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青年

覺得這是一本充滿正向和充滿希望的一本書!

裡面有超多句子想節錄下來,幾乎快把整本書都畫重點了!
太多醍醐灌頂的文字了吧!

像一本overview的論文,可以看到許多名人、書本、演講的節錄和分享,如果有看到喜歡的就可以自己選擇繼續鑽研。

裡面提到自我認同感的部分對我很有幫助。
作者說自我認同感高的人在收到反對自己的意見或被批評的時候,因為人格較完整,能夠平常心去評估這些意見對自己是否有幫助。

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做任何事不一定要有賺錢或有獲得名利,快樂跟成功不一定畫等號。
只要自己能擁有內心的和諧,沒有一定要做什麼,沒有做什麼才是對的。
就去做自己有熱情的事, 再忙再累都想做的事,很可能就是你的天賦所在。
天賦可能不是立刻能用來當生存的技能,所以在還不能靠興趣賺錢的時候有一個穩定收入但不佔用太多時間的來源就很重要。

工作賺錢是為了活,天賦和興趣能代表你這個人的特別之處。

讓生活留白和讓大腦隨意遊蕩也是重要的!

在時間或體力有限的情況下,更容易分辨出最渴求的是什麼。

整理一下目前觀察到自己的興趣是:

  1. 吸收和感受到進步
  2. 了解這個世界(希望能看到全貌)
  3. 語言(能看懂和聽懂更多的訊息很開心)
  4. 閱讀(想不設限的了解這個世界,有更多不同的觀點更好)
  5. 讓自己和他人都更好
  6. 深度旅行(旅居是為了體驗當地生活)
  7. 廣度旅行(觀光是為了看到許多或遊玩)
  8. 照顧植物,看著植物們成長
  9. 做美味的派和喜愛的人共享
  10. 走在高山裡,遠離塵囂的感覺很舒服~

以下是我節錄出對自己有幫助的句子: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實是個偽命題,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怎樣的生活,直到你開始過這種生活。

賺錢十分重要,因為錢為我們提供了生活所需,帶來安全感,可是如果已經有足夠支撐自己生活的資金,那麼可否不再把賺錢看成當下最重要的目標了呢?

「斜槓青年」代表的是一種全新的人生價值觀,它的核心不在於多重收入,也不在於多重職業,而在於多元人生。

沒有自制力與實力作為前提的自由,只能被稱為任性。

與其犧牲現在為不可測的未來做準備,還不如用心地把每一天過好。
人一輩子,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當死亡來臨時,你突然發現自己從未用想要的方式活過。

社會要求我們適應各種來自外界的規範,從而適應他人的步調。

被社會掌控的我們越來越依賴眼前的物質世界,也越來越容易受他人影響:
他人的規則做出自己的決定,按他人的價值觀過自己的生活。

德國哲學家尼采說:
「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幾乎什麼都能忍受。生活有意義,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飴;生活無意義,就算在順境中也度日如年。」

我對尼采的話深有體會,過去內心的迷茫,正是因為人生中欠缺讓我一想起就興奮不已的生存的理由。

事實上,人最快樂的時候並非是無事可做的閒散時光,無所事事會讓人感到乏味和空虛;
反而當投注身心到一件喜愛的事時,會讓人擁有高度興奮又無比充實的感覺,這也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心流」。

[閱讀心得] 任何情境都能感受到樂趣《心流》

「斜槓青年」所提倡的多職人生就是一種主動尋求讓自己生活得更快樂的方式,它讓我們在保留一份穩定工作的同時,也能去探索不一樣領域的可能性,從而發掘人生的熱情與意義。

工作是我們維生的重要方式,但上班不是,它只是工作的一種形式。

越來越多的人使用與愛好和業餘生活相關的身分,而不僅僅是以工作中的職位來定義自己。

工作只告訴他人你是做什麼職業、靠什麼維持生計;而工作外的身分則體現了你是誰、喜歡什麼、有何特別之處。

保持收入的同時還能追求和發展更多的自我。

然而成為斜槓青年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擁有額外收入,甚至也不是為了能夠自由支配時間,而是為了追求更豐富的人生和更完整的自己。

