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就是力量

原文書名:Quiet: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直譯:安靜:內向者在無法停止說話的世界中的力量
作者:蘇珊.坎恩(Susan Cain)
出版社:遠流
中文版出版年:2019
原文版出版年:2012

Hi 我是 JUJU~

因為自己是一個喜歡安靜蠻怕吵的人,看到《安靜,就是力量》就眼睛一亮,被書名打中了。

抱持著好奇的心讀這本書,覺得蠻有收穫!

尤其對「內向者」與「外向者」有更深切的認識。

原來「內向」很容易跟「害羞」搞混,好像真的是這樣!

但其實:

害羞的定義是害怕羞辱,害怕社會一般人對自己不認同。
然而內向只是喜歡「刺激程度不要太強」的環境而已。

害羞必定很痛苦,內向則不會。

這樣一區分後才發現,其實很多內向者並不害羞,像書中提到的內向者比爾.蓋茲,他不愛管人閒事,也不受別人閒言閒語的影響。

還有乍聽之下感覺矛盾的「害羞的外向者」,其實仔細觀察周圍的外向者會發現還不少人是害羞的耶!

「害羞的外向者」給我的感覺是一大群人在一起閒聊時,他能很開朗的大聊特聊,但在重要場合請他發表意見的時候卻有可能怯場,或太在意別人看法而無法誠實說出自己的立場。

「不害羞的內向者」是平常話不多,但不會不敢在重要場合發表意見,他們可能只是不喜歡無意義的閒聊。

《安靜,就是力量》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又更認識自己了,原來我是不害羞的內向者,好有趣喔我喜歡!

在美國「焦慮」是常態(?)

讀一讀也漸漸有感受到作者寫這本書的動機。

作者自己就是內向者,看起來她在美國這個崇尚外向的國家過得有點不舒適,為了幫助自己和與自己類似的人而開始研究這一塊。

研究很廣泛與深入,從為什麼美國社會會從 強調品德的文化 轉變成 重視個性的文化 開始探討。

還有這對美國社會造成什麼影響:

美國人接受個性文化之後,開始關切起別人眼中的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下,凡是個性放得開又幽默風趣的人就非常吸引人。
蘇思曼的名句是如此形容的:「新的個性文化中,社會角色要求大家都能表演,每個美國人都必須要有愛現的一面。」

讀到這些再次讓我覺得在美國成長感覺很辛苦~

可能因為我不是愛現的人。

在書中看到美國人其實為了要成為有迷人個性的人善社交搞得壓力很大,藥廠卻說這是很正常的(畢竟越多人需要抗焦慮才會愈多人買藥):

如果醫藥消費的歷史正確無誤的話,我們可以知道很多人都受不了這種壓力。

一九五五年一間名為卡特華勒斯的藥廠推出抗焦慮藥物:安寧片(Miltown),主打男性市場,藥廠宣稱焦慮是社會的自然產物,因為社會現狀殘酷又需要大量社交活動

根據社會歷史學家安德蕾雅.通恩的研究,此藥一推出,馬上成為美國史上最暢銷的藥物,一九五六年時每二十個美國人裡就有一人吃過安寧片;到了一九六○年,三分之一美國醫生開的處方是安寧片,或是一種叫做眠爾通(Equanil)的類似藥物,這個藥物的廣告說,「焦慮和緊張:這是當代常態」

一九六○年代的鎮定劑美索達嗪(Serentil)用更直接的方式吸引那些想要在社會上更有表現的人,廣告詞強調專治「因為無法融入群體而產生的焦慮」

太可憐了吧…

美國的風氣有點不健康、有點傷身,但已經快見怪不怪了~

也辛苦了把美國視為正解在效仿的人們。

從來沒有一個世代像他們現在的生活一樣,無論是地位、收入和自尊,都要看他們是否能夠達到個性文化的要求。
他們得娛樂他人,推銷自己,還要保持鎮靜,壓力越來越大。
認為自己害羞的美國人從 1970 年代的 40%,到 1990 年代增加到 50%,這大概是因為我們用更高的標準來衡量我們是否害怕自我表達。
現今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是「社會焦慮失調」,也就是病態的害羞。

《診斷及統計手冊》是心理醫生診斷精神失調症狀時不可或缺的聖經,這本書的最新版本認為,如果因為害怕公眾演說而影響到工作表現,這就是一種病態。
請注意,不是令人煩惱的事,不是缺點,而是疾病!

