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鬧

原文書名:BRINGING UP BEBE:ONE AMERICAN MOTHER DISCOVERS THE WISDOM OF FRENCH PARENTING
直譯:養育貝貝:一位美國媽媽發現法式育兒的智慧
作者:潘蜜拉.杜克曼(Pamela Druckerman)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年:2012

讓我超期待的一本書!

會想在有自己的小孩前先讀完。

作者原本是一位在紐約《華爾街日報》的外交線記者,後來與住在巴黎寫歐洲足球的英國記者結婚後搬到巴黎居住。

因此可以從這本書透過英語系國家的視角觀察法式育兒。

會發現台灣和許多國家都是接近英語系國家的育兒方式,不知道跟英語目前還是主流有關嗎?

但看一看漸漸感受到美國媽媽很容易把自己逼得很累,崇尚犧牲奉獻,太輕鬆甚至會讓他們感到罪惡感。

有一位與美國人結婚的法國老公因為不夠「過度」重視老婆生產這件事被老婆怪罪,這位法國老公說:

「在美國,有時我會覺得如果做一件事的過程太輕鬆,就應該因此感到罪惡。」

他知道自己已經很投入老婆生產這件事,他知道自己是個認真的爸爸,但同時,他仍是一個情緒冷靜,頭腦清楚的人,也還關心自己的感受,因此他能走到外面街上買麵包;他想當一個好爸爸,但也想吃一個可頌麵包。

看到這段會覺得自己愛犧牲奉獻的人,好像也很容易會希望旁邊的人也要一起付出,不一起犧牲奉獻就好像背叛。

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日子應該很難輕鬆愉快吧😅

放自己一馬,也放別人一馬🙏🏻

這本書不是只聊育兒,從生產前就開始觀察法國的不同,例如對孕期在意點的不同,還有生產方式以舒適最重要。

看完也讓我對許多事有了不同的見解,沒必要對每件事都要求到完美,逼死自己也逼累生活周遭愛自己的人。

也認真覺得要避免學習美式育兒方式,絕對不要變成美國媽媽,比較崇尚法式教養💕

每個章節分成不同主題,會先以作者一個美國媽媽的視角切入,通常是帶著困惑驚訝羨慕與不解(哈!)

法國父母的育兒工作比較不像折磨,比較像享受,而法國人一定有什麼秘訣。

再來會進行到作者的田野調查,然後是親身嘗試,最後獲得結果與感想。

看了實在是會很想在法國養育幼兒耶~托嬰中心對小寶寶也超用心,例如餐點一道一道介紹和上菜,從前菜到甜點,覺得超讚😳

而且只做重要的事(健康、愉悅與禮節),喜歡!

題外話是我不是很喜歡中文書名的翻譯,明明是法式育兒,為何變成法國媽媽,為何只有媽媽(?!)

真的很不喜歡不忠於原文的翻譯,好困擾啊~~

原文的書名直翻是「一位美國媽媽發現法式育兒的智慧」,怎麼會變成落落長那麼大串「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鬧?」,是多喜歡標題殺人🤣

不過我還是很感謝翻譯,因為沒有翻譯的努力我也沒有這本書看😛

這本書讀到後來會漸漸體悟到這不只是本育兒書,更像是分享法式爸媽如何平衡有小孩後的生活的書。

小孩很重要,但非最重要,自己和配偶才是。

配偶是唯一能自己選擇的家人,更應該好好珍惜。

而且這種觀念對小孩也好,較舒服無壓力,不會變成緊迫盯人、勞心勞力、犧牲奉獻到狼狽的父母。

也能讓小孩知道,這世界上不是只有他的需求要被注意,他不是世界的中心,因此較不會養出自私或自我本位過高的小孩。

而且小孩也可以從你身上學習到「如何愛自己」和「享受生活」。

營造更健康愉悅的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

sage
冷靜有智慧。
法國人用這個詞來形容有自制力、能專心做一件事的孩子。
法國家長不會教小孩要「乖」,他們會教孩子「要冷靜有智慧」。

分享重點:

平淡看待孕期

法國的懷孕資訊並不會鑽牛角尖把重點放在一些發生機率很低的危機上,相反地,他們會強調孕婦最需要的是保持身心靈平靜。

我坐在巴黎的咖啡店裡,就算一粒圓滾滾的大肚子頂在桌邊,也不會有人跳出來警告我咖啡因對胎兒有害,不但如此,客人往往就在我旁邊大剌剌地抽起菸來。

這種狀況在目前「婦幼最大」的台灣應該會被撻罰吧,膽敢在孕婦旁邊抽煙😆

但我覺得目前這樣以新生命為尊的社會狀態蠻特別的,不是很習慣,不懂為何孕婦或小孩很有特權,可能也是從美國傳過來的吧(?)

