一個小時的時間閱讀和思考,是這樣嗎?
答:
你猜對了,我最重要的那位客戶是自己,我確實用那段時間閱讀和思考。
大量閱讀和思考的好處在於,如果你能做好這兩件事,你就不需要做其他太多事了。
——— 2016年股東會談話
把時間集中在大量的閱讀與思考。
還有個問題是推薦什麼書。
你們寄給我很多書,我都快沒辦法走進自己的書房了。
我讀了很多書,一本都沒丟,至少會快速翻閱一下。
我剛看完愛德華.索普(Edward O. Thorp)的新書《他是賭神,更是股神》(A Man for All Markets)。
索普戰勝拉斯維加斯的莊家,後來又開啟了電腦演算法交易的時代。
我很喜歡這本書,索普在書中談到他的婚姻,他的婚姻美滿,他對此心存感激,這很感人。
索普的智商非常高,他是一位數學家,他戰勝賭場的莊家,還透過電腦演算法實現大規模交易。
這本書讀起來引人入勝,所以我把它推薦給你們。
索普喬裝打扮,戰勝莊家的故事非常有意思。
彼得.考夫曼認識一個人,那個人和索普一樣也是喬裝打扮去賭場,大概贏了400萬美元。
如果你老是贏,又贏得太多,賭場就不歡迎你了。
於是這個人進入股市,在股市裡他如魚得水,賺了40億美元。
這樣的人是數學天才,他們能看透統計機率,研究出一個小小的演算法,就能在股市裡大賺40億美元。
這樣的人一般人沒辦法模仿。
索普是罕見的天才,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讀這本書。
——— 2017年股東會談話
立刻把《他是賭神,更是股神》加到待讀清單,感謝蒙格的推薦~
評中國
以中國為例,這麼大一個國家從貧窮走向富裕,歷史上也沒有先例。
中國做了許多正確的事,而我們卻失敗了,我們不應該輕視中國。
在過去幾十年裡,中國保持高經濟成長率,從落後的農業國轉變成先進的工業國,而且中國人發展起來靠的是自己的儲蓄,不是四處舉債。
中國人很窮,卻把45%收入存起來。
中國人是用自己的錢發展起來的,現在他們已經開始借錢給我們了。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關係還算融洽,這非常重要,這對所有的貿易來說都有幫助。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作者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有點傻,我不喜歡皮凱提這樣的人。
不是說他列出的數字有什麼不對,而是他的解讀有問題。
中國是一個大國,它的製造業崛起,其他各國的製造業必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有一部分人自然會丟掉工作。
但他們有權力獲得成功,其他國家應成熟地調整,而不是抱怨這世界有時比我們想得更艱難。
在未來20年、40年的時間裡,經濟體系當中的所有行業都會興衰更替。
這不是什麼不好的結果,這只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有利於全球平等發展。
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已開發國家,一個星期只工作36個小時,卻看不慣別人的日子愈過愈好,在我看來這種心態低俗而幼稚。
——— 2014年股東會談話
因為種種原因,我對中國保持樂觀態度。
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能如此迅速崛起,在歷史上絕無僅有,我認為中國做對了很多事,我非常欣賞中國取得的成就。
中國曾經掉進馬爾薩斯陷阱,為了解決人口問題,中國實施計畫生育政策。
中國的這項政策在美國不可能得到支持,但我覺得中國為世界做了一件好事,值得尊重。
基本上我對中國沒有敵意,中國取得的成就非常了不起,他們的領導人很優秀。
作為一個共產主義國家,中國創造出經濟成長的奇蹟,帶領8億人擺脫貧困。
我看好今天的中國,我認為美國應該與中國和睦相處,中國也應該與美國友好相處。
——— 2020年股東會談話
欣賞蒙格身為美國人,能客觀地汲取可以跟中國學習的部分。
問:我是主修中國歷史的學生,我的問題有關中國。1860年,中國人均GDP是600美元,1978年鄧小平成為領導核心,中國人均 GDP 是300美元。今天這個數字已經達到9,500美元。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帶領8億人脫貧,可以說史無前例。您讚揚中國人勤勞的美德,也非常認同儒家觀念,然而從美中之間不斷惡化的關係我們可以發現,西方世界並不了解中國。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世界更了解中國文化?
