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書名: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直譯:蟾蜍諮商:一場心理冒險
作者:羅伯.狄保德(Robert de Board)
出版社:三采
原文版初版年:1997年
中文版出版年:2022年
Hi 你好我是 Juju!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很常在榜單上看到,但一直沒有激起想讀的慾望。
後來是在劉軒的《劉軒的How to人生學》EP178 聽到他跟陳志恆心理師一起在介紹這本書,聽完他們的介紹突然就被燒到了XD
原來是本可愛像童書但又可以學到東西的書呀!
喜歡這種很單純坦白的對話風格,好多可愛真性情的動物角色❤️
當然,這種事並不是沒有發生過,好比第一次他坐河鼠的船,就搶著拿船槳——果然就把船弄翻了。
河鼠好脾氣地把他救起來,但鼴鼠心裡想的卻是:「如果晚餐時我再聽見河鼠提起這件事,我鐵定要吼他!」
當時老獾嘲弄蛤蟆的打扮,不屑一顧地說他奇裝異服,沒有哪個自愛的動物會願意和他站在一起。
覺得老獾的說話方式好壞又可愛(哈!)
明明只是要批評對方的服裝,還要說「沒有哪個自愛的動物會願意和他站在一起」XD
我將心得筆記分成了以下七個主題:
(點擊前往該段落,點擊上一頁可返回)
1. 認識諮商
2. 學習幫助自己的方法
3. 認識三種自我狀態
4. 原來生氣不發出來會轉型
5. 可憐的我(Poor Little Old Me)遊戲
6. 心理地位世界觀
7. 對臨床諮商師也有幫助
認識諮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帶領讀者輕鬆地一步步了解諮商是什麼?諮商又是做什麼?諮商的目標是什麼?諮商如何運作?
如果完全沒概念的人讀起來一定會獲得很多驚喜的收穫,還會很開心長了許多知識。
裡面的小動物在一開始不懂諮商是做什麼的時候,也會有點害怕,甚至擔心有嚴重到需要諮商嗎?
河鼠骨子裡還是有點保守,他說:
「你真的認為蛤蟆有那麼糟糕嗎?我的意思是,你不覺得這個心理諮商的事有點太趕流行?從報紙上看來,這年頭好像每個人都在接受諮商。在我那個年代,人們心裡不舒坦時,醫生會給他吃阿斯匹靈,說不定還比較有效。」
河鼠想起當初是他建議去接受諮商的,開始不安了起來。
其實只要覺得不舒服就可以去諮商,不是一定有很誇張問題的人才需要。
諮商過程通常都能更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才能知道可以怎麼幫自己。
未來也可以透過在諮商過程中學到的方法,協助自己覺察自己的狀況,並知道可以如何幫自己!
蒼鷺調整一下坐姿,「那麼到底誰是我的當事人,是你還是他們呢?」
蛤蟆聽不太懂。
蒼鷺說:「你的朋友要你接受諮商,好減輕對你的擔憂。你想要接受幫助,似乎也是為了討好他們。所以我在想,我的當事人其實應該是你的朋友。」
接受諮商的動機很重要,誰決定要諮商代表誰才是當事人。
諮商能進行順利,當事人必須是自主想接受諮商,並且有心想達成目標。
蒼鷺依然看著他,最後,蛤蟆再也忍不住了。
「你不打算告訴我應該怎麼做嗎?」蛤蟆哀怨地問。
從這裡可以看到許多人對諮商的誤解,誤以為諮商師能解決自己的煩惱。
事實上諮商師做的事,比較像是協助個案自己幫自己找到解決煩惱的方法,並陪伴著個案經歷這段過程。
給予個案支持,並且提供一些專業知識和旁觀者的見解。
例如告訴個案言談中有哪些矛盾之處,也許這邊就是需要深入了解一下的地方。
這是這麼多天以來,蛤蟆第一次感到憤怒。
他提高嗓門說:
「先生,你不能這麼做。
你說你是諮商師,我為了接受諮商來這裡。
我坐在這等你告訴我該怎麼做,結果你竟然說我的錢你不要。
到底我還要怎麼做才能開始諮商?」
「這個問題很好,我來回答。
心理諮商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商師和當事人都必須出於自願。
也就是說,只有當你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了取悅朋友們才想諮商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合作。
我們既同意合作之後,就得訂定契約,諮商結束後我會將發票寄給你。
你瞧,這不是錢的問題。
為諮商負責的只能是你,而不能是其他任何人。」
此外,諮商師使用「合作」這兩個字,表示接下來不管發生什麼事,蛤蟆都必須積極參與。
所有這些要求,都和他原先的心態差太遠了,他以為只是等著某人告訴他怎麼做就好了。
這些想法讓人不安,但同時讓人興奮——也許,他真的能夠靠自己摸索出擺脫痛苦的辦法來。
蒼鷺正以一種奇特的眼神看他,似乎他能確定蛤蟆可以做出明智的決定。
蛤蟆最後說:「我願意和你合作,試著了解我為什麼不快樂,以及我能怎麼做來改善這一切。我隨身帶著日記本,就敲定剛剛說的時間嗎?」
讀者將會認識到諮商跟一般看醫生的不同。
一般看醫生都是醫生幫你檢查完會直接告訴你解法,但諮商不同,諮商比較像是一個陪伴和協助你達成目標的角色。
這是一個合作的過程。
當諮商師送蛤蟆到門口時,蛤蟆轉身問他:
「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
蒼鷺停下來,直視蛤蟆的眼睛說:
「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一行了。
我並不是說情況一定能改善,但我可以向你保證,你會擁有我百分之百全心全意的關注,我也希望你對諮商是全心投入的。
如果我們倆都這樣一同努力,就可以期待正向的結果。
但歸根究柢,這一切還是取決於你自己。」
如果說他從第一次面談裡學到了什麼,那就是:必須要解決的事情,只有靠自己才能解決。
自己才能為自己負 100% 的責任,因為只有自己能改變得了自己!