而法國人並不覺得這國家裡有誰是特別尊榮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平等的權利,每個人都有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自由,只要不冒犯到其他人。

在法國,有陌生人注意到我的肚子時,他們會問我:「妳在等小孩子來嗎?」
我過了一陣子才明白,這句話並不是在問我要跟哪個逃學的六歲小童共進午餐,這在法文裡的意思就是:「妳懐孕了嗎?」

覺得這問法好可愛,也隱隱感受到法國人面對新生命的態度。

「妳懷孕了嗎」聽起來執行和負責人是媽媽(媽媽壓力大)。

「妳在等小孩子來嗎?」聽起來是小孩自己會來,是小孩在執行(媽媽還好)。

兩種問法帶給媽媽當事人的感覺就很不同耶~

酷!

法國衛生部贊助發行的免費手冊中寫到:

「孕期應該是一段愉悅的時光!」

還表示孕婦應享受各種食物風味所帶來的「啟發」。

在法國,大家不會根據妳採用的分娩方式來評價妳,或因此判定妳是哪種類型的媽媽,對法國人來說,「分娩」的意義就是把小貝比從子宮平安送到妳懷裡,如此而已。

原來美國人還會因為分娩方式被評價嗎😂

看這段時覺得美國人也太辛苦,似乎有點太追求客製化和完美,感覺好像不夠辛苦或不夠特別的生產過程會讓自己有罪惡感,會覺得自己是自私的媽媽(?)

看作者在法國與法國醫生的互動也很有趣,法國醫生一直會被她的自虐型堅持(例如不打無痛、一定要親餵母乳…)驚訝到,法國人應該很難理解為何要把自己搞得那麼痛苦,明明就有比較舒服的路不走XD

保持美美的

作者觀察到在法國,孕婦維持身材是天經地義的事。

有次我去看足科門診,醫生原本在幫我看腳,卻突然指示我應該用甜杏仁油按摩肚皮以預防妊娠紋(我乖乖照做了,真的沒長半條妊娠紋喲)。

在法國的育兒雜誌中,也常常能看到大篇幅的專題報導,教孕婦如何將懷孕對胸型的傷害減到最低(訣竅是維持體重,並每天用冷水沖胸部)。

法國孕婦身材不走樣的主因是她們絕不暴飲暴食。

這些在「等小孩子來」的法國準媽咪每天吃的還是營養均衡的普通飲食,一如所有健康的成年人。

我曾經看過一本法國的懷孕指南,書上建議若孕婦吃完正餐還覺得餓,可在下午時多吃一份點心,內容可以是「六分之一條棍子麵包」加一塊起司,並搭配一杯水。

在法國人看來,孕婦對食物的渴望是一種需要除之而後快的想法,我親耳聽過美國孕婦說「我肚裡的寶寶想吃起司蛋糕」,但法國女人絕不會相信這種鬼話。
有一本叫做《準媽媽指南》(The Guidebook for Mothers to Be)的法國懷孕書籍就提到,孕婦特別想吃東西時應該吃一顆蘋果或一根生胡蘿蔔,如此便能轉移身體的注意力。

突然發覺以小孩為重的價值觀有好多缺點,還會自願或非自願的在懷孕時讓自己的身形走鐘。

周圍可能會很多人叫你吃啊吃啊!

或是自己覺得自己可以吃啊吃啊😆

最後可能還覺得身材大走樣的自己很偉大,這是為孩子做的犧牲。

有這種自己犧牲了的感覺,後面的日子就難免會想親情勒索一下老公和小孩。

愛犧牲的人好像也熱愛旁邊的人也要犧牲一點什麼,彷彿犧牲能代表愛。

但我覺得「愛」應該是會希望大家都開心愉快。

難怪「Happy Wife, Happy Life」這麼紅,老婆不要在那邊犧牲奉獻,老婆要過得開心大家就都可以開心了😄

法國女人並不認為懷孕就等於擁有一張大吃大喝的通行證,而其中的一大原因是因為她們並不像我們,從成年之後便一直禁止自己吃愛吃的食物(然後在忍不住時偷偷摸摸大嗑)。

美國人很崇尚吃低卡或用激烈的方式減重,這種方式更容易讓自己對美食有一種禁忌的誘惑,反而一逮到可以吃的時機就會狂吃。

所以平常可能就讓自己可以適度享受美食,讓自己能平淡看待美食😋

是母親,同時也是一個女人

在法國人(以及比利時人)的理想中,「母親」和「女人」的角色應該自然融合在一起,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妳都是一位母親,但妳同時也是一個女人。