答:
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的文化最好、自己的國家最棒,但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最好的。
你說得對,做為一個大國,中國創造的經濟奇蹟史無前例。
很多人認為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也是最早主張言論自由的國家,所以包括亞當斯密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經濟繁榮必須奠基於言論自由。
中國人已經證明不需要言論自由也可以實現經濟繁榮,他們借鑒亞當斯密的理論,但省去了言論自由,就取得很好的成果。
我不知道如果中國全盤照抄英國是否能做得更好,其實我認為可能遠遠不如現在。
要知道當年中國陷入極端貧困的深淵,他們需要非常極端的方法,也就是極權主義的作法,才能從困境中走出來。
因此我認為,中國的方式對中國來說可能是正確的。
我們美國人雖然喜歡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制度,但不應該自以為是地告訴中國人他們必須像我們一樣。
我們的制度適合我們,中國的制度適合中國。
——— 2021年股東會談話
貝琪:這個問題來自瓦斯姆(Wassim),他問:「中國公司的財務表現亮眼,但是您不擔心中國的政治情勢嗎?」
蒙格:
與過去相比,全球資本對於中國的擔憂明顯加劇,這是我們不願看到的現象。
我們希望中國與美國和平相處。
中美交好,這有什麼不好?
我們應該跟中國做朋友,我們應該學會與不同政治體制的國家友好相處。
我們覺得自己的政府好,我們已經習慣自己的政治體制,我們崇尚我們的政體賦予我們的個人自由,但是我們的政治體制不適合中國。
中國有中國的國情,中國不可能採取我們這樣的政治體制。
以中國當年的計劃生育政策為例,這個政策在美國根本不可能實施,但中國別無選擇,必須那麼做。
中國有自己的難題需要解決,我們不應該總是指責中國,我們應該看到中國在某些方面比我們做得更好。
中美應該友好,但有些人蓄意激化雙方的矛盾和敵對情緒,這樣的人太瘋狂了。
——— 2022年股東會談話
就像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方式,沒有人能告訴別人什麼才是絕對的正確。
從這些對話就可以感覺到蒙格真的是一位很客觀的人。
談論一個人緣沒有很好的國家時,還是能用乾淨的視角去觀察和思考。
可以身為美國人而自豪,但不代表其他國家一定要效仿你,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風格。
也因為每個國家風格都不同,旅行才有趣呀!
聊日本
以日本為例,它用盡凱因斯主義所有手段,為了刺激經濟瘋狂地印鈔,但25年過去,日本依然沒有走出經濟停滯的泥淖。
這種現象超越全世界所有經濟學家的想像。
日本人不懂,他們依照西方經濟學理論行事,為什麼沒用?
日本的困局,只依靠經濟學這個狹隘的學科是無法解釋清楚的。
把視野放大,我們可以發現日本經濟崛起靠的是出口。
但亞洲其他國家也正從落後的農業國家發展成先進的工業國家。
面對韓國以及中國這兩個強勁的對手,日本當然面臨困境。
經濟學家搞不清楚,他們只會拿書本上的經濟學理論解釋問題。
如果你開了一家店,生意很好,沒想到馬路對面開了一家同樣的店,你的生意能不受影響嗎?
這個問題並不難,你只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研究所有的可能性。
——— 2014年股東會談話
原來日本喜歡用學術理論來實踐在現實世界嗎?