不同的信念會導致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構成了不同的人生。

即使這些愛好目前還無法成為穩定收入來源,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因此更快樂和自信了。

艾波赫根據許多的案例與讀者回饋,將斜槓青年總結為左列五種:
① 穩定收入+興趣愛好組合
② 左腦+右腦組合
③ 大腦+身體組合
④ 寫作+教學+演講+顧問組合
⑤一項工作多項職能型

擁有創業者思維的人並不將自己視為人力市場的「商品」,而是把自己看作一家「企業」。

擁有創業者思維的人很少把精力花在提高自身價格和尋求合適的雇主上,而是把時間看成自己的「原始資本」,他們思考的是如何用最少的時間,創造最大的價值和更多的收入。

《莊子》「內聖外王」的哲學:
當我們成為一個擁有學識胸懷遠見的人,不僅能嚴於律己,還能時刻激勵和啟發他人時,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追隨者,並有能力調動更多力量,去完成原本只能靠自己完成的任務。

每次制定計畫、執行策略時,都要不斷自問影響結果的關鍵因素是什麼,並將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些影響80%結果的20%的因素上。

《國富論》作者亞當.斯密明確提出:
「人類全體財富的基礎,就在於追逐個人利潤的自私心理。」

事實上,財務自由的核心其實是「自由」。
我們追求財務自由的最終目標不是為了財富的最大化,而是為了將財務的「約束力」降到最低,從而獲得身心的最大自由。

我們需要明白的是,這裡的自由不是指「擁有」的自由(獲得財務自由並不意味著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不管一個人多有錢,這個世界上總有買不起的東西,而物質的欲望永遠都無法被填滿),而是「拒絕」的自由,當我們不再需要為了錢去做自己不喜歡或不願意做的事的時候,我們才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財務自由

如果金錢帶來的是無止境的欲望和更多束縛,即便有錢了,我們也無法實現財務自由。

只有當我們拒絕成為欲望和金錢的奴隸,明白真正值得追求的事物,才能因財務自由而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而我們同時也要牢記於心的是,財務自由最終的目標是心靈自由──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不再為金錢工作,也不再為欲望所累,這才是財務自由的意義所在。

擁有真正夢想的人絕不會把命運交給資本市場,因為資本是貪婪的,它的本質是逐利。

一個人能為世界帶來的最好的改變就是:
改變自己──間接影響和激勵身旁的人,帶給社會積極的能量。

我稱這類人為「獨立創業者」。
這種獨立首先體現在資金的獨立,即不依賴他人提供資金(小本生意根本不需太多資金),如此便不會出現利益與目標上的衝突,也不易被他人掌控;
其次意味著思想的獨立,即不被他人或社會價值觀綁架,而是能忠於內心,做真正喜歡的事。

獨立創業者並不等同於自由職業者,兩者的區別在於,獨立創業者有固定的商業模式,並通過商業形式為客戶提供產品與服務,由此創造持續和穩定的收入;
自由職業則沒有商業模式,主要以提供個體勞動來獲得不定期收入。

忠於自己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首先要想明白自己究竟想要怎樣的生活,這需要時間和閱歷。
此外,你還要有勇氣和足夠強大的內心對抗社會強加於你的價值觀,以及人性的貪婪和虛榮。

猶豫、動心的時候,我便停下來問自己,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有什麼能比現在的生活更讓我感到快樂呢?
我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時間和生活,根據自己的節奏來安排一切事務,只把時間花在喜歡的人和事上,還能從內而外不斷提升自我。
不活在過去的限制,也不活在對未來的期待,更不因取悅他人而委屈自己。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能過上內外一致的生活,這是我目前的狀態。

積極情緒會使人的智商、精力和創造力都明顯提升。

自我認同較高的人,相對而言較自信和快樂,人格也更加完整;