害羞竟然還被視為是一種疾病,這個社會病得不輕~

第一次讓我有這種美國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好的感覺是在讀了《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後。

一直以為很開明、親子關係良好的美國家庭,原來他們遇到的親子問題好像更嚴重,看到一半就感受到在美國的父母過得很辛苦。

後來因為愈讀愈多美國作者的書而從他們想解決的困難漸漸發現原來他們有這麼多煩惱。

美國人並不都是樂觀開朗的大老粗,只是像《安靜,就是力量》作者這類非美國主流風格的內向者聲音比較沒人聽到而已。

能看到美國親子問題的書:[閱讀心得] 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

透過書來看大家遇到什麼問題和困境蠻有趣的,可以知道不同地區的人們面對的是什麼煩惱。

這些都不太是短期的旅行能觀察到的。

我漸漸比較傾向學習法國的風格,很欣賞懂哲學讓他們有「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的觀念,也有「沒有一定要怎樣」的態度。

這樣的思想能讓自己心情愉悅且輕鬆平靜~

推薦法式書籍:
[閱讀心得] 可可香奈兒回憶錄《我沒時間討厭你》
[閱讀心得] 我也來做一回貓
[閱讀心得] 你的第二人生始於你明白人生只有一次
[閱讀心得] Forever chic:那些法國女人天生就懂的事
[閱讀心得] 法國女人永恆的魅力法則
[閱讀心得]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1:政府是人民的主人還是僕人? 探討政治的哲學之路

在哈佛商學院只有外向的學生(?)

作者因為曾有個從哈佛商學院畢業的朋友把哈佛商學院稱為「外向者的精神首都」,而特地來到這個學院做田野調查。

熱心外向的學生問她為什麼到哈佛商學院?

作者回答是為了撰寫一本關於外向性格與內向性格的書,結果先是一個學生對她說:「祝妳順利在這裡找到內向性格的人。」

「這所學校專屬外向的學生。」另外一位學生補充說明。「你的成績、社會地位全都依靠外向性格來成就。這裡的標準就是這樣。你身邊的每個人都勇於表達意見,積極融入群體,到處交際應酬。」

其實不是整個學院都真的全是外向者,只是裡面的內向者會努力配合偽裝成外向者,以符合學校和社會的期待。

除了學生這麼認為,學校也很努力在讓所有學生都能成為積極發表意見的人。

哈佛商學院為了提升課堂參與率甚至舉辦現場講座,並且製作網頁,以便教導學生如何更加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幾位學生跟作者分享他們獲得的小訣竅:

「發言時要充滿信心。即使你對某件事情只有 55% 的確信度,但你在說出口的時候必須抱持 100% 確定的態度。」
「如果你獨自一人準備上課的內容,那你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在哈佛商學院裡,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應該單打獨鬥地完成。」
「不要等到自己有完美的答案時才開口。有什麼想法就說出來,這麼做比永遠不出聲音來得好。」

這些小訣竅真是怎麼看怎麼荒謬。

第一點最可怕,這樣不是談話的時候都要記得先幫對方說話的真實性打個 55 折嗎?