以日本為例,日本曾經是亞洲的出口強國,但後來中國、韓國崛起,德國表現更佳,突然間它們超越了日本,成為新的出口強國。
日本一度占據著壟斷地位,但是當更聰明、更努力的競爭對手出現之後,它當然不如從前了。
愚蠢的經濟學家只會在日本央行身上找答案,他們根本不懂癥結所在。
日本衰落的原因很簡單:曾經的出口強國遭遇到更強的競爭對手。
日本以嚴格的品管著稱於世,但其他國家也學會它的品管方式。
韓國從零開始創建汽車製造業,在十幾年的時間裡,韓國人不算加班每週工作84個小時。
韓國的工人拚命工作,韓國的孩子努力學習。
小學生下午放學後回到家,在虎媽的監督下跟著家教繼續上課整整4小時。
輸給這樣的國家有什麼好奇怪的嗎?笨蛋才覺得奇怪。
——— 2015年股東會談話
所以其實不是日本變弱,是其他國家變更強。
世界上還有一個讓我很佩服的國家,這個國家經歷了25年的經濟停滯。
你們可能覺得奇怪,一個停滯了25年的國家有什麼好佩服的?
在我看來,面對25年的經濟停滯,日本人表現出非凡的能力和頑強的意志。
日本不可能一直衰退下去。
他們像男人一樣去面對25年的停滯,沒有牢騷滿腹,沒有放聲痛哭,也沒有表現得像個受害者。
因此我很欣賞日本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
日本人會遇到困難,不是他們做錯什麼。
日本曾經是個出口大國,中國和韓國的崛起為日本帶來很大的衝擊。
無論是誰,遇到更激烈的競爭,難免會受到影響。
我認為日本陷入停滯不是日本的錯,而是地區發展形勢所造成的。
面對困境,日本人表現得很堅強,他們應該得到尊重。
還有一點,日本人將零缺陷製造理念發揚光大,並引領世界潮流。
——— 2020年股東會談話
這個視角好特別,經濟停滯了二十幾年還沒有吵吵鬧鬧真的蠻令人敬佩的。
跟美國是大大的相反,美國只要看到有國家快比他們強了,就會不開心甚至想要打壓對方。
[2024/5/31 更新]
不過在讀過村上龍的《55歲開始的Hello Life》後,我有了另一個感悟。
透過五篇故事裡的五個日本中年人的生活,看到經濟狀況中等以下的人都很擔心自己的未來。
生活感覺很苦,根本沒空去管政治甚至社會的問題。
每天忙著求生,看哪裡還有接受中老年人的打工機會、擔心自己還剩多少錢能過幾天、要去哪裡賺錢,哪來還有閒情逸致去想國家問題。
想到不論日本人多努力賺錢,日幣還是一直貶值就好可怕,很像在跑步機上,一直跑其實還是原地踏步。
有種苦到超過一個臨界點後就無暇管政治的感覺。
所以日本人可能不是特別厲害都不會抱怨,會不會是被經濟狀況折騰到沒空抱怨了(?)
或是以為日子本來就是這樣,所以沒想過有什麼好抱怨,像第五個主角說的:
源一如今對於未來毫無指望,但是覺得自己在美好的時代工作,在對的時間點離開了職場。
只有看過泡沫經濟瓦解之後的世代,或許會覺得這種糟糕的工作環境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對於見識過經濟高度成長和泡沫經濟的人而言,會覺得宛如地獄。
明明人口逐漸減少,但是大多數的勞工卻苦於低薪,尋找便宜十塊、二十塊的便利商店便當,尋找廉價的居酒屋,哪怕是便宜一塊也好,從一開始就放棄了美食、美酒。
——— 旅行照護員
完整心得:[閱讀心得] 中年後的生活《55歲開始的Hello Life》
總之,目前的總體經濟讓人捉摸不透,誰也不知道貨幣供給過多會帶來什麼後果。
我認為日本發行那麼多貨幣卻依然保持文明、平靜,這讓人備受鼓舞。
但願美國也能像日本一樣平安無事,但我認為日本可能比美國的承受力更強,日本人更能忍耐經濟停滯帶來的痛苦。
日本的人口構成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輕人較少,而且這個民族有著高度的責任感和強大的文化凝聚力,他們有一種咬緊牙關、迎難而上的精神。
我們美國不同,社會中的矛盾衝突太嚴重了。
日本是個單一民族國家,美國和日本不一樣,像美國這樣的國家,治理起來當然更困難。
哈佛大學的一位教授專門研究過這個問題。
像美國這樣的多民族、多種族國家,治理起來更困難。
日本是單一民族國家,民眾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他們在困難面前會有更好的表現。
——— 2022年股東會談話
真的是每個國家都有一種自己的風格,沒辦法直接學習,也不需要強迫別人跟自己一樣。
有的國家做得到不代表另一個國家也能做得一樣好,或是一個國家做不到也不代表其他國家做不到。
論印度
問:我的問題是關於李光耀的。您曾多次提到新加坡創造的經濟奇蹟,以及鄧小平借鏡新加坡經驗,帶領中國實現改革開放。如今印度正經歷類似的變化,印度總理也希望帶領印度經濟起飛。請問您如何看待印度的發展前景?
