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Hi 你好我是 Juju!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很常在榜單上看到,但一直沒有激起想讀的慾望。

後來是在劉軒的《劉軒的How to人生學》EP178 聽到他跟陳志恆心理師一起在介紹這本書,聽完他們的介紹突然就被燒到了😆

原來是本可愛像童書但又可以學到東西的書呀!

喜歡這種很單純坦白的對話風格,好多可愛真性情的動物角色❤️

覺得老獾的說話方式好壞又可愛(哈!)

明明只是要批評對方的服裝,還要說「沒有哪個自愛的動物會願意和他站在一起」😂

1. 認識諮商
2. 學習幫助自己的方法
3. 認識三種自我狀態
4. 原來生氣不發出來會轉型
5. 可憐的我(Poor Little Old Me)遊戲
6. 心理地位世界觀
7. 對臨床諮商師也有幫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帶領讀者輕鬆地一步步了解諮商是什麼?諮商又是做什麼?諮商的目標是什麼?諮商如何運作

如果完全沒概念的人讀起來一定會獲得很多驚喜的收穫,還會很開心長了許多知識。

裡面的小動物在一開始不懂諮商是做什麼的時候,也會有點害怕,甚至擔心有嚴重到需要諮商嗎?

其實只要覺得不舒服就可以去諮商,不是一定有很誇張問題的人才需要。

諮商過程通常都能更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才能知道可以怎麼幫自己。

未來也可以透過在諮商過程中學到的方法,協助自己覺察自己的狀況,並知道可以如何幫自己👍🏻

接受諮商的動機很重要,誰決定要諮商代表誰才是當事人。

諮商能進行順利,當事人必須是自主想接受諮商,並且有心想達成目標。

從這裡可以看到許多人對諮商的誤解,誤以為諮商師能解決自己的煩惱。

事實上諮商師做的事,比較像是協助個案自己幫自己找到解決煩惱的方法,並陪伴著個案經歷這段過程。

給予個案支持,並且提供一些專業知識和旁觀者的見解。

例如告訴個案言談中有哪些矛盾之處,也許這邊就是需要深入了解一下的地方。

讀者將會認識到諮商跟一般看醫生的不同。

一般看醫生都是醫生幫你檢查完會直接告訴你解法,但諮商不同,諮商比較像是一個陪伴和協助你達成目標的角色。

這是一個合作的過程。

自己才能為自己負 100% 的責任,因為只有自己能改變得了自己!

別人有再多好方法或給再多建議,只要自己不改變,就什麼都不會發生。

而為什麼諮商師不直接告訴個案該怎麼做呢?

下面這幾段對話做了很棒的解釋:

我們可以透過產生的情緒,去了解自己的感受是什麼,進而去尋找產生這個情緒的緣由。

又情緒只有自己感覺得到,別人只能從外在觀察,無法真正感受到你的感受,所以很需要個案自己去覺察。

認識三種自我狀態(點擊前往該段落,點擊上一頁可返回)

簡而言之父母狀態是顧著當老大且聽不進別人的話,兒童狀態則是顧著迎合對方且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只有成人狀態有思考的能力,也才有辦法幫助自己。

所以第一要務就是協助個案幫助他自己進到成人狀態,只有個案願意改變,才可能成功。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學會了解自己的情緒、認知和行為。

最基本的就是當被問到「你感覺如何?」時,有辦法說出自己的感受。

甚至以後沒人問時也時常問問自己「你感覺如何?」來多關心和了解自己,這就是自我覺察的其中一種方法。

諮商師這邊在做的事,是告訴個案為什麼他會哭,促進個案學習覺察和思考。

透過覺察到自己有情緒發生,就可以去注意是什麼造成自己產生這個情緒?

這是很棒的自我覺察能力👍🏻

蒼鷺還說過:

所有情緒都是好的,無論是什麼情緒,每個情緒都在協助我們更認識自己。

例如開心讓我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恐懼讓我們知道自己害怕什麼,憤怒讓我們更深刻的體會到自己討厭什麼,焦慮激發我們做出改變也可能會開啟我們的創造力。

不需要因為怕自己小題大作而不敢做任何值得做的事。

況且這些小事其實都是線索,能帶著我們更深入認識自己。

漸漸也開始會探索、覺察和檢視自己,就是幫助自己的好開始!

隨著蛤蟆每週一次的諮商,可以看到蛤蟆的轉變:

超棒的~看到好多的自我覺察!