自我認同低的人,則會表現出兩種極端:
一種是虛榮,即通過刻意炫耀和誇大事實來博得認可;
另一種則是自閉、自卑,甚至自暴自棄。

當我再次遇到惡意的貶謫和攻擊時,我也不再以憤怒、反駁或逃避來回應,而是大方承認:
我的確不夠好,但我在進步。

明智的決策來自全面的知識結構。

知識是相通的,只不過是在描述不同領域的規則而已。

我的人文導師在課堂上講到基因與進化時說:
「生物進化過程中,能成功留下來的永遠都是那些能夠準確反映環境的基因。」

基因的重要生存策略就是通過增加自身的複雜度來適應環境。

堅持其實意味著機會成本,因為堅持一種選擇,就會失去其他選擇。

實際上,無論對公司還是個人而言,最好的發展策略都不是堅持,而是「試錯」:
事情對還是不對,做了才知道,對了就繼續,不對就重新調整。

當事實與假設相悖時,我們一定要根據事實的回饋做出相應調整,而非盲目堅持之前的策略,否則將失去止血和新的機會。

只有不斷「試錯」,才能一步步走上正確的道路。

而那些失敗,則是現實環境對我「試錯」的回饋。

堅持是有成本的,而懂得放棄,更是一種智慧與果決的體現。

美德是虛構的文化產物。

如果某個行為有利社會發展,那麼它會在文化的演化過程中獲得讚揚;
相反的,如果不利社會發展,那麼文化會以譴責的方式來抑制它。

利他能增強人類彼此間的信任,利己則會破壞這種信任。

亞當.斯密最大的貢獻之一在於,他把人類從賺錢和利己的罪惡感中釋放出來,讓人們在利己的支配下努力勞動,世界經濟也因而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

利己與利他從不衝突,它們是人性的兩面,都是為了人類變得更好而存在。

幸運的成功者很難意識到自己的成功不過是一種機率現象。
即便知道,他們也不會把成功歸結於運氣,而會總結出大量的經驗與法則。

所以建議,各位成功者的故事還是少聽為妙,因為實在是太少值得借鑒的價值,反而讓人更加急功近利。

對成功的渴望會極大地刺激我們的虛榮心,因為成功意味著財富與地位,還能帶來鮮花與掌聲。

急功近利的人生很難是快樂的人生,因為這樣的人永遠活在未來而非當下。

真正讓我們快樂的不是目標達到的那一刻,而是在過程中能找到樂趣與意義。

心理學研究顯示,以追求金錢、美貌和聲望為主的外在目標很難帶來幸福感,因為這些目標大多是以他人為中心,為了博得外界的認同與讚美;
相反的,以自我成長為主的內在目標會帶來更大的意義和幸福感。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同時享受成長的快樂。

追求優秀,成功隨緣。

一個明智的人應把精力放在那些自己可掌控的事物上。

追求優秀的人藉由充分的自我發展,生活充實而富意義,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一種成功,而這種成功無需他人或社會來認同。

人必須擁有足夠的閒暇時間,才能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創作。

心理學家相信創造力需要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要有足夠的時間讓腦中的神經元自由連接。

愛因斯坦曾經把創造力稱為「組合遊戲」,平時並未相互聯接的神經元若偶然碰撞在一起,很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

科學研究已經證實,控制與壓力是創造力最大的敵人。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在這種悠閒、無目的的探索中認識自己。

窮人和過於忙碌的人有一個共同的思維特質,即注意力被稀缺資源過度占據,引起認知和判斷力全面下降。

忙碌的人因被各種資訊壟斷注意力,容易忽視身邊更重要、更有價值的因素,也沒有精力去思考和安排更長遠的發展,結果造成心理焦慮和管理危機。

遠離那些如潮水般湧來的零碎資訊,給生活留白,給大腦多一些隨意遊蕩的時間,讓自己在愛好中再迷失久一點,才能走得更寬,行得更遠。

我始終認為外部生活是內在思想價值觀品德學識的體現,一個意志堅強、博學多才、內心安寧的人,他的生活和事業儘管不到名利富貴,至少內在是充實且富足的。

當家族每個人的精力都放在發展自己的愛好與才能時,那些雞毛蒜皮的爭吵也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鼓勵與讚美。