不重視誠信的風氣耶…

有一位哈佛商學院的美籍華人學生暑假去了中國實習,中國與美國在社會規範上有著巨大差異,讓他感到十分驚訝。

中國社會更強調聆聽,會優先考量別人的需求,而非只是不停地發表長篇大論。
在美國,陳冬覺得每個人說話時都在想著怎樣把自己的經驗轉化為故事跟別人講,但是對中國人來說,分享太多無關緊要的資訊,反而可能耽誤別人太多時間。

「那年夏天,我告訴我自己:『現在,我終於明白,我是華人』。」陳冬說。

認真覺得沒有哪種最好,應該是看自己適合哪種文化。

不需要去了美國就因為自己不愛發表不一定很有內容的長篇大論而感到自卑,因為那種模式也不是全世界的人都喜歡。

可以自豪地當個內向者,講話就是要重質不重量啊~✌

商界最具績效的執行長似乎有許多是內向者

這點與哈佛商學院的「大聲公」領導模式相反。
包括證券業名人查爾斯.許瓦伯比爾.蓋茲、莎莉雪藏蛋糕公司執行長布蘭達.邦恩斯以及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前任執行長傑姆斯.寇普蘭等,都是內向的人。

根據極有影響力的管理學理論家吉姆.柯林斯(《從A到A+》作者)一項著名的研究,二十世紀後期許多表現優異的公司,都是由他所謂的「第五級領導人」所帶領出來的。

優秀的執行長的名聲並非來自他們的光芒或魅力,而是他們極度謙和的態度以及強烈的專業意志

柯林斯挑選了十一家營運出色的公司深入研究。
一開始,他完全不提與領導者相關的問題,免得得到過於簡化的答案。
但是當他分析那些傑出企業的共通點時,「執行長的性格」這個項目就自動跳出來了。
這些企業中每一家都是由像達爾文.史密斯這般謙虛的人所領導。
與這些執行長共事的員工,則使用了下列的詞彙來形容他們的領導者:沉著、謙遜、溫和、自制、緘默、害羞、優雅、個性溫和、不愛出鋒頭、低調保守。

柯林斯表示,我們從這項研究中學到的事情相當明確。
我們不需要什麼了不起的大人物才能夠改造一家公司,我們需要的是努力經營公司的人,而不是忙著標榜自己多了不起的人

這部分改變了我的想法!

讀到這些之前我以為 CEO 應該要是很擅長表現自己和很有推銷能力像業務的人。

如果看到靦腆型的 CEO 我可能還會困惑「這樣可以嗎?」

沒想到真正能把公司經營得很出色的 CEO 其實不需要很有個人魅力,需要的是謙虛、溫和、認真低調做事的能力。

從華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亞當.葛蘭特所做的研究,可以找到內向的領導者在哪些方面會與外向領導者有所不同的答案。

結論是:
員工的性格很被動時,則外向的領導風格可以提升團體的績效;
當員工的個性都很積極進取的時候,則適合由內向性格的領導人帶領。

葛蘭特教授表示,內向的領導者擅長領導積極主動的人,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內向的領導者喜歡聆聽別人說話,而且也不喜歡主導社交互動,所以他們更能聽見並落實屬下的建議。
內向的領導者不僅能從屬下的建議中獲益,那些屬下也會因此受到激勵,進而更加積極主動。
換句話說,內向的領導者建立起一種良性循環。

外向的領導者總是先急著丟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失去傾聽別人好點子的機會。
長久下來,屬下的心態也會因此變得消極。
「到後來,外向的領導者變得只得不斷地說話。」

哈佛商學院的法蘭西斯卡.吉諾教授表示:「因為他們沒有聆聽屬下試圖分享的意見。」
但由於外向領導者天生具有激發別人的能力,因此如果與個性被動的組員配合,便能夠獲得更為出色的績效。

安靜的力量

史帝芬.沃茲尼克是故意一個人獨處的。

在他的回憶錄中,他給那些嚮往偉大創意的孩子們如下的建議:
我認識的發明家和工程師當中,大部分的人都像我一樣 ── 都是生性害羞的人,活在自己的思維裡。
他們像藝術家一樣。
事實上,最優秀的發明家和工程師就是藝術家。
藝術家都是獨自工作的,他們在獨自工作時才能夠掌控新發明的設計,不必有一群人在旁邊指導著要為了市場行銷而設計,或是搞個什麼委員會來幫忙。
我不相信有哪一種革命性的事物是靠著什麼委員會發明出來的。
如果你是那種身兼發明家又是藝術家的罕見工程師,我要給你一些你可能會難以接受的建議。
這個建議就是:獨自工作。
當你獨自工作,你才最有機會設計出革命性的產品與功能,不是和委員會一起工作,也不是和團隊共事。