還有客觀的觀察和理性的分析。

還有「彷彿平常穿在身上的盔甲已經卸下」這句描述得真好~

會感覺原來蛤蟆以前就像穿了盔甲不讓自己受傷,讓自己感受不到外界,結果連自己的感受都察覺不到了。

到後來還可以看到蛤蟆想問人意見時,已經會反射性地靠自己思考找答案了👏

蛤蟆最後學會了不害怕檢視任何對自己而言有重要影響的時刻,並學會去客觀了解這些事為何而發生。

也了解到以前之所以會害怕回想細節,是因為他以為一件不好的事都一定得有一個被怪罪的人,他不敢怪別人也害怕被譴責,才會選擇逃避。

但其實面對一件感覺不好的事可以只是單純地了解緣由,不一定要譴責是誰害的,可以把重心放在尋找解法就好。

這些真的是對自己超有幫助的技能!

以前的蛤蟆以為自己只能被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演自己不喜歡的人生角色,但最近他開始領悟:

蛤蟆的體悟超讚👍🏻

用過去的方式套用在現在,將造就不合時宜且沒生命力的生活方式,久了可能就會像蛤蟆一樣迷失了自己。

《零極限》教我們的一樣,擺脫過去的束縛,每個當下都從零開始!

過去的好與壞都是當時的事,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才是真實的。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零極限:創造健康、平靜與財富的夏威夷療法

最後一次諮商看到蛤蟆整個成長了好多~

很明顯可以看到他不再是處在倚賴別人給自己答案和想討好人的兒童自我狀態。

隨著每次蒼鷺把問題的球都丟回去促進蛤蟆自己思考,蛤蟆已漸漸成為有自信、擁有獨立看法的成人自我狀態了👍🏻

蛤蟆甚至可以跟蒼鷺一起討論高 EQ 的人應該是怎麼樣?

蒼鷺的回答是這樣:

當我們學會了獨立,再來才能學習與別人共生。

這讓我想到一本我很愛的圖畫書《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

當你是一個缺角時,你會覺得自己必須找到一個剛好缺一角的圓,才能結合在一起並滾動起來。

但當你努力將自己滾動磨成一顆完整的圓時,你就可以不靠別人自己滾動起來。

當你不需依賴別人就可以滾動時,你才有能力跟別的圓一起滾動一起前進,而且你隨時想獨立旅行都可以,你們是自由且獨立不互相影響的。

看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最大的收穫我覺得是自我覺察的能力再提升✌🏻

我因為幾年前有去參加過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的訓練,書裡許多概念其實在機構的訓練中都學過了,就有點無法再體會那些獲取新知的驚喜感~

但還是有其他收穫!

很開心裡面也有我沒學過的,例如三種自我狀態,超愛👍🏻

認識自我狀態對自我覺察幫助很大。

開始會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現在是處於哪種「自我狀態」,當有意識去注意到自己的狀態,就可以協助自己切去理性的成人自我狀態。

認識了兒童自我狀態(Child Ego State)父母自我狀態(Parent Ego State)成人自我狀態(Adult Ego State)超有幫助!

覺得蒼鷺這句回答得好棒,沒有所謂的好或不好,只是在不同狀態下會造成不同的效果。

可以透過這些效果反查自己正處與何種自我狀態,如果不舒服,就可以幫助自己調整去其他的自我狀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節錄於《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每個人一出生都是處在「自然型兒童」的自我狀態,但出生後為了生存所以努力討好主要照護者,因此發展出了「適應型兒童」自我狀態。

蛤蟆還說過:

覺得當小孩真的好難🥲

每次看到有人在說當小孩真幸福時,我都無法認同。

小孩看起來好像不用上班很快樂,但其他們上的是 24 小時的班,要配合主要照護者的規則才能生存。

很多人甚至已經出社會有辦法養活自己了,還困在兒童自我狀態,還想討父母開心希望爸媽以自己為傲。

或擔心爸爸媽媽怎麼想,不敢隨便為自己做主。

明明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了,還在配合父母的人跟小孩一樣可憐~

所以當發現自己正在害怕惹別人不開心、明明自己感到委屈卻不敢表示、不敢做決定喜歡依賴他人、想生氣可能還會感到愧疚,或有想取悅迎合別人的傾向時,就可以意識到自己正處於兒童自我狀態。

有時候愛炫耀也可能是源自於迎合,因為希望父母以自己為榮,所以會想要讓他人知道自己的好。

當覺察到了就可以提醒自己已經是理性不情緒化的成人了,提醒自己不用怕,可以回到成人自我狀態。

而當我們發現自己正在批評時(無論是批評他人或自己),就是進入到了父母自我狀態(Parent Ego State)。

這個狀態會讓我們像一杯裝滿水的水杯,無法再接納任何新東西。

像一個法官,職責是指控人,給他們定罪,接著當然就是懲罰他們。

這種父母自我狀態會直接從父母身上學來,有的人是用在別人身上(指責別人),有的人則跟蛤蟆一樣是用在自己(判定自己有罪譴責自己)。

原本我們可能會跟蛤蟆一樣,以為要嘛是兒童、要嘛是父母,但其實還有第三種選擇:成人自我狀態(Adult Ego State)

指我們能以理性、不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當下發生的真實狀況。

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現在是什麼狀況,就單純以現在這個狀況來思考理性而言會怎麼處理。

開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蛤蟆問了兩個好問題,第一個是「在兒童狀態下不能學習到什麼嗎?」

兒童狀態習慣迎合和取悅他人,在這種狀態下很難真正的體會到自己真實的感受和真正的想法。

接著蛤蟆想知道在父母自我狀態也無法學到什麼嗎?