別人有再多好方法或給再多建議,只要自己不改變,就什麼都不會發生。
而為什麼諮商師不直接告訴個案該怎麼做呢?
下面這幾段對話做了很棒的解釋:
「我們在諮商時用到的不只是頭腦去思考,也用情感去體會。
你可以從理智來理解行為,但要充分理解自我,唯有通過和自己的情緒做連結。
當你對情緒的感受越來越清晰時,你就能明白,它們並不是可有可無或可以隨意忽略,因為情緒正是自我的核心。」
我們可以透過產生的情緒,去了解自己的感受是什麼,進而去尋找產生這個情緒的緣由。
又情緒只有自己感覺得到,別人只能從外在觀察,無法真正感受到你的感受,所以很需要個案自己去覺察。
「那為什麼我感覺學習這麼困難?
如果真的如你所說的,你為什麼不直接帶我進入成人狀態,告訴我該怎麼做就好了?
這樣不是省事很多。」
「我不知道你說這些話是不是認真的,但我假定你是的。
第一,沒有人能迫使另一個人進入成人狀態。
你只能鼓勵他進入,這正是我一直在做的。
但我不能強迫你,只有你自己能決定要怎麼做。」
蒼鷺停下來,專注地看著蛤蟆。
「第二呢?」蛤蟆立刻接著問,希望能減輕他開始感受到的壓力。
「第二,我也不知道你該怎麼做。
我們進行諮商的主要目標:讓你自己發現該怎麼做。
我可以從旁協助,但只有你自己能做決定。」
蛤蟆慢慢地說:「是的,這我發現了,但為什麼這麼困難?」
蒼鷺想了一會兒,說:
「因為這需要很努力和刻意的思考。
當你處於另外兩種狀態,像父母或兒童那樣。
你的行為幾乎不需要思考,因為我們知道該怎麼做、怎麼說,很像參與戲劇演出。」
認識三種自我狀態(點擊前往該段落,點擊上一頁可返回)
簡而言之父母狀態是顧著當老大且聽不進別人的話,兒童狀態則是顧著迎合對方且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只有成人狀態有思考的能力,也才有辦法幫助自己。
所以第一要務就是協助個案幫助他自己進到成人狀態,只有個案願意改變,才可能成功。
學習幫助自己的方法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學會了解自己的情緒、認知和行為。
蛤蟆並非故意表現得遲鈍。
就像很多人一樣,他從沒有用心思考、看待自己的情緒,也就很難用言語形容,當然更不可能描述給別人聽。
但蛤蟆從來沒有試過自我分析,所以還真不知道如何描述內心的狀態。
諮商師說:
「我換個方式問好了,假設我們有一種溫度計可以測量你的感覺,上面的刻度從一到十。
一分表示感覺糟透了,甚至想要自殺。
中間是五分,表示感覺還不太差,十分表示很幸福。」
諮商師旁邊有一張掛圖,他畫上「情緒溫度計」,然後將蠟筆拿給蛤蟆並說:「蛤蟆,你自認現在是幾分?」
最基本的就是當被問到「你感覺如何?」時,有辦法說出自己的感受。
甚至以後沒人問時也時常問問自己「你感覺如何?」來多關心和了解自己,這就是自我覺察的其中一種方法。
「瞧,你悲傷的原因是真實可見的:你想起那些不快樂的時光,自然會產生悲傷、不快樂的情緒,所以你哭了。
你是否能接受這樣的解釋?」
「可以吧!」蛤蟆吸吸鼻子,「但我不喜歡這樣嚎啕大哭。」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緒。
如果你否認它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蒼鷺說。
諮商師這邊在做的事,是告訴個案為什麼他會哭,促進個案學習覺察和思考。
透過覺察到自己有情緒發生,就可以去注意是什麼造成自己產生這個情緒?