事實上,我們所擁有的基因將預設我們傾向經歷某種環境,因為基因會產生對有助其表達的環境的渴望。

不過,基因影響的僅僅是欲望,而非能力。欲望會讓你願意在一件事花上大把時間,自然時間久了,能力也就更強。

瑞德利在書中所說:「那些渴望練習無數小時的人,正是那些對某方面有天賦並渴望練習的人。」

發現基因優勢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聆聽內心真實的渴望,這也許就是基因想表達自己的體現。

作為父母或教育者,我們不應只想著塑造孩子的個性,而應對其天賦本性做出回應,創造出讓其基因自由表達的環境;

美好的人生,來自於懂得欣賞和發展自己的獨特,並使其獲得充分發揮。

天賦的優勢在於讓你學得比其他人更快,這將帶來成就感,讓你願意花更多時間學習,而花的時間越多優勢便越明顯,由此產生正向迴圈。

唯有當我們發自內心渴望完成某個目標時,才可能真正對抗來自基因的強大惰性。

等到行為變成了習慣,不再需要消耗意志力時,你就可以增加新的挑戰了。

一定要記住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不要過度消耗,需保持平衡,所以時不時讓自己放鬆,甚至偶爾放縱一下也是必要的。

不要一開始就追求完美,完美會阻止你著手行動,要知道「開始做」遠比「做得好」重要。

休閒類活動盡量選擇主動休閒而非被動休閒。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自主,能幫助我們對付幸福的最大敵人:不確定感。
「不確定感」是我們容易感到焦慮和缺乏安全感的重要原因。

這個世上只有一種東西能帶來安全感,就是我們自己:例如知識、才華、智慧、毅力……這些特質獨立於變動不定的世界,一旦擁有了,就不會消失,別人也拿不走。

佛教的起源,來自佛陀在菩提樹下領悟的真理,即宇宙的本質就是「變」。
既然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那麼執著就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你「不過是自然中微渺的存在,和萬物一樣,終有一天會死去。所有你曾引以為豪的事物都是短暫的,所有你害怕失去的事物都注定會失去」。
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不理解「無常」,而被執念所困。
因此,修佛就是修心,讓人放下執念,放下自我。

人類的自大和偏執,很大程度上是來自無知。

當我們跳出第一視角,從第三人的角度來審視世界時,就會發現我們與他人一樣,不過是宇宙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如此一來就能從狹隘的「我」中解脫,以更高的視角看待各種事物。

心理學家認為幸福感來自自由選擇

要觀察一個人是否理性,可以從左列三點先簡單進行判斷:
  第一,目標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自己真實的願望?
  第二,信念形成是否基於合理的邏輯?
  第三,行動是否為達成目標的最佳方式?

只有當我們的目標反映出真實的渴望,而非基因或模因的利益,才是理性的目標,而我們就是「覺醒的機器人」。

不過不是每個人都有理性判斷的能力,它依賴於兩種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和足夠的知識儲備能力。

邏輯關乎推理和論證,並且識別和反駁錯誤的推理和論證。
知識指的是能對事物做出合理、可靠解釋的觀念。

常見的思維謬誤包括:從眾心理,意指把大多數人的行為當成自己的行為準則。

我學會了區分兩件事,別人的生活和我的生活。
兩者就像蘋果和梨,完全無需比較。

一個人若是內心和諧,就表示所擁有的生活和內心期待是一致的。

我們的選擇有兩種:
勇敢追求想要的,或是改變心態接受現狀。

沒有好壞之分,只要能讓你內心衝突消失、更加快樂,就是好的選擇。

人生沒有「必須」,沒有「標準」,唯一值得推崇和鼓勵的,就是敢於改變的勇氣坦然接受的智慧

把生活過得平凡又不失意義。

年齡讓人精力下降,也讓人在三千弱水中很容易辨認出想取的那一瓢。

所謂的理想生活並沒有固定形式,我們只要把「是誰的欲望和期待?」視為課題,或許更能看清理想生活的面貌。

叔本華認為,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個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標準,也就是說一個人感受到的痛苦越少,那麼幸福感就越強。
因此我們的人生目標不應是尋求外在的刺激以獲得快樂,而是盡最大可能擺脫痛苦。