針對內向性格者所具有的創意優勢,作者告訴我們還可以找到一個較不明顯、但令人驚訝的有力解釋,而且這個解釋是大家可以多加學習的:

內向的人喜歡獨自工作,而獨自工作往往是創新的催化劑。

二十世紀極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曾經指出,內向性格的人會「將精神專注於手邊的工作,避免將精力耗費在與工作無關的社交與性愛上」。

突然讓我想到工作能力很強的可可.香奈兒也不愛花時間社交。

她雇請有身分地位的人來幫她維繫與外界的連結,社交也能外包,超聰明的!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可可香奈兒回憶錄《我沒時間討厭你》

研究結果顯示,事實上,內向性格的人比外向性格的人更容易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私密世界,讓他們的家人和朋友在網路上閱讀時都大吃一驚。
內向性格的人比起外向性格的人更能夠在網路上表現「真實的自我」,並且會花費更多時間在網路上進行特定議題的討論。
他們喜歡這種數位化的溝通方式。
一個不敢在兩百人大教室裡舉手發言的人,可能會毫不猶豫透過部落格對兩千人或兩百萬人發表意見。
一個不敢向陌生人自我介紹的人,可能會願意在網路世界中展現自我,之後才將網路上的人際關係延伸至真實的世界。

點頭如搗蒜!

看來內向性格的人是會想跟志同道合的人做深入的交流,只是不喜歡跟話不投機半句多的人說太多話吧。

開放式辦公環境不適合需要專心的工作

事實證明開放式的辦公環境會導致員工產能降低,記憶力減退;同時,採用開放式辦公環境的公司,員工的離職率較高。
開放式辦公室會讓員工感到不舒服、態度變得不友善、缺乏動力,而且沒有安全感。
在開放式辦公環境中工作的員工,不僅比較容易產生高血壓以及提升壓力程度,而且他們也比較容易得到流行性感冒。
他們也比較常與同事發生爭吵,並且擔心同事會偷聽他們講電話的內容或是偷看他們電腦螢幕上的畫面。
他們比較不常與同事聊些個人或是私密的話題。
他們在辦公室裡必須經常面對大聲且無法控制的噪音,因而導致他們的心跳速度加快,釋放一種叫做「可體松」的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決定了當我們面對壓力時會挺身對抗或是躲避逃走。
因此,這樣的員工會產生社交疏離感,暴躁易怒,喜歡挑釁,並且不情願幫助別人。

超討厭開放式辦公環境,是去專心工作又不是去餐廳聚餐。

工作不需要這麼開放,不需要坐在座位就能看到好多人的臉和聽到好遠的人講話的聲音。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運動用品製造商銳跑國際公司。
公元兩千年,這家公司帶著一千兩百五十位員工搬進新成立於麻州肯頓市的公司總部,管理階層原先認為他們的球鞋設計師應該會希望辦公室裡有許多開放空間來進行腦力激盪(這樣的想法可能是這些管理階層在攻讀企管碩士學位時學到的見解。)
幸運的是,他們先問了球鞋設計師的意見,而設計師表示自己其實最需要的是可以專心工作的安靜環境

佛萊德是網路應用程式公司「卅七個信號」的創立人之一,從公元兩千年開始到現在,佛萊德詢問了上千人(大部分是設計師、電腦程式設計師和作家),想知道當這些人必須把工作做好的時候,他們希望怎樣的工作環境。
受訪者的答案千奇百怪,不過就是沒有「辦公室」這三個字,因為他們認為辦公室太吵鬧,隨時會有干擾