這是很棒的自我覺察能力~
蒼鷺還說過:
「沒錯。
你在情緒上做了努力,從這個事件中直接學習到東西。
每當我們真正能面對自己的情緒,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
這是真正透過經驗的學習。
從出生以後,我們都是以這種方式學習任何一種重要的東西。」
所有情緒都是好的,無論是什麼情緒,每個情緒都在協助我們更認識自己。
例如開心讓我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恐懼讓我們知道自己害怕什麼,憤怒讓我們更深刻的體會到自己討厭什麼,焦慮激發我們做出改變也可能會開啟我們的創造力。
「你知道,有一陣子我睡得很不好,很早就會醒來。為什麼會那樣?」
「很難確切說清楚,但那是憂鬱的人一個明顯的症狀。
我認為那和你內在的恐懼有關,當你有恐懼感時,焦慮的念頭就會進入你的意識層,讓你無法放鬆。
那就好像你內在的警鈴被敲響,告訴你出問題了,希望你會去處理。」
蒼鷺說。
「所以哭沒關係嗎?我記得我父親完全不允許我哭。
我哭的時候,他總是說:『馬上停下來,否則我要生氣了。』當然我就立刻停止哭泣。」
蒼鷺聽了很嚴肅地說:「你可以做選擇,看是要聽從已過世父親的聲音,或允許自己做主?」
「這樣說好像太嚴重了,」蛤蟆露出不安的表情,「畢竟,我只是在想要不要哭而已,你不覺得討論『已過世父親的聲音』有點小題大作嗎?」
「也許吧,但我們探討的本來就是小題大作的事件。
一個簡單的提問,便能引發許多其他重要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你的學習和領悟作用很大,也就會對你的整個人生有深遠的影響。」蒼鷺回答。
不需要因為怕自己小題大作而不敢做任何值得做的事。
況且這些小事其實都是線索,能帶著我們更深入認識自己。
不知為什麼,蒼鷺傾聽並且不斷地提出問題刺激他的方式,使得蛤蟆察覺到自己的種種想法和感受。
漸漸地,他學會探索與檢視自己,以前他根本想不到要這樣做,換句話說,蛤蟆開啟了學習模式。
漸漸也開始會探索、覺察和檢視自己,就是幫助自己的好開始!
隨著蛤蟆每週一次的諮商,可以看到蛤蟆的轉變:
他意識到自己正發生變化,他的內心深處多了幾分力量,他發現自己能夠比較理性地思考那些讓人情緒翻騰或是感到害怕的觀念。
當他客觀檢視自己時,他情緒波動沒那麼大了,因而更能好好地理解自己,從而學習成長。
他明白了自己有很多時候處於適應型兒童狀態,也開始明白他真的會批評與懲罰自己(甚至有這個需要),就像小時候父母對他做的一樣。
蛤蟆沿著河岸走向河鼠家的路上時感覺變得非常敏銳,彷彿平常穿在身上的盔甲已經卸下。
他的各種感官,尤其是視覺特別敏銳。
花草樹木的顏色異常生氣蓬勃,他從來不知道綠色的層次竟然有這麼豐富。
此刻他對萬事萬物、乃致周遭環境的感受都變得非常細膩。
走著走著,發現自己在檢視內心的感受,就像飛機駕駛在起飛前檢查儀表一樣。
他雖然對於再次與朋友見面有些不安,但整體而言心情不錯。
他心想:「如果蒼鷺問我此刻在情緒溫度計測量我的感受,我會說八分。」
超棒的~看到好多的自我覺察!
還有客觀的觀察和理性的分析。
還有「彷彿平常穿在身上的盔甲已經卸下」這句描述得真好~
會感覺原來蛤蟆以前就像穿了盔甲不讓自己受傷,讓自己感受不到外界,結果連自己的感受都察覺不到了。
蛤蟆走在路上,想著自己這一生常覺得就像那隻可憐的籠中鳥。
他能夠逃離過去的人生,找到自由嗎?
他知道蒼鷺會怎麼回答, 他會說:「這個問題很好。蛤蟆,你怎麼回答?」
真讓人生氣!
但回家的路上,蛤蟆已開始思考問題的答案了。
到後來還可以看到蛤蟆想問人意見時,已經會反射性地靠自己思考找答案了!
敘述的過程讓蛤蟆有機會完整檢視他的人生。
他開始意識到,某些人與事對他有著長時間的影響,他看到自己如何面對,也看到一個事件是怎樣引發另一個事件。
以前,當他回想過去時,那些發生過的事件都是片段的記憶重現,彼此似乎沒有什麼關聯。
偶爾他會回想和檢視某一段較長的片段,例如入獄期間,但總是迫不及待要把這些不愉快的念頭拋開,趕快想別的事。
但現在,他開始有能力回想而不譴責任何人。
他能找到不同的事件之間的關聯,客觀地加以檢視而不會感到愧疚。
慢慢地,他開始了解某些事為什麼會那樣發生,以及它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換句話說, 蛤蟆開始能省思自己的行為並從中學習。
蛤蟆最後學會了不害怕檢視任何對自己而言有重要影響的時刻,並學會去客觀了解這些事為何而發生。
也了解到以前之所以會害怕回想細節,是因為他以為一件不好的事都一定得有一個被怪罪的人,他不敢怪別人也害怕被譴責,才會選擇逃避。
但其實面對一件感覺不好的事可以只是單純地了解緣由,不一定要譴責是誰害的,可以把重心放在尋找解法就好。
這些真的是對自己超有幫助的技能!
以前的蛤蟆以為自己只能被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演自己不喜歡的人生角色,但最近他開始領悟:
可能還有另一種生活方式,不必照著既定的劇本走,甚至可以沒有劇本,或者說,可以即興發揮。
不過,這會讓人感到害怕的,沒有劇本,你怎麼知道該做什麼或說什麼?
如果有劇本,至少可以省去自己思考和決定的麻煩。
否則,和別人打完招呼之後要說什麼呢?
但從另一方面看,你會體認到每一個全新的時刻,都代表著獨特的機會和挑戰,這又讓人無比激動。
蛤蟆認定,所謂活得真實,就是誠懇地回應當下的需求,如此便能打破從童年延續的因果循環,讓真實的自我擺脫過去的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
他決定從現在開始要以真誠的態度面對人生與生活。
蛤蟆的體悟超讚!
用過去的方式套用在現在,將造就不合時宜且沒生命力的生活方式,久了可能就會像蛤蟆一樣迷失了自己。
跟《零極限》教我們的一樣,擺脫過去的束縛,每個當下都從零開始!