法國女人選擇持續工作不只因為經濟因素,也有社會地位的考量。
在法國,或至少在巴黎,全職媽媽的社會地位並不高,在這裡,你彷彿可以想像一位家庭主婦在晚宴上繃著臉枯坐,因為沒人主動跟她交談。

丹妮兒告訴我:「我有兩個朋友沒工作待在家裡,我感覺大家對她們都興趣缺缺。」
丹妮兒五十出頭,有個十幾歲的女兒,她說:「不工作的話,等到孩子長大成人,妳對社會還有什麼貢獻呢?」

此外,法國女人認為把所有時間都用來照顧孩子會危害生活品質,她們也很大方表明自己這種態度。
法國媒體勇於直言,常冷眼描述全職媽媽的困境例如我在法國曾讀到一篇寫到,若女人生兒育女後「未從事職業活動,主要的優點是能陪伴孩子成長,但當全職母親帶來諸多不便,其中最顯著的便是與世隔絕和孤單感」。

其實家長珍惜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快樂,對小孩也是好的。

因為父母是小孩最能就近觀察的成年人,他們能透過父母想像自己未來可能的人生。

如果父母對人生充滿熱情,小孩肯定也會對人生較充滿希望吧!

在法國人的觀念中,為了育兒放棄性生活,不僅不健康,更是失衡的做法。
法國人當然知道生兒育女後生活會變得不一樣,特別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法國夫妻都認為那是一段比較緊繃的時期,為人父母得把全副心力都投注在新生兒身上。
但隨著孩子長大,父母便應該重新找回夫妻間的平衡關係。

我遇過的法國媽媽談起夫妻關係(le couple),態度都與我認識的美國父母大相徑庭。
前面提過那位要我飲食「特別留意」的全職媽媽維吉妮就説:「對我來說,夫妻關係比小孩更重要。」
「夫妻關係是最重要的,這是我們人生當中唯一自主的選擇,要生怎樣的小孩不是我們自己可以選的,但結婚的對象卻是。所以我們的人生要跟老公一起開創,夫妻關係好,對我們也好,特別是孩子離家之後,我們更需要跟先生相處融洽,所以對我來說,夫妻關係永遠放在最前面。」

法國夫妻生孩子後會思考的並不是他們要不要恢復浪漫的兩人生活,而是何時恢復。
法國社會心理學者榮.埃普斯坦(Jean Epstein)說:「沒有任何意識型態能決定夫妻生子後何時開始找回彼此。只要環境允許、雙方也都感覺自己準備好了,就可以把寶寶放回他應該在的地方,也就是在夫妻關係之外。」 

好愛法國這種不被基因擺佈的思想,不會繁衍了後代後就放棄自己的人生,開始邁向老化。

他們不只是動物,他們是有思想的人。

明確的規範

根據盧梭的理論,兒童的自由必須建立在明確的規範之上,家長也應該維持權威。

盧梭在書裡這麼寫:

「你知道想讓孩子痛苦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嗎?就是讓他習慣要什麼有什麼,如此一來,他無論有什麼慾望都能迅速滿足,慾望持續擴張,很快你便無法再滿足他的需求,最後不得不拒絕他,而孩子不習慣被拒絕,如此承受的折磨將比慾望不被滿足更嚴厲。」

在盧梭看來,家長永遠是唯一的老大,此外他經常提到所謂的框架,這也成了現代法國父母的一大育兒典範。

框架的理想就是父母對某些事立下嚴格規範,但在其他領域中則讓孩子自由行事。

法國父母感覺很嚴厲,但也給孩子很大的自由(在框架內)。

這做法其實讓父母也較有喘息的時間,只需要注意框架就好,其他時間孩子想怎樣胡搞瞎搞都不用在意。

認真但不過度投入

「我們很相信所謂的 feeling,我們覺得小朋友其實懂很多事。」

儘管法國家長很認真養兒育女,卻不會過度投入,他們認為即便是再稱職的父母,也不該讓孩子有求必應、隨傳隨到,在他們眼裡,父母無需因為自己無法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而感到自責。

你覺得「孩子」是需要保護的脆弱小生物,就會想一直守在旁邊;你覺得「孩子」是獸人,就會用馴獸的方式;你覺得「孩子」是具理性的人,就會用對理性人的方式跟他溝通。

而你的認知,也會影響到孩子對自己的認知。

想到很好理解的例子,就像公司做績效考核約談的時候,你可能覺得自己做得很好,但主管說覺得你做得「OK」,就會有瞬間掉下來的感覺,覺得原來自己只是「OK」,無力拼命了。

而另一種,可能是你覺得自己做得還行,結果主管對你大為讚賞,就會覺得原來自己這麼棒,做起事來也都會更起勁更賣力了!