答:
李光耀是歷史上最傑出的建國者之一。
建國之初的新加坡是一片沼澤地,沒有資源,瘧疾肆虐,被一群憎恨他的穆斯林國家包圍。
但李光耀在非常短的時間裡就把新加坡打造成一個現代化國家,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蹟。
現在中國更重要,而你可以將創造現代中國的功勞歸於李光耀。有許多務實的中國領導人,他們看到新加坡的華裔生活得很富裕,而中國人很貧窮,這帶給他們很大的啟示。
我記得鄧小平說過一句話:「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他借鑒新加坡的成功經驗。
我家裡擺放著兩尊半身像,一位是富蘭克林,另一位是李光耀。
這就是我對他的看法。
剛才的問題問到印度。
我寧願跟中國人工作,也不願陷入印度文化的泥淖。
印度有種姓制度、人口過剩問題,還吸收西方民主制度中最愚蠢的東西,在印度想做點什麼事都很難。
印度的貪腐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所以我只能說,印度想學李光耀並不容易。
我認為印度將會繼續前進,但在種種弊端的束縛之下,它沒辦法快起來。
我認識的印度人都非常優秀,和中國人一樣有才華,但印度社會積弊已久,這讓印度陷入李光耀所不需要面對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
我來舉一個例子。
韓國的浦項鋼鐵(POSCO)發明了一種用劣質鐵礦與煤炭煉鋼的新方法,而印度一個省正好擁有大量的劣質鐵礦與煤炭,這些資源在印度毫無用處。
浦項鋼鐵的技術能讓印度生產出鋼鐵,而浦項鋼鐵則能獲得印度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他們簡直是天生一對。
浦項鋼鐵與印度簽訂合作協定,10年過去,在印度人的抗爭之下這個合作泡湯,他們取消了整個合作。
如果在中國,這個案子早就動起來了,在新加坡也早就開工了。
印度吸收了民主制度中最糟糕的一部分,把枷鎖套在自己身上。
所以我不看好印度的前景,我不認為印度會做得像李光耀那樣好。
——— 2017年股東會談話
這段分享讓我對印度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才知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問題。
成功國家的解法不一定適合自己,有時候硬套反而害了自己變成枷鎖。
談政治
問:巴菲特曾說,他認為我們的社會應該解決收入不平等的問題,參議員桑德斯也將解決收入不平等問題做為自己的競選主軸。在我們這一代人中,有很多桑德斯的支持者。請問您如何看待收入不平等問題?
答:
托瑪.皮凱提、伯尼.桑德斯,我認為他們倆都有點瘋了,鼓吹由政府推動平等的人只是帶我們走上蘇聯後塵。
蘇聯擁有絕對平等,但它們也陷入死亡、痛苦和貧窮的深淵。
共產中國得到了平等,但想想那些不必要的死亡。
或是北韓?