過去的好與壞都是當時的事,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才是真實的。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零極限:創造健康、平靜與財富的夏威夷療法
最後一次諮商看到蛤蟆整個成長了好多~
很明顯可以看到他不再是處在倚賴別人給自己答案和想討好人的兒童自我狀態。
隨著每次蒼鷺把問題的球都丟回去促進蛤蟆自己思考,蛤蟆已漸漸成為有自信、擁有獨立看法的成人自我狀態了!
沉默了一會兒,蛤蟆說:
「我們的關係改變了,你不覺得嗎?
之前,如果你對我說那樣的話,我會覺得你在貶低我,因為我說了蠢話。
但現在我會加以思考,看看我是否認同你的看法。
這一定是一大改變,不是嗎?」
「是的,那麼你認為我們關係的改變是因為我或因為你?」
蛤蟆微笑說:
「我知道正確答案是什麼。
我知道你要我說是因為我發生了變化,我很大程度同意這個說法。
我知道自己改變了,我不再覺得那麼倚賴你,我可以質疑你的話而不擔心會被責備。」
蛤蟆甚至可以跟蒼鷺一起討論高 EQ 的人應該是怎麼樣?
蒼鷺的回答是這樣:
「簡而言之,這種人有高度的自覺,了解自己的情緒。
他們能管理自己的情感,能從悲傷與逆境中再站起來。
也許最重要的是:他們能控制衝動、延緩滿足,從而避免倉促、考慮不周的決定與行動。」
「有啊,EQ還與了解別人有關。
高EQ的人能了解別人的感受,這種能力稱為『同理心』。
但EQ帶來的最大能力是能夠了解與處理別人的情緒,因而能與別人建立良好的關係,這便帶到諮商結束前我的最後一個重點。」
「EQ讓你能進一步在自我成長與完善的路上走得更遠,因為它將帶你從獨立的個體走向共生的關係。」
「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獨立代表你以自己為榮,接受你全部的能力及與眾不同的特質,且隨時護衛新發現的自主權,就像一個國家擺脫殖民歷史獨立,這當然沒有什麼不好。
共生則是體現成熟與自我接納,同時也接納別人的不同。
共生才能與別人順利地互動及合作,包括社交上與工作上。」
當我們學會了獨立,再來才能學習與別人共生。
這讓我想到一本我很愛的圖畫書《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
當你是一個缺角時,你會覺得自己必須找到一個剛好缺一角的圓,才能結合在一起並滾動起來。
但當你努力將自己滾動磨成一顆完整的圓時,你就可以不靠別人自己滾動起來。
當你不需依賴別人就可以滾動時,你才有能力跟別的圓一起滾動一起前進,而且你隨時想獨立旅行都可以,你們是自由且獨立不互相影響的。
認識三種自我狀態
看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最大的收穫我覺得是自我覺察的能力再提升✌
我因為幾年前有去參加過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的訓練,書裡許多概念其實在機構的訓練中都學過了,就有點無法再體會那些獲取新知的驚喜感~
但還是有其他收穫!
很開心裡面也有我沒學過的,例如三種自我狀態,超愛!
認識自我狀態對自我覺察幫助很大。
開始會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現在是處於哪種「自我狀態」,當有意識去注意到自己的狀態,就可以協助自己切去理性的成人自我狀態。
認識了兒童自我狀態(Child Ego State)、父母自我狀態(Parent Ego State)和成人自我狀態(Adult Ego State)超有幫助!
「無所謂好或不好,只是描述一個人真正的模樣。也許更應該探討的問題是:『處於兒童狀態會有什麼樣的效果?』」蒼鷺回答。
覺得蒼鷺這句回答得好棒,沒有所謂的好或不好,只是在不同狀態下會造成不同的效果。
可以透過這些效果反查自己正處與何種自我狀態,如果不舒服,就可以幫助自己調整去其他的自我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Child Ego State)
蒼鷺接著說:
「想像在一顆小星球上只有三個人,你和另外兩個人。
那兩個人比你高一倍以上,你完全仰賴他們,不只是食物,還有情感的需求。
他們通常對你不錯,你也以愛來回應。
但有時候他們會生你的氣,讓你感到害怕、不快樂。
他們是那樣的高大、有力,所以你感到很無助。
你怎麼看這個故事?」
「我不太喜歡這個故事,如果是我,我會建造一艘太空船,以最快速度逃離那兩個人。」
「不幸的是,你無法逃離,因此你只能忍受那個情況,學習以最好的方式因應。」
蛤蟆這時已明白這個故事的真義:「換句話說,我必須學習調整我的行為,來因應這個情況。」
「很好,你真的學習到了。
你應該已經明白,這個故事是關於嬰兒時期的寓言。
從呱呱落地開始,我們的生命裡只和另外兩個人在一起,有時甚至只有一個人。
他們比我們巨大很多,我們完全仰賴著這兩個人。
既然無處逃脫,唯一能做的就是適應他們每一次的喜怒無常。
我畫個簡單的圖來說明。」蒼鷺說完起身。
他走到掛圖前先畫一個圓,上面寫下「兒童自我狀態」然後在圓圈中央畫一道水平線,圓的上半部寫「自然型兒童」,圓的下半部是「適應型兒童」,如下圖:
節錄於《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每個人一出生都是處在「自然型兒童」的自我狀態,但出生後為了生存所以努力討好主要照護者,因此發展出了「適應型兒童」自我狀態。
「要找出答案,我們得運用腦子進行邏輯思考,讓我來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若是被一個比自己強大許多的人欺負和傷害,又無法脫離,他可能會怎麼做?」蒼鷺問。
蛤蟆想了一會兒說:「如果這個人真的沒有力量,就必須學習順從壓迫者。否則可能無法生活下去。」
蛤蟆還說過:
(前略)…慢慢地我也接受了他總是對的,而我總是錯的。似乎這麼想的話,他對我的責備都變得很合理。」
覺得當小孩真的好難~
每次看到有人在說當小孩真幸福時,我都無法認同。
小孩看起來好像不用上班很快樂,但其他們上的是 24 小時的班,要配合主要照護者的規則才能生存。
很多人甚至已經出社會有辦法養活自己了,還困在兒童自我狀態,還想討父母開心希望爸媽以自己為傲。
或擔心爸爸媽媽怎麼想,不敢隨便為自己做主。
明明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了,還在配合父母的人跟小孩一樣可憐~
蛤蟆愣了一下說:
「你確定嗎?