感覺就像一種念力,你希望對方如何,就告訴對方他是怎麼樣的人(要讓對方感受到你真的如此認為),而他就很可能會漸漸變成那樣的人。

但千萬別忘了也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不要念力到變得盲目無視小孩有自己的個性。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來自校園槍擊案兇手的母親《一個母親的自白》

法國勞工部的社會學家瑪希.威仁克(Marie Wierink)解釋:「法國家長不會捨不得把孩子送到托嬰中心,他們反而怕孩子進不了托嬰中心,成長過程就少了一段珍貴的經驗。」

法國的公立托嬰中心並不會教孩子識字,也不會教他們字母或其他識字前技能,幼兒在crèche裡成天就是和其他小朋友相處,培養社交技能。
也有少數美國家長提到日托中心的這項好處,但在法國,我聊過的每一位家長都會提到這點。
例如把九個月女兒送到托嬰中心的律師朋友愛思黛就說:「我知道去crèche對小朋友很好,可以讓她學會跟別人相處。」

作者說這一方面是因為愛思黛需要有自己的時間,但同時也希望女兒能體驗團體生活。

法國家長找不到理由說服自己「喝配方奶很可怕」或「餵母奶很神聖」,在法國人的觀念中,母乳對於非洲貧窮人家的寶寶或許是很關鍵的養分,但對於法國中產階級,生活條件良好的法國寶寶則不是那麼必需。

我一位育有兩名幼兒的記者朋友克麗絲汀説:「我們身邊很多寶寶都喝配方奶,他們都很健康啊! 而且我們自己也是喝配方奶長大的。 」

看到這段覺得應該能讓許多會因為不餵母乳而內疚的媽媽們解脫一些吧!

而且其實如果媽媽沒有吃得很營養,還不如直接讓寶寶喝配方奶。

不用餵母乳也讓媽媽有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自由去享受所有美食,不用擔心不能喝咖啡之類的。

畢敦醫師說他多年來倡導母乳的心得是,跟法國媽媽說什麼餵母乳對孩子的智商和分泌型IgA很好等健康訴求並不奏效,最能擄獲法國女人的說法是「媽媽和寶寶都會享受餵母奶的感覺」。
畢敦說:「我們知道要打動法國媽媽,永遠只能訴諸『愉悅』的論點。」

我喜歡法國媽媽重視的點!

「愉悅」絕對是最重要的😍

一位法國媽媽這麼說:

「如果一個人沒有享受過,他不會了解活著的價值」。

不論大小的人都是有理性的自主人,有自己的節奏

我和西蒙把小豆帶回家幾週後,我們那中庭四周的左鄰右舍開始會問我們一句話「她會過她的夜嗎」(Elle fait ses nuits?)
這就是法文的「她現在可以睡過夜了嗎?」,而這是我頭一次聽到。
剛開始被這樣問時,我覺得這說法滿讓人安心的,因為說夜晚是「她的」,感覺像是她遲早會手到擒來,總有一天可以一覺到天亮,不像英文裡說:「Is she sleeping through the night?」
「夜晚」的前面沒加所有格,彷彿她永遠無法戰勝晚上似的。

很有趣的一段,語言的表達方法也會影響到人的思考邏輯與方式。

「首先最重要的事就是,寶寶剛出生時,晚上不要他們一哭就立刻衝過去,要讓他們學著安撫自己,不要一有風吹草動就急著回應,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建立這種態度。」

雅蕾妲的孩子幾乎都出生沒多久就可以睡過夜了,她說:「小朋友出生到六個月大這段期間,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尊重他們睡眠的節奏。」

雅蕾姍妲說小朋友哭的時候,她當然不會在第一時間就衝過去安撫,有時她會等個五到十分鐘才去抱她們,因為這樣才能確認寶寶是真的不舒服,例如餓了、尿布髒了或情緒焦躁,或者只是在睡眠週期之間暫時醒來而已。