失去給我們帶來的痛苦,要遠比擁有它的快樂大。

不依賴外在所有之物,不受其控制,那麼即使失去,也不會因而痛苦。

佛教認為「貪」「嗔」「痴」是痛苦的根源:
貪,是對擁有的執著,無論是執著於已擁有的,還是那些還沒擁有的;
嗔,意指因不如意而引起的忿恨;
痴,則是因缺乏智慧、思考所引起的煩惱。

無論是佛教或古希臘斯多葛派,目的都不在消除情緒,而是將我們對情緒的關注轉移到產生情緒的源頭。

若能明白情緒不過是內心的生理波動,就像海浪一樣,不具任何意義,那麼我們就能做到,僅僅感受情緒的存在,而不為其所苦。

除了訓練心智之外,遠離群體和減少社交也是很好的方式。因為我們生命中大多數的苦痛,都是因人而起

當我無視外界的噪音,全心全意專注在自身時,我的內心也漸漸湧現了一股力量:
不害怕失去,因為我所擁有的都是別人所拿不走的。

叔本華所說的:
如果一個人內在充足、豐富,不需從自身之外尋求快樂,那麼,這個人就是最幸福的人。

連續進行八週每次45分鐘的冥想練習,大腦機能會有所改變,使人容易感染積極情緒,並提升對痛苦的抵抗力。

冥想還能改善身體免疫系統,因為當我們心緒平靜時,對疾病的抵抗力會隨之增強。

無須遵從嚴格的教義和訓練,只需學習基本的冥想技巧,在生活中安排日常的冥想。

情緒不過是一種因外在刺激而產生的內在信號,目的是促使我們採取相應的行動。

冥想最重要的作用,是幫助我們提高覺察力。

冥想時,很多深層的焦慮和情緒會跑出來。覺察這些念頭時,可以將它們記錄下來,並分析背後的原因。明白了情緒的源頭,就能以行動來改變。

對我而言,生活上的最大不同來自時間不再被機械地分割:
沒有上班、午休、下班的區間,也沒有工作日和休假日的概念,而是完全根據自己的節奏來安排每一天的生活。

在大多數人看來,生活意味著做自己喜愛的事,而我的工作就是我喜愛的事,唯一的區別就是,這些事還能帶給我收入。

因此,我所追尋的平衡,不是工作和生活間的平衡,而是大腦不同區域使用頻率的平衡:
即找到藝術思考運動娛樂等不同類型活動間的平衡。

身體很累了,我會改做個按摩,或提前就寢;
如果感到焦慮,我會打坐,讓自己平靜下來;
遇到懶散、不想上工的時候,我就去看電影、看娛樂節目,或出去逛街,找咖啡館坐坐。

我只在大腦處於積極活躍的狀態下才工作,如果大腦想休息、偷懶,就任由它去,因為我知道它休息之後,又會積極地重回工作崗位。

《斜槓青年》網路書店連結整理

電子書:KOBO, Readmoo

實體書:博客來

JUJU選書 / 自我提升

上一篇:[閱讀心得] 碧娜,首爾天空下

下一篇: [閱讀心得] 愛情劊子手

4 Comments

    1. 我好喜歡你這段話!!
      整個反覆閱讀,覺得好有哲理♥

      如果為了斜槓而斜槓,不是自己真心有這麼多想做的事,這麼做並不會感到自由,卻可能產生另一種壓力源的感覺。

      讓我想到最近很紅的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自由即早退休,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謝謝你跟我分享心得~
      覺得好有收穫好刺激思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