我的意思是,所有的小孩不都是倚賴父母嗎?
當你年幼又無助時,這不是很自然的行為嗎?」
「沒錯。
但對多數人而言,成長的本質就是逐漸減少倚賴,最終切斷倚賴關係,如此才能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
但很少有人能完全達到這點,有些人只能部分達成,很多人則會倚賴一輩子。」
蒼鷺回答。
所以當發現自己正在害怕惹別人不開心、明明自己感到委屈卻不敢表示、不敢做決定喜歡依賴他人、想生氣可能還會感到愧疚,或有想取悅迎合別人的傾向時,就可以意識到自己正處於兒童自我狀態。
有時候愛炫耀也可能是源自於迎合,因為希望父母以自己為榮,所以會想要讓他人知道自己的好。
當覺察到了就可以提醒自己已經是理性不情緒化的成人了,提醒自己不用怕,可以回到成人自我狀態。
而當我們發現自己正在批評時(無論是批評他人或自己),就是進入到了父母自我狀態(Parent Ego State)。
這個狀態會讓我們像一杯裝滿水的水杯,無法再接納任何新東西。
父母自我狀態(Parent Ego State)
批評、憤怒、嚴厲。
像一個法官,職責是指控人,給他們定罪,接著當然就是懲罰他們。
這種父母自我狀態會直接從父母身上學來,有的人是用在別人身上(指責別人),有的人則跟蛤蟆一樣是用在自己(判定自己有罪譴責自己)。
「蛤蟆,我可以請你再想一下,再問問自己,你在審判誰?」
沉默了許久,蛤蟆低聲地說:「我想我懂你的意思了,你是說我審判自己嗎?」
蒼鷺靜靜坐著,沒有說話。
一會兒蛤蟆說:「我判定自己有罪,然後譴責自己,是這樣嗎?」
「再沒有一種批評比自我批評更強烈,也沒有任何法官比自己更嚴苛。」蒼鷺回答。
「天啊,你的意思是我們會懲罰自己?」蛤蟆顯得很驚訝。
「而且是嚴厲的懲罰,包括折磨自己,極端的案例裡,甚至會對自己施以極刑。
問題是,即使刑罰不重,譴責和懲罰也可能伴隨一生,變成無期徒刑。」
蒼鷺補充說明。
「那我可以怎麼做?
我的人生還很長,如果我真的一直在懲罰自己,我可不要一直那樣。
我想過得快樂一點。
我該怎麼做,蒼鷺,你能幫我嗎?」
蛤蟆問。
「這聽起來也許有些殘酷,蛤蟆,能幫助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有很多問題你需要對自己提問。
舉例來說,你能停止審判自己嗎?
你能對自己好一點嗎?
也許最重要的問題是,你能開始愛自己嗎?」
原本我們可能會跟蛤蟆一樣,以為要嘛是兒童、要嘛是父母,但其實還有第三種選擇:成人自我狀態(Adult Ego State)。
成人自我狀態(Adult Ego State)
指我們能以理性、不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當下發生的真實狀況。
蒼鷺解釋:
「意思是在這個狀態下,我們能夠計畫、考慮、決定與行動,我們能表現理性且合理的行為。
處於這個狀態時,我們所有的知識與技能都能立刻派上用場,不會被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或是被童年的感覺淹沒。
相反的,我們能夠考量當下的狀況,並依據事實決定要怎麼做。」
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現在是什麼狀況,就單純以現在這個狀況來思考理性而言會怎麼處理。
蒼鷺繼續說:「唯有在成人自我狀態下,我們才能對自己有新的了解。」
「唯有在這種時候,你才會思考當下的事情並評估自己的行為,或是傾聽別人對你的看法而不會立刻駁斥,當然這一點很難做到。」蒼鷺肯定地說。
開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蛤蟆問了兩個好問題,第一個是「在兒童狀態下不能學習到什麼嗎?」
「我想是不能的。
在兒童狀態下,你會體驗到童年的感受,包括好的、壞的。
你會重演過去的情況,體驗過去的情緒,但完全無法學到新的東西。」
蒼鷺解釋著。
兒童狀態習慣迎合和取悅他人,在這種狀態下很難真正的體會到自己真實的感受和真正的想法。
接著蛤蟆想知道在父母自我狀態也無法學到什麼嗎?