在這種狀態下只想要別人聽自己的,只想當發號司令的人或踢館的人,不會想當虛心受教的人,理當無法吸收到新的東西了~

處於兒童狀態是因為迎合,而處在父母狀態是因為只想當最懂最厲害的人,兩種狀態都沒有客觀的能力,所以無法像一張白紙般地學習新東西。

有一段在探討蛤蟆說自己從來不生氣,蒼鷺協助他發現其實蛤蟆因為不敢發脾氣,學會了以非攻擊性的方式發怒。

這種方式就是讓自己的怒氣慢慢地、和緩地、幾乎無法察覺地釋放,以免讓任何人不快。

這就是小孩釋放怒氣的方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節錄於《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當有這些狀態出現時,就可以發現自己正處於兒童自我狀態,這是用幼稚的方式面對問題,以為自己沒有能力對抗問題。

當有獨立的能力後,我們就不需要再用這種消極的方式處理不愉快,我們是有處理能力的!

這裡說到的是喜歡當可憐受害者的人,就是愛玩這個遊戲的人。

蒼鷺接著補充說:

所以蛤蟆要做的選擇不是選擇怎麼感受,而是選擇還要繼續責怪都是別人害自己不快樂多久

繼續聊才知道,原來蛤蟆以為不選擇責怪別人,就只能責怪自己。

蒼鷺告訴蛤蟆其實還有第三種選擇,就是成人狀態會做的選擇「負起責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節錄於《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例如前面講到的 可憐的我(Poor Little Old Me)遊戲(點擊前往該段落,點擊上一頁可返回)就是這個世界觀。

還有一種危險的遊戲也是這個世界觀的延伸:「無論我做什麼都要愛我」。

就像蛤蟆說的:

蒼鷺說:

蒼鷺還請蛤蟆想想看,玩這些遊戲的人,通常是處在哪種自我狀態?

他們會玩的遊戲是:「我逮到你了,你這個壞蛋(NIGYYSOB)」。

覺得為人小孩還是最可憐的~被父母霸凌還無處申訴。

甚至沒想過要申訴,畢竟對小孩來說父母是自己唯一的依靠。

但長大後就不用再害怕了,不需再為了生存而被霸凌還乖乖待在原地。

所以很明顯的,處在「我好,你不好」世界觀的人是批評型的父母自我狀態。

看到這個「憤怒是抵抗沮喪的絕佳防衛」覺得超酷!

下面蒼鷺就舉了一個很好理解的例子。

處於「我好,你不好」和處於「我不好,你好」心理地位的人在遇到想同一件不如意的事時,會得到完全不同的情緒感受:

這真的很有意思~

同樣的事件發生在不同心理位置的人身上,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我好,你不好」的人大發雷霆,覺得別人果然就是不好。

「我不好,你好」則是覺得都是自己不夠好才會造成這個結果。

明明一樣都是叫了車子沒來,竟然可以演變成這麼兩極的感受。

這代表我們會感受到什麼,真的都是自己怎麼思考造成的。

希望自己能感受到舒服,最好的做法就是讓自己處在成人自我狀態,「我好,你也好」的心理位置。

就會對事件有比較理性客觀的看法,不會還不知道狀況就發脾氣,或直接認為自己就是倒霉鬼或可憐的人。

站在什麼心理位置看事情的影響真的很大,例如蛤蟆最後感覺到自己的轉變:

如果只會使用沒自信的兒童自我狀態或只會使用找罪人的父母自我狀態,很容易就會覺得別人在迫害自己。

當處在自信理性的成人自我狀態時,就有辦法好好傾聽他人說的話,不會因為他人幾句話就受傷或發怒,也才有能力關心和理解周圍的人。

蒼鷺說處在「我好,你也好」是很勇敢的選擇。

他說因為選擇那個心理地位不只是選擇,同時也是承諾,終身承諾。

覺得這本書對做臨床諮商的人也有幫助,可以觀察蒼鷺都如何提問、應對與自我覺察。

喜歡蒼鷺很冷靜理智給個案安全感的風格,讓人感到放心,完全被接住,所有想說的都可以說,沒有對或錯。

電子書:KOBO, Readmoo

實體書:博客來

JUJU選書 / 自我提升 / 心靈療癒 / 心理學 / 文學

上一篇:[閱讀心得] 中年後的生活《55歲開始的Hello Life》

下一篇:[閱讀心得]《槍炮、病菌與鋼鐵》世界的樣貌無關人種是因為生態地理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