希望有愈來愈多採用開放式辦公環境的公司注意到這些現象~

團體的成員人數越多,表現出來的成果越糟糕

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 6 個人的團體腦力激盪,9 個人的團體所想出的點子較少,內容也較差;而且在 4 人、6 人和 9 人等團體中,9 人團體的表現是最差的一組。

這讓我想到 1895 年出版的法文書《烏合之眾》,書裡說:

群體共有的一般品質導致他們無法完成高水準的工作,群體中累加在一起的是愚蠢而非天生的智慧。

還有說從個體成為群體一員的那一刻起,有識之士便與無知之輩同樣失去了觀察力。

《烏合之眾》的作者勒龐指出,個體一旦成為群體成員時,他的智力水準會立刻大幅度降低。

群體裡的個人會本能地選擇展現出跟群體共有的品質(就像不敢在公眾場合講出「政治不正確」的話)。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理解為何政客說話無憑無據又戲劇化的《烏合之眾》

不過本書《安靜,就是力量》找到了一個例外,就是線上的腦力激盪

參與線上的合作團隊,其實也是某種形式的獨立思考,但卻可以讓每個人好好想完再發表心得,才會有 Linux 或維基百科這類很棒的開源軟體或網站出現。

線上腦力激盪的結果不僅比個人獨立思考來得更好,而且團體越大成果越出色。

所以遠距工作其實是一種很不錯的運作方式耶!

完全就是線上的腦力激盪,每個人可以獨立在不同地方靜靜地專心思考,又可以線上發表想法做討論。

最後還有討論到團體腦力激盪為什麼沒用?

心理學家通常會提出三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閒晃心態:在團體裡面,有些人往往喜歡坐著不動,所有的事情讓別人去做就好。
第二種解釋是生產阻力:一次只能有一個人說話或發表意見,其他人只能被動坐著聆聽。
第三種解釋是評價恐懼:也就是擔心自己的意見不夠好,說出來之後會在同伴面前出糗。

不過排除激發創意的話,團體腦力激盪也是有其他用途的:

團體腦力激盪最主要的好處是讓個體與群體緊附在一起,而不是激發更多的創意,則這也算是一個有價值的目標。

所以應該看目標是什麼,來規劃適合的運作模式。

如果是希望有連結感,就實體面對面;如果是希望發揮創意,就單獨進行。

許多有趣的研究

作者研究到出一本書,可以幫助許多對自己是內向者感到困擾的人,覺得這很讚耶~

做好事!

她研究蠻仔細的,讓我對人腦的運作有了更多認識!

例如大腦的前額葉皮質能安撫杏仁核,可以透過練習讓自己漸漸不怕高(或任何會怕的事物)就是需要前額葉皮質的幫忙。

但壓力大時,前額葉皮質可能就忙到沒空安撫杏仁核,過去害怕的事就又會開始害怕。

會怕就是會怕,只是靠著訓練讓大腦額葉皮質能安撫我們不要怕。

所以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可以用來塑造自己的個性(例如內向者假裝外向),但有個極限。

這個現象,我們可以稱之為個性的「橡皮筋理論」:我們就像一條有彈性的橡皮筋,可以往外伸展、擴延,不過總有個界限。

有一段在介紹從嬰兒對環境的敏感度,就能推論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也滿有趣的。

這是參考一位教授做的長期實驗。

還有一個超實用的知識!

就是:

發洩無法讓怒火消失,反而會助長怒氣。

天哪我覺得這真的要廣為流傳的資訊。

沒想到宣洩怒火這個行為其實會助長怒氣!