「我想答案同樣是不能,但理由不太一樣。
當你處於父母狀態,基本上你會批評或教育別人。
無論是哪一個,你都是在言行重複你從父母那裡學來的觀念與價值觀,而且想要表現或說給別人知道,讓別人接受你的想法。
這種確信無疑的狀態,是沒有空間容納新的知識或觀念,因為舊的知識與觀念牢不可破。
這就是為什麼光靠爭論並不會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只會更執著於自己的觀點。」
在這種狀態下只想要別人聽自己的,只想當發號司令的人或踢館的人,不會想當虛心受教的人,理當無法吸收到新的東西了~
處於兒童狀態是因為迎合,而處在父母狀態是因為只想當最懂最厲害的人,兩種狀態都沒有客觀的能力,所以無法像一張白紙般地學習新東西。
原來生氣不發出來會轉型
有一段在探討蛤蟆說自己從來不生氣,蒼鷺協助他發現其實蛤蟆因為不敢發脾氣,學會了以非攻擊性的方式發怒。
這種方式就是讓自己的怒氣慢慢地、和緩地、幾乎無法察覺地釋放,以免讓任何人不快。
這就是小孩釋放怒氣的方法。
「那真的是憤怒嗎?」蛤蟆有些驚訝,「我的意思是,鬧彆扭根本沒有意義,無法達到任何目的。」
「親愛的蛤蟆,」蒼鷺耐心地說 :「重點就在這裡,鬧彆扭正是以幼稚的方式表達憤怒。
就像有人對小孩說:『不可以這樣或那樣!』這讓小孩非常生氣,同時他又覺得沒有能力對那個讓他生氣的大人,用暴力或攻擊的行為去回應,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躺在地上又踢又叫。
如果是大人這麼做的時候,可能被稱做『無理取鬧』。」
「我認為是的,嘔氣的人總是繃著臉、陰沉沉的樣子,而且異常的安靜。
我想在適應型兒童的所有行為中,嘔氣是最能說明如何長時間來稀釋憤怒的例子。
通常這是孩子面對權威而無法為所欲為的反應,成人或許也會基於同樣的原因,例如當一個人在權力的鬥爭中落敗。
嘔氣基本上是輸家面對強大的贏家的反應。」
蒼鷺解釋著,隨後又繼續說:「嘔氣正可達到我們剛剛所說的目的,可以透過很低的強度慢慢釋放,以減輕憤怒的力道,這當然會降低攻擊性。」
下面這張圖表示得很簡單好懂:
節錄於《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蒼鷺接著說:
「當然,我知道你已經開始意識到了,這個圖的關鍵在於所有這些行為策略,實際上都是從童年發展出來的防衛機制,用以保護我們避開當時的危險(包括真實的或想像的)。
當我們看到成人在嘔氣、鬧彆扭、沮喪或是厭煩的時候,我們會想他們這些行為是否恰當,或者是無意識或無法控制地再次重演孩童時期的行為模式。」
當有這些狀態出現時,就可以發現自己正處於兒童自我狀態,這是用幼稚的方式面對問題,以為自己沒有能力對抗問題。
當有獨立的能力後,我們就不需要再用這種消極的方式處理不愉快,我們是有處理能力的!
可憐的我(Poor Little Old Me)遊戲
這裡說到的是喜歡當可憐受害者的人,就是愛玩這個遊戲的人。
「我知道聽起來不太可能,但你可以從另一個方向思考。
誰能進入你的腦中,迫使你產生任何感覺?
那才是真的不可能。
他們可能會影響或說服你,但歸根究柢是你自己決定與選擇要有什麼感覺。」
蒼鷺說。
蒼鷺接著補充說:
「也許用『選擇』這兩個字不是很恰當。
我們選擇怎麼感受和選擇要不要再吃一塊巧克力是兩件不一樣的事,我們在潛意識裡做這些選擇時比較像是制約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制約反射是針對特定刺激物做出自動反應。
你應該聽過俄國生理學家巴洛夫(Ivan Pavlov)著名的研究——狗狗聽到鈴聲便流口水,因為牠已學會把鈴聲和食物連結。
那可憐的狗兒自從習慣這個連結後受到制約,完全無法控制自己,變成自動反應。」
「我想那就像兩腿交叉時,若醫生敲你的膝蓋,你的腳自動會彈起來,你無法控制腳不彈起來。」蛤蟆接著回應。
「正是如此,」蒼鷺熱烈地回應:「這個例子充分說明我的意思。
不同的是我們談的是情緒上的行為。
過去的經驗讓我們學會對相似情況下不經大腦就能做出自動反應。
可以說我們就像那些狗,無法避免這樣的反應。」
所以蛤蟆要做的選擇不是選擇怎麼感受,而是選擇還要繼續責怪都是別人害自己不快樂多久?