雅蕾姍妲還解釋了法式停頓的另一個好處:「這樣才能培養小嬰兒的耐心啊!」

法國知名網站「Doctissimo」就有一篇文章提到:「我們都有這個常識:在回應他人的審問之前,應該先把問題聽清楚。嬰兒哭了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應該是仔細傾聽。」

他們只是覺得嬰兒不會被一點小挫折擊垮,他們相信適當的等待和停頓,能讓嬰兒的心理變得更加踏實安穩。

作者將這種停頓稱為「法式停頓」。

嬰兒的睡眠週期一次大約兩小時,而他們會在每個睡眠週期之間醒來,因此剛開始他們還在學習把中斷的週期連接起來,醒時會哭是正常的。

如果父母聽到孩子哭了,就以為小朋友是餓了或難過了,立刻衝來安撫他們,那麼小嬰兒就無法學會自己度過睡眠週期的銜接階段,導致每次睡眠週期結束後就需要大人來抱他、哄他才能再度入睡。

作者說法國父母施行「法式停頓」十分堅持,也非常有信心,因為他們對嬰兒的睡眠有所了解,所以這種「法式停頓」是他們理性的決策。

法國父母認為他們有責任溫和教導寶寶好好睡覺。

如果有父母為了八個月大的寶寶而整夜沒睡好,法國人並不會認為這是善盡父母職責,他們會認為這個寶寶有睡眠問題,而且這整個家庭是嚴重失衡的。 

其中有一項原則是孩子晚上睡覺前,父母不能用抱或搖的方式哄他們入睡,這樣嬰兒才能自己了解白天和夜晚的差異。

感覺像是種儀式感,不是因為有人抱和哄才該睡覺,是天黑了就該想睡覺了。

一位有多年經驗的法國保姆教作者的方法:

「晚上該睡覺時,妳要對小孩子說話,妳要告訴她,如果她晚上醒來,妳會過來餵她吃奶嘴,吃一次,但之後如果她再哭,妳就不會再起來哄她囉,因為晚上就是睡覺的時間,妳就在附近,而且會過來哄她一次,可是不會整晚哄個不停。」

作者覺得看起來的確可能因為法國的父母和保姆都對寶寶有信心,法國小朋友才能表現得這麼好,達成大人的期望。

法國家長通常將孩子偶然的無理要求視為突發奇想(caprices),也就是小朋友衝動的一時興起,既然是沒道理的奇想,法國父母也就能夠勇於拒絕。 

每次我帶小豆到別人家作客之前,我總會叫她「要乖」,這聽起來好像她其實是一隻野生動物,現在必須裝溫馴一個小時,但仍隨時可能失控;叫小朋友「要乖」,就好像在暗示小朋友的天性應該「不乖」。

但如果我叫小豆要冷靜有智慧,意思也是希望她表現得乖一點,不過除此之外,更是要求她運用自己的判斷力,同時意識到並尊重其他人的存在。
叫小朋友冷靜有智慧,就暗示小朋友是擁有智慧的個體,能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也能控制自己。
用這個詞,代表我信任她。

這也是段有趣的反思。

你用什麼意識去面對你眼前的人(不論大人小孩),就會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看法是什麼。

如果你相信眼前的人夠冷靜和夠有智慧,你不會對他囉哩八唆,你會讓對方有被信任的感受,對方也更會感受到自己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

而且你若當小朋友是有智慧的人,就能在他一時興起的時候冷靜拒絕他,因為你相信他也懂自己這是不理智的行為。

覺得有這些想法很棒!

對於跟小孩如何互動很有幫助,相信小朋友一定也會很開心自己被當成一個人類看待。

法國心理學家克莉斯婷·布奈(Christine Brunet)曾表示,假使孩童突發奇想,例如跟母親逛街時突然吵著要買某樣玩具,那麼母親應該做的事是保持冷靜,溫和地告訴孩子,他們當天並沒有計畫要買新玩具,接著母親便應該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避開孩子的突發奇想,比方說,母親可以說說自己從前的故事。
布奈表示:「孩子都喜歡聽父母親從前的故事。」

蘿虹說有時小朋友會不能接受,但她仍會堅定立場,然後讓孩子宣洩失望的情緒。
我不會放任小明友連哭八個小時,可是我會讓他們哭一下,」她說,「我會向他們解釋我就是沒辦法抱他們。」

法國家長從不覺得給孩子一點挫折,他們的小心靈就會因此受傷,相反地,他們反倒認為不能面對挫折的孩子是不健康的,在法國父母心中,處理挫折是人生中的一大核心技能,孩子當然得學會,不能教孩子面對挫折的父母是失職的父母。

法國大人常對孩子說的另一句話是「我不同意」,好比「我不同意你把豆子丟到地上」。
法國家長說這話時都是語調嚴肅,眼睛直視孩子。
說「我不同意」比說「不」更有力,因為這讓孩子意識到說話的大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可以教導孩子考慮說話者的感受。
除此之外,這句話也點出孩子對於豆子有自己的想法,雖然此刻他們的想法被大人否定,但大人確實知道他們的想法;這代表大人認為丟豆子是孩子理性的選擇,所以孩子也可以理性決定不丟。

這段邏輯好酷!