神經科學家發現打肉毒桿菌的人因為不能面露怒容,所以他們似乎比其他人不易發怒,因為光是皺眉癟嘴這表情就會刺激大腦的杏仁核產生負面情緒。

感覺自己生氣時最好的做法也許是要先去聆聽自己,理解為何生氣,需要做什麼來協助自己。

生氣其實也不是不好的情緒,它其實有讓別人知道你的底線在哪的功用。

而且生氣也不等於要用大發雷霆的方式呈現。

內向的人觀察力、解碼能力特別好,但因為感受器太多也會比較容易累。

「上行網狀賦活系統」(ARAS)是腦幹的一部分,能夠控制從感覺中樞傳入大腦的刺激量,這樣就可以在過度激發和激發不足之間找到平衡。

艾森克認為內向者和外向者的 ARAS 運作方式不一樣,內向者的資訊通道是門戶大開,讓他們容易接收到如洪水般湧入的刺激,情緒也就變得過度激發。
而外向者的通道則比較封閉,所以就容易刺激不足。

艾森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早在一九六七年就設計出來了,到今天的心理學課堂上還是常被拿出來示範。
艾森克分別在成年的內向者和成年的外向者舌頭上都滴了檸檬汁,看看誰分泌的口水比較多。
想當然爾,內向者因為感覺中樞受到刺激的程度比較大,激發程度也比較大,自然就口水直流。

有一個也是艾森克的實驗我覺得很有趣!

整個解惑了為什麼有些人要聽音樂才能專心工作,而有些人是有一點聲音就無法專心。

請內向者和外向者來玩一場難度很高的拼字遊戲,而且他們必須透過試玩和錯誤的過程,來摸清楚這個遊戲的主要規則。
在遊戲中他們必須戴上耳機,耳機裡三不五時會傳出一陣陣噪音。
他們也必須自行調整耳機的音量大小,調到「剛剛好」的音量。
平均來說,外向的人會把音量調到 72 分貝,而內向的人會調到只有 55 分貝,不過調整好音量之後(外向者調得比較大聲,內向者則會調小聲),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這兩種人受到的激發程度是差不多的(以他們的心跳速率及其他指標來衡量),而且他們的遊戲表現也差不多相同。

如果要求內向者採用外向者喜歡的音量來玩遊戲,或者要求外向者玩遊戲時把音量調低到內向者喜歡的程度,那麼結果就不一樣了。
在大聲的噪音環境底下,內向者不但會受到過度激發,連遊戲表現也下滑:原本只要嘗試 5.8 次就能學會規則,現在變成要九.一次。
外向者的情況也相仿:因為環境變得比較安靜,他們受到的激發不足(可能還會覺得無聊),原本在大聲的環境下平均只要試玩 5.4 次就能學會規則,現在則平均要 7.3 次。

原來刺激不夠會讓外向者感到無聊,因為他們的資訊通道比較封閉容易刺激不足,難怪會需要有更多聲音(或更多刺激)才能夠維持專注力。

太有趣了這個~

整個能幫助大家互相認識跟理解耶!

第 10 章在討論如何和另一種人對話,很有趣也有實用:

外向人需要知道,內向的人雖然看似會鄙視膚淺的交談,但原來他們滿喜歡外向人輕鬆的談話風格;
內向人需要知道,雖然自己天性就喜歡談論嚴肅的話題,看似是很無趣的人,其實這樣會讓外向人覺得可以找他們討論正經事,讓外向的人很有安全感。

很讚耶~

可能是因為這樣,很多夫妻都剛好是一個外向者與一個內向者,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安靜,就是力量》網路書店連結整理

電子書:KOBO, Readmoo

實體書:博客來

讀這本書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美國身為內向者的不自在

身為內向者不需要覺得自己不正常或不合群

尊重自己喜歡的模式才能過得愉快不矛盾

不過只因為內向者不愛社交就把人家想成是不合群的想法真淺薄

這麼一想就覺得好像也不用把這種過於簡單的推論放心上

懂得欣賞自己和迷戀自己好重要

對旁人隨意的評價沒什麼興趣

喜歡自己是個內向者

當內向者好快樂~

JUJU選書 / 自我提升 / 心靈療癒

上一篇:[閱讀心得] 華倫巴菲特給波克夏股東的信(2023年2月)連續看 4 年了!

下一篇:[閱讀心得] 在城市也可以研究生態演化《達爾文進城來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