「是的,你總是責怪別人害你不快樂,你面對的選擇是:你還要繼續這樣多久?」蒼鷺問。
繼續聊才知道,原來蛤蟆以為不選擇責怪別人,就只能責怪自己。
蒼鷺告訴蛤蟆其實還有第三種選擇,就是成人狀態會做的選擇「負起責任」。
蛤蟆沉默許久,終於平靜地說:
「我不確定是否明白你的意思。
你是說我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
「還包括你的情緒。
這是很成熟的做法,但也是很困難的,不過比起怪罪別人,它還有一大優點。」
蒼鷺說。
「什麼優點?」
蒼鷺回答:
「表示你可以開始做點什麼。
如果你為自己負責,你就會明白你可以自我掌權,也就會明白自己有力量改變你的處境,更重要的是,你有力量改變你自己。」
心理地位世界觀
節錄於《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我不好,你好
「這代表一種人的行為態度,這種人對自己評價較低,認為別人都比自己好。」蒼鷺解釋。
「哪方面比自己好?」
「幾乎任何方面。
低自尊的人通常覺得命運之神給他一副很差的牌,卻給別人比較好的牌。
一般而言,這種心理地位的人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所以他們就會玩那些把自己變受害者的遊戲。」
蒼鷺回答。
「例如什麼?」
「『我是倒霉鬼』。」
「但我們確實可能運氣不好,不是嗎?」蛤蟆問,「例如我這輩子抽獎從來沒有中過,我想以後也不會。」
「我說的是更嚴重的情況,有些人會竭盡所能地選擇記住那些悲傷和不愉快的事,而忘記或忽略美好的時光。」
「這種生活態度似乎很讓人沮喪。」蛤蟆說。
「你的評論很有洞察力,」蒼鷺回答,「因為玩這種遊戲的人確實容易變得沮喪。
他們覺得自己的人生被負面的力量影響,無法掌控人生,這讓他們感到焦慮,覺得自己不夠好。」
例如前面講到的 可憐的我(Poor Little Old Me)遊戲(點擊前往該段落,點擊上一頁可返回)就是這個世界觀。
還有一種危險的遊戲也是這個世界觀的延伸:「無論我做什麼都要愛我」。
就像蛤蟆說的:
「你說得對。
我確實覺得每個人都在挑我的毛病,尤其是在我剛歷險回來時,大家都對我很苛刻。
那時我確實感到很沮喪,也常覺得自己不夠好。
我一直希望別人能愛我,無論我做了什麼。」
蒼鷺說:
「 『無論我做什麼都要愛我』。有些人會有意無意惹上麻煩,就只是想看看別人能寬容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會排斥他們,然後他就可以說:『瞧吧,我早就說過你會這樣對我,證明我就是這麼差勁愚蠢。』這一類的話。」
「在我看來這個遊戲很危險,如果你深愛或尊敬的人放棄了你,你一定會覺得很痛苦,孤零零一個人。」蛤蟆說。
「我同意,你已經開始了解這些遊戲有多危險了,可能嚴重危害你的健康。」
蒼鷺還請蛤蟆想想看,玩這些遊戲的人,通常是處在哪種自我狀態?
「應該是悲傷的兒童。」然後蛤蟆轉為更強烈的語氣說:「不,我應該更肯定地說,絕對是悲傷的兒童狀態。我親身經歷過,我知道的。」說完再度陷入沉默。
我好,你不好
「蛤蟆,你了解這個心理地位的意思嗎?」
「應該可以。這種人必然自認比別人好,我想他們也會玩遊戲來強化這一點,對嗎?」
「的確是。這類人通常會在遊戲中發怒,或至少批評或批判別人。這種心理地位的人往往能高居有權有勢的位子,也就可以大玩特玩這類遊戲。」
他們會玩的遊戲是:「我逮到你了,你這個壞蛋(NIGYYSOB)」。
「通常會在職場上玩這種遊戲。
首先,某人犯了錯,你可以想像這種事經常發生。
然後上司注意到了,把那個犯錯的下屬叫進來憤怒地指責他,小題大作,對下屬咆哮怒罵。
你應該看得出來,這個遊戲讓當事人可以看似合理地發怒, 從而印證了『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
他們可以藉此證明兩件事:
第一,別人在本質上確實無能又不可靠;
第二,責備與懲罰別人是他的責任。
他們會說,『不然那些人會以為犯錯沒關係。』」
蒼鷺解釋。
「噢,我很同情這個遊戲的受害者!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以及長大後,父親是怎麼對我的,我記得一清二楚。
現在我明白了,NIGYYSOB就是他最愛玩的遊戲之一。」
蛤蟆說。
「不幸的是這種遊戲愈來愈常見,尤其是在組織機構裡。
有權勢的人太容易把自己想像成嚴厲的父母,把員工當成不乖的孩子來懲罰,所以報紙上充斥各種霸凌事件。
以你的情況來說,你當然無處可申訴。
覺得為人小孩還是最可憐的~被父母霸凌還無處申訴。
甚至沒想過要申訴,畢竟對小孩來說父母是自己唯一的依靠。
但長大後就不用再害怕了,不需再為了生存而被霸凌還乖乖待在原地。
所以很明顯的,處在「我好,你不好」世界觀的人是批評型的父母自我狀態。
「而且永遠是批評型的父母。
這種人很容易批評人,動不動就發怒,還想用不可能達到的標準來評判別人。
當然,有時候他們也會假裝是關愛的父母,會說出類似:『我這麼做其實內心比你更痛』或『我這麼做是為你好』的話,但我們多半聽得出這是虛情假意。
這種心理地位的人還有一件事值得注意:他們很少(甚至從來不會)沮喪。」
「為什麼?」蛤蟆有些驚訝。
「因為憤怒是抵抗沮喪的絕佳防衛。
憤怒的人從來不會覺得愧疚,因為他們總是怪罪別人。
他們護衛自己的方式就是將內在的恐懼投射到別人身上,這樣他們可以把對自己的怒氣轉向別人。」
看到這個「憤怒是抵抗沮喪的絕佳防衛」覺得超酷!