讓孩子感受到他做的任何事,都是他做的決定,大人會認真把這些事當成是你自己覺得可以這麼做。

這樣應該做每件事前都不免會想好好思考一下,知道行為跟自己是連結在一起的。

我遇過的法國家長及保姆老師等都像馬克和安瑪希一樣,在孩子面前有威嚴卻沒有獨裁者的感覺,他們不是想養出一個個服從的小機器人,恰恰相反,這些法國人時時跟孩子溝通,也善於傾聽孩子的想法,事實上,我遇過在孩子面前最有威嚴的法國大人對孩子說話時都習慣使用平輩之間而非上對下的語氣。
安瑪希告訴我:「要禁止小朋友做某件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解釋為什麼。」

被視為理性的人,不是低階的人,更讓人會有要為自己做的事負責的感覺。

許多家長都擔心四個月的小寶寶晚上會餓肚子,對此柯恩在書上回應:「對,寶寶會餓,但這不代表他們一定要吃東西,就像你也會半夜肚子餓,但你已經懂得無需餓了就吃,因為讓肚子適時休息其實是好事,而這道理也適用於嬰兒。」

讀到這段有種恍然大悟感,對耶!並不是餓了就一定要立刻進食啊,胃也是需要時間休息的~

如果每隔兩三小時就要吃一次,胃等於沒時間休息,好像太操勞了。

《孩子與睡眠》(L’enfant et son sommeil)的作者愛蓮·德利思奈德說:

睡眠形塑孩子,也形塑一個家庭的生命樣貌。
為能使孩童與雙親分離幾個鐘頭,孩童必須相信即使自己暫時無法控制身體,身體仍能自行延續生命。
孩子必須沉穩祥和,才能觸及那奇異玄妙的『夜之思想』。

《睡眠,夢境與兒童》書中也寫到嬰兒必須先接受自己與外界的分離,才可能睡得好:

嬰孩發現寧靜長夜的喜樂,並安然面對獨處,這難道不是一個最好的徵兆,證明孩子已發現內心平靜並超越心中的憂傷了嗎?

法國的育兒書感覺超詩意的😆

心靈的平靜,超越沒人陪在身邊的憂傷,好觸動我心的一句話🥰

讓孩子學會照顧及陪伴自己。

即便是幾個月大的小嬰兒,只要白天時能自得其樂,晚上單獨躺在床上睡覺時便不會那麼焦慮害怕。

如果能像法國人一樣,先打從心裡認同孩子也是理性的人類,那麼許多變化都會隨之而來。

朵爾托的確認為父母應該靜心了解孩子想傳達的訊息,並耐心向他們解釋這個世界運作的方式,但在她的觀點裡,世上本來就充滿許多限制,而一個具備理性的兒童應該能夠消化並面對這些限制。

法國家長通常對寶寶很有禮貌(反正培養孩子的禮貌永不嫌早)。

法國人之所以這麼強調日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法國孩子並沒有美國孩子那種「隱形」的權利。
對法國人來說,小朋友會打招呼,才代表他們是個懂得互動的「人」。
大人去別人家拜訪時應該主動問好,小朋友自然也是。

小孩說謝謝的時候,是屈居下位、接受者的身分,因為這代表大人替他們做了某件事,或者他們希望請大人替他們做某件事。
然而小朋友說日安再見時,卻能暫時站上一個跟大人比較平等的位置,突顯出孩子也是自主自覺的「人」,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

只是小笨事

另一個融入我們日常用語的法文詞彙則是bêtise,這個字的意思是「小小的笨事」。
每當小豆突然不乖,例如吃飯時突然站起來,未經允許就拿糖果吃或把豌豆往地上扔時,我們就會說「這是笨事」。