從歷史和現實來看,追求絕對平等的國家猶如一攤死水,放棄絕對平等的國家反而走上欣欣向榮的道路。
以中國為例,共產中國曾經奉行平等,結果四分之三的人民生活在赤貧之中,連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
那時的中國人實現絕對平等,但他們整天為了填飽肚子而掙扎。
後來中國進行改革,創造每年成長10%的經濟奇蹟。
與之前相比,現在中國貧富差距變大,沒有過去那麼平等,但中國人的整體生活水準卻提高了。
我認為桑德斯不了解這些事,他不想了解。
在我們共和黨中,也有很多跟桑德斯一樣瘋狂的人,只不過症狀不同而已。
在談到民主社會中的平等問題時,亞里斯多德表示,如果有人憑真本事獲得更多財富,人們不會心理不平衡。
老虎伍茲賺了很多錢,但人們並不介意,因為他是全世界最偉大的高爾夫選手。
同樣的道理,了不起的發明家、醫術高超的外科醫師,他們收入高,人們也覺得理所當然。
但有些人靠不義之財淩駕於上,人們就會無法接受。
現在的美國,賺取不義之財的人是誰呢?
不會是比爾.蓋茲。
那些白手起家的人,他們能成功靠的是真本事,沒人對他們心存怨恨。
有很多人賺取不義之財,這讓人們產生強烈的嫉妒心理。
嫉妒不是好事,但這我們無法改變。
在金融領域有很多人賺取不義之財,他們不但沒為社會做出貢獻,反而為社會帶來危害。
如果我們少一點不義之財,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更好。
以大多數合夥基金為例,合夥基金實現的是資本利得,它們的資本利得認列為未實現增值,根本用不著繳所得稅。
合夥人退出時,可以把證券轉到自己名下,但用不著賣出,只要不實現這個資本利得就不必繳稅。
合夥基金賺再多的錢都不須繳稅,這自然會招致反感。
一個國家發展起來,所有人生活都能獲得改善,但也會產生不平等這樣的副作用。
大多數有錢人對政治都沒什麼興趣。
很多人認為有錢人左右了政治,當要是你成為有錢人,你就知道有錢人其實對政治沒多大影響力。
我認為皮凱提和桑德斯譴責社會的不平等是錯的,我們應該關注的是不義之財,而這些錢很大的來源是來自舊金融體系。
——— 2016年股東會談話
這段話也讓我很有收穫,又智慧了!
平等大鍋飯怎麼想都不好,這樣還有人想努力嗎?
既然輕鬆跟辛苦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誰還想辛苦呢?
還有亞里斯多德那段也有「對耶」的感覺,當有人是靠不義之財淩駕於上時,人才會感到不愉快。
如果每個人都是靠實力努力得到好的結果,沒有人會覺得不公平。
《蒙格之道》網路書店連結整理
實體書:博客來
讀完這本書有種想哭的感覺
因為蒙格已經不會再說更多話了…
感謝好多人在股東會問蒙格好多問題
謝謝蒙格回答這麼多人的問題
讓遠方的我也能聽到蒙格的人生智慧
我很喜歡讀蒙格對不同國家的見解
從他的思考方式學到客觀
我會很想念蒙格~~
祝福他一路好走❤️
相關文章:
這篇好精華,整理的很用心!!收到妳的電子報後就立刻存下這個書單了,謝謝 JU 的分享,妳的書單總會提醒我要多多離開舒適圈 ????
哇~~謝謝 Youi 看到你這麼說超開心的????
哈哈離開舒適圈超快樂超過癮啊!
這本應該是簡體版的轉譯版,原書是中信出版的《芒格之道》,台灣版只有下編每日期刊的股東會內容。
簡體版的上編是Wesco Financial的股東會內容,收錄時間是1987-2010。2011 波克夏買下Wesco Financial 剩餘的20%股份,令其成為全資子公司,所以股東會就不舉辦了。
可以找找簡體版來看^^
原來還有另一部分!感謝 Fenrir 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