下面蒼鷺就舉了一個很好理解的例子。
處於「我好,你不好」和處於「我不好,你好」心理地位的人在遇到想同一件不如意的事時,會得到完全不同的情緒感受:
蛤蟆一臉困惑,於是蒼鷺又說:
「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好了。
假設一個處於『我好,你不好』心理地位的人叫了計程車, 結果車子沒來,這時他會感覺如何?」
「他可能會很生氣。
我可以想像老獾大發雷霆,在電話中對車行的人大玩『我抓到你了,你這個混蛋』的遊戲。」
蛤蟆回答。
「正是如此。
現在再假設類似的情況下,一個處於『我不好,你好』心理地位的人會有什麼感覺?」
蛤蟆思考這個新的情況,結果讓他不太喜歡。
「他不會生氣,這一點可以肯定,但之後我就不知道他會怎樣了。」
蒼鷺接著說:
「蛤蟆,想像是你遇到那個情況。
你在等計程車,車子卻沒來,你會感覺如何?」
蛤蟆想了一下說:
「我想我會開始難過,想知道司機為什麼忘記來接我。
我可能猜想,他接到更重要或更緊急的客人,我是排在最後面的。」
停頓了一下,他接著說:
「我甚至可能怪罪自己,懷疑可能是我沒有把時間、地點約好。」
這真的很有意思~
同樣的事件發生在不同心理位置的人身上,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我好,你不好」的人大發雷霆,覺得別人果然就是不好。
「我不好,你好」則是覺得都是自己不夠好才會造成這個結果。
明明一樣都是叫了車子沒來,竟然可以演變成這麼兩極的感受。
這代表我們會感受到什麼,真的都是自己怎麼思考造成的。
希望自己能感受到舒服,最好的做法就是讓自己處在成人自我狀態,「我好,你也好」的心理位置。
就會對事件有比較理性客觀的看法,不會還不知道狀況就發脾氣,或直接認為自己就是倒霉鬼或可憐的人。
站在什麼心理位置看事情的影響真的很大,例如蛤蟆最後感覺到自己的轉變:
「你對其他人的感覺如何?」
蒼鷺問。
「你會問起這個很有意思。
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我們最初面談時,我對我的朋友和他們在做什麼毫無興趣。
事實上,那時他們對我來說幾乎都是迫害我的人。
但現在我當然已經沒有那種感覺,現在我真的很關切他們在做什麼,希望他們對我也是如此。」
蛤蟆告訴蒼鷺諮商後要和朋友聚餐,以及他將要宣布的事。
如果只會使用沒自信的兒童自我狀態或只會使用找罪人的父母自我狀態,很容易就會覺得別人在迫害自己。
當處在自信理性的成人自我狀態時,就有辦法好好傾聽他人說的話,不會因為他人幾句話就受傷或發怒,也才有能力關心和理解周圍的人。
我好,你也好
蒼鷺說處在「我好,你也好」是很勇敢的選擇。
他說因為選擇那個心理地位不只是選擇,同時也是承諾,終身承諾。
「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蛤蟆露出困惑的表情。
「我的意思是,『我好,你也好』的心理地位是動態而非靜止的狀態。
你不能說『好,我到達了』,彷彿你剛征服了聖母峰一樣。
當你認為自己好,也相信別人好,這需要透過行為與態度不斷地對自己與別人表現出這一點,而且這當然也無法保護你完全避開命運無情的矢石。」
「我懂了,你的意思是,『我好,你也好』其實是表現出一個人的信念。」
「是,非常接近人道主義者(Humanist)的信念——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而不一定相信神或超自然的力量。」
蒼鷺回答。
對臨床諮商師也有幫助
蒼鷺凝視著他,發現此時此刻,蛤蟆的聲音與表情完全與他說的話完全吻合;他的樣子、聲音都顯得很悲傷,連他的情緒也明顯像個極為悲傷的孩子。
這種悲傷深深感染了蒼鷺。
他靜靜坐著,嘗試走進蛤蟆的回憶,體驗他的悲傷——這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最大程度的感同身受,這便是所謂的『同理心』。
蛤蟆也感受到了,這無聲的支持與理解,讓他從內心深處得到一份力量。
蒼鷺說:「我想你可能是對的,蛤蟆。」
然後又陷入沉默,陪伴著蛤蟆沉浸在孤獨感中。
能像講故事那樣,將自己的一生全部告訴蒼鷺,對蛤蟆的影響超乎他願意承認的程度。
他發現能夠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另一個人而不會被嘲笑或排拒,是多麼大的慰藉。
不論是好是壞,這就是他的人生,他既不是偉大的聖人,也並非罪大惡極的壞人,他就只是他自己。
最讓蛤蟆高興的是,蒼鷺似乎真的從頭到尾都很有興趣
覺得這本書對做臨床諮商的人也有幫助,可以觀察蒼鷺都如何提問、應對與自我覺察。
喜歡蒼鷺很冷靜理智給個案安全感的風格,讓人感到放心,完全被接住,所有想說的都可以說,沒有對或錯。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網路書店連結整理
實體書:博客來
這本書讀完有一種溫馨幸福的感覺
跟著蛤蟆一起學到了好多有用的自我覺察工具
也長了新知識
不舒服時又有更多方法可以幫助自己舒服地度過啦!
JUJU選書 / 自我提升 / 心靈療癒 / 心理學 /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