笨事指的是小小的搗蛋,雖然調皮,但還不算嚴重。
如果小朋友一直做很多次笨事,可能就會被懲罰,但偶爾來個一次或許無傷大雅。

小豆難免會做錯事、挑戰我的權威,但我不必每次見狀就發飆或崩潰,因為有時她只是在做bêtise——不過是小小的笨事罷了。
這個字讓我教養孩子時更泰然冷靜。

作者說在英文裡,不會對小朋友說「你這是在做一件小小的笨事」,不是把標籤貼在那個行為上,而是直接貼在孩子身上。

例如會對小朋友說他調皮、他表現不佳、他「不乖」。

但如果將行為和孩子個人區隔開來,感覺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權利選擇做與不做這件笨事的。

一件不太乖的小笨事是說「便便香腸」。

「便便香腸」是幼兒專屬的髒話,法國小小孩大多是開始學用馬桶的時期跟同伴學來的。

說便便香腸是一件不太乖的「小笨事」沒錯,但法國家長都知道這正是這個詞的魅力所在,小朋友也需要一個發洩的管道來表達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不屑以及想「犯規」的心情。
跟我聊過的法國大人都認為,孩子的世界中已經有很多規矩和限制,因此他們也需要一點自由,說便便香腸可以給小朋友一點權力和自主的感覺。

但便便香腸並不是小朋友想說就可以說的。

法國教養指南《你的孩子》便建議家長規定小朋友只能在廁所裡說這類不好聽的話,此外我也聽法國家長說過,他們不准孩子在餐桌上說髒話。
法國父母不會完全禁止孩子說便便香腸,他們會教導孩子宣洩負面情緒的理想做法。

這裡好感受到法國教育對框架的重視,你可以說髒話,但只能在特定的時間與地點說。

只要符合框架,你就可以做任何事。

這對小孩和家長都是舒服的方法,大家都能休息一下(哈!)

放手

維吉妮坐直身子,代表在場所有法國媽媽對我說:「妳不能一直替孩子安排活動,有時候也要讓他們待在家無所事事,要留點時間讓小朋友玩啊!」

許多法國媽媽都採用同一套育兒哲學。
法國人這種「放手」的教養原則並非巧合,而是從法蘭絲瓦茲·朵爾託一路沿襲下來的,可以說她就是法國式教養的祖師奶,因為正是她大力倡導父母應該讓幼兒在安全的環境中獨處,讓孩子自己瞎晃、獨自面對這個世界。

丹妮兒回想起自己在女兒五個月就把她送到托嬰中心的事。
「不能在她身邊,我覺得心如刀割,但我知道如果為了照顧她得拋下工作,我也會心如刀割。」
丹妮兒逼自己克服並放下那些罪惡感。
她告訴自己:「就算有罪惡感,生活還是要過下去。」她也對我說:「總之,天底下沒有完美的媽媽。」

有種 C’est la vie 的感覺~

這就是生活,法國人能接受生活中本就不會事事圓滿。

有這種態度,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就不會覺得「非怎樣不可」,放自己一馬也放自己小孩一馬✌

法國媽媽還有一項克服歉疚感的關鍵,那就是她們真心相信媽媽和孩子成天黏在一起有害無益,媽媽太關心、太焦慮,不但會讓孩子覺得窒息,還可能發展出一種可怕的連體關係(relation fusionnelle),亦即造成媽媽和小朋友的需求混在一起,難以分割。

需求混在一起,應該就是「到底是寶寶需要媽媽,還是媽媽需要寶寶?」

唯有媽媽保留適度空間,避免時時干預,孩子(包含嬰幼兒)的內在才能發展得更健全。

大人專屬的時光

曾有一位巴黎媽媽這樣對我說:「我認為晚上就是父母自己的時間,如果我女兒想,我可以讓她待在我們身邊,總之晚上就是大人專屬的時光。」

他也認為「冷靜」是很重要的能力;除此之外,他也非常強調父母需要維繫自己的生活品質,不該為了促進孩子最大的福祉而犧牲自己。

原則一:在寶寶幾個月大之後,法國人就會開始盡量把餵奶的時間固定下來。
原則二:每次餵食的時候,份量應該多一些,而非少量多餐。
原則三:嬰兒應該融入整個家庭的生活節奏

這種育兒法的關鍵概念就是,嬰兒有自己的節奏,但父母和其他家人也同樣有他們的節奏,而法國人的理想就是在這兩種節奏之間達到平衡。 

《你的孩子》書中便解釋了這個觀念:

「你們和寶寶同樣有權利,因此所有決策應該是大家各退一步的協調結果。」

作者說在她讀過的法國育兒書當中,經營夫妻關係永遠是書中一大重點,在某些育兒網站上,談夫妻關係的文章甚至跟談懷孕的一樣多。

法國小兒科醫生愛蓮.德利思奈德也寫道:「孩子不該佔據父母世界的每一塊地盤……為了使家庭生活更平衡,父母也應該保有個人空間。孩子其實很小的時候便能領悟,父母除了工作、家務、採買,育兒之外,也需要保留時間做其他事情。」

法國家庭常會在一天當中保留「大人時光」或「爸媽時光」,通常是在孩子晚上就寢之後,法國夫婦期待這段大人時光,而這也正是為何他們講完睡前故事,唱完晚安曲後,便嚴格規定孩子乖乖睡覺,因為在法國人心中,大人時光並不是偶一為之、好不容易得來的特權,而是人類的基本需求。

在法國家長看來,親子間適當的分離不只對父母有益,對孩子本身也很重要,因為孩子必須了解父母也得追求自己的快樂。

《你的孩子》一書中就寫道:「如此孩子才能了解自己並非世界的中心,而這對他們的發展至關緊要。」

維吉妮說她度假時從不覺得歉疚,她告訴我:「我們利用孩子不在身邊的這十天充飽電,這能量其實對孩子也有好處。」
她也提到,孩子有時也需要自己的空間,稍微遠離父母;每年度假後,全家人再度齊聚一堂,那感覺總是特別甜蜜。

四十二歲的芙羅虹絲有三個小孩,最大的六歲,最小的三歲,她說在她家,每到週末早晨,「除非我們先開門,否則小朋友不准自己進我們房間。」
而神奇的是,她的孩子竟然真的會自己玩,乖乖等爸媽出來。

性別不平等的新視角

最後這個雖然跟育兒不算很相關,但完全幫我開啟了一個開闊的新視角!

法國的性別不平等在家中尤其嚴重,但其實從結果看來,他們的關係比很強調男女平等的美國好太多(美國現在已經快變成在追求女性特權了吧?)

這一部分是因為法國女人根本不期待男人做得跟她們一樣好。
法國女人把男人當成另一種生物,這個物種生來不擅長預約保姆、買桌巾、預約小兒科門診等事情。

《好一個法國女人》的作者戴布拉.奧利薇耶就說:「我認為法國女人比較能接受男女之間的差異,她們似乎明白男人就是沒辦法像女人一樣留心細節或了解事情有多迫切。」

我的法國朋友提到另一半的不足時,往往是用一笑置之的語氣,嘲笑男人少根筋的可愛,例如維吉妮就曾開玩笑說:「反正男人就是沒能力,我們女人生來就比較強嘛!」周圍的法國朋友也一陣笑。
另一位媽媽說起丈夫做的蠢事時簡直開懷大笑,她說她老公替女兒吹頭髮時不知道得先把頭髮梳順,導致女兒「頂著一顆獅子王的頭」去上學。

這種態度造就了良性循環。
法國女人不會喋喋不休地數落另一半的缺點和錯事,如此一來,男人就不會感到士氣低落,因此他們對妻子的感覺也比較好,時常稱讚太太微觀管理的能力了得,把家裡的大小事打理得很好。

讀到這段我真的有種被點通的感覺!

我們為何要追求男女要一樣呢?男人和女人就是不一樣啊😆

又有種這麼簡單的道理我怎麼會現在才發現的感覺,一定是現在太強調平等了吧(哈!)

認清男人就是跟女人不同,因此會為這些差異而感到可愛和特別。

硬要追求平等對大家都好累,被迫要做自己不擅長的事,女人不能比男人弱要跟男人一樣強大,男人也不能不夠心細之類。

想想,比起美國追求的平等,我更喜歡法國人接受真實的樣子的風格,不一樣就是不一樣,不需要勉強,互相欣賞彼此的不同,這樣大家都快樂呀💛

電子書:KOBOReadmoo

實體書:博客來

覺得一切的精髓就是每個人負責過好自己的生活

就能讓自己和生活周圍的人都過得舒服愉快

重視自己、在乎自己

不論是做自己喜愛的事或愛自己的外型😉

法國女人系列:

[閱讀心得] 法國女人永恆的魅力法則

[閱讀心得] Forever chic:那些法國女人天生就懂的事

《那些法國女人天生就懂的事》內外兼修實作篇

JUJU選書 / 家庭 / 世界上的事

上一篇:[閱讀心得] 大夢想家《鋼鐵人馬斯克》

下一篇:[閱讀心得]《謊言》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潛水員的告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