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心理學

原文書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11 edition)
直譯:如何直截了當地思考心理學(第 11 版)
作者:史坦諾維奇(Keith E. Stanovich)
出版社:遠流
中文版出版年:2018
原文出版年:2018

比起認識心理學,好像更認識的是科學。

可以理解心理學這門學科如何運作,以及如何評估新的心理學資訊。

整本書讀下來很感受到作者的心急,很努力在介紹科學是什麼?心理學是什麼?

認真想告訴讀者心理學是一門科學。

讀了這本書可以對心理學有稍微深一點的認識,就是要用科學的方式來看待它,要將心理學想成像物理化學這類可以透過實驗得出理論的科學。

我們將認識到唯一能整合日趨多樣化的現代心理學途徑:用科學方法理解人們的行為。

只有兩件事可以讓心理學有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理由:
第一,它用科學的手段研究人或非人的所有行為;
第二是透過科學的方法來應用這些研究成果。

作者說如果沒有這兩個條件,心理學也就失去存在的意義。

覺得讀的過程也讓我更認識自己。

我一直不小心讀到睡著,與睡眠對抗讀完這本書,看來我對科學真的沒興趣XD

我感興趣的是如何幫助人,而不是如何分析人。

我喜歡瞭解人,但心理學研究還是交給科學家就好。

需要好多耐心,要設計實驗、做實驗、分析結果,感謝科學家,辛苦了!

總之,某個發現要得到科學界的接受,前提一定是:可以被最初發現者以外的其他研究者重驗。
當經歷了這樣的檢驗,此發現便具有公開性。
此時它不再是最初研究者的私有財產,而是可以為其他研究者繼續發展、批評並應用到自己的領域之中。

認知心理學家品克(S. Pinker, 1997)講過,「無知」可以分為疑問(problems)和謎團(mysteries)兩類。
如果是疑問,就有可能找到答案,而即使還沒找到答案,我們可以預測答案可能是什麼。
對謎團來說,我們就無法預想答案為何。
用品克的術語,我們可以把科學看作把謎團轉變成疑問的過程

① 科學採用系統實徵主義的研究方法
② 它是以可公開驗證的知識為研究目標
③ 它努力尋求用實徵方法可以解決而且可以發展出能付諸驗證之理論的研究課題

這本書有讓我更了解心理學,不敢說完全懂,但至少知道自己對心理學沒興趣了。

曾經以為自己對心理學有興趣,讀過這本書才懂了我有興趣的應該比較偏臨床心理,心理學實在太科學了。

原來心理學在意的是證據和數據,比較像在使用統計學、資料分析,還有設計實驗。

認真推薦想攻讀心理系的人可以先讀過這本書,確定跟自己想像中的心理系是一樣的嗎?

在專文推薦看到幾乎所有大學裡教「普通心理學」的老師,都指定《這才是心理學!》為學生必讀的補充材料,說這本書是「訓練心理學學生有批判性思考」的武功祕笈。

書裡有許多對實驗的詳細敘述,例如怎麼設計控制組對照組、怎麼隨機取樣、怎麼操控變數、怎麼設計情境…,還有為什麼要這麼做。

未能精通統計和機率的人,如今已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心理學家(Evans, 2015)。

美國心理科學學會的前主席格斯巴切(M. A. Gernsbacher, 2007)曾列出十項學術訓練,是她認為心理學教育所必須培養的。
其中四項訓練是在統計學及方法學的領域。
因此若是將來要以心理學為職業,那麼統計學就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正因為認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有些大學的心理學系甚至規定了預備課程,要求學生先學統計學。
對於統計學感到無力的學生,校方也只能為難又中肯地勸他們,也許心理學並不適合他們攻讀(Parry, 2012)。

讀這本書會讓自己變成很理性的人。

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一切都是機率問題。

讀過這本書有一個我覺得還不錯的好處,就是聽到「實驗證明」之類的論述時,不會直接照單全收的相信。

必需知道實驗是怎麼設計的?怎麼採樣?

才能評估可信度有多高。

還有一個不知道算壞處還是好處的後遺症,就是我本來很喜歡聽星座分析和研究八字等命理,結果讀完這本書有種幻想破滅感XD

原來都是巧合和人類本能的找合理解釋的結果嗎~

當我在收聽或讀取占卜相關的資訊時,漸漸從單純地吸收,變成會去發現這些分析真的不是完全都說中,是接收的人自己會選擇性接受,大腦還會自己解釋腦補為何會有的準有的不準,把他們解釋成不可證偽的理論。

人類非常擅於對結果做合理化的解釋。

波普經常談到:「這些不可證偽理論之所以會在心理上對人們產生這麼大的吸引力,奧祕就在於它們能夠解釋一切。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你都可以找到解釋,不僅讓你覺得掌握了知識,更重要的,還給你應對這個世界所需的安全感。」

這本書害我失去了占卜的樂趣啊~~

心情真複雜,到底該開心還是失落啊XD

可證偽

科學家所說的一個可解決的問題,通常是指一個可驗證的理論。
可驗證的理論在科學上的定義非常特別:是指可證偽的理論
如果一個理論不可證偽,那麼它對真實世界毫無影響,也因此就毫無用處了。

可證偽就是當出現了不符合預期的結果時,就代表此理論不完全正確。

而不可證偽則是發生了與理論不符的結果時,還有一套合理化的說法,讓這套理論無論如何都是對的。

科學家從不認為自己製造的知識是絕對的及完美的;科學的一個獨特長處不在於它的研究過程是沒有錯誤的,而在於它提供一個管道來消弭現有知識中的錯誤。

排除錯誤是趨近真實的穩健方法,讓我想到《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查理蒙格愛的「反過來想」。

好書推薦:[閱讀心得] 資訊量很大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增修版)》

見證敘述為什麼沒價值

不管治療是不是真的有效,人們通常都傾向於報告它們有效,這就是著名的安慰劑效應(Benedetti et al., 2011; Churchland, 2015; Lu, 2015; Marchant, 2016; Schwarz et al., 2016)。

實際上,由於直到近一百多年,醫藥科學才發展出較多具有確鑿療效證據的治療,因此有人說:在二十世紀以前,醫學史不過是安慰劑效應的歷史。

如同已退休的醫生霍爾(H. Hall, 2016)所言:「親身見證乃證據之大敵」(p. 58)。

想到《烏合之眾》也說過群體的不可信與容易互相影響,「這種謊言是無心的,但它依然是謊言」。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理解為何政客說話無憑無據又戲劇化的《烏合之眾》

認知吝嗇者(cognitive miser)

這個狀況是指人們過分看重很聳動和更容易從記憶中提取的證據,這也是為什麼記者會挑選較誇張或發生機率較低的新聞來寫得很聳動,因為人們對這類新聞會特別有感。

還有對大多數人來說,見證證據就是一種極具鮮活性(夠吸睛)的資訊,傾向直接將別人的見證當作事實。

但作者說實際上,見證敘述和個案研究這兩種類型的證據,不能用來支持一般的理論主張。

數十年的研究下來,認知心理學已證明人類是一種「認知吝嗇者」(cognitive miser),因為我們與生俱來的設定,就是要用耗費最少資源的心智歷程(叫做第一型認知歷程〔Type 1 process〕)去處理資訊(Stanovich et al., 2016)。

作者說這種設定有其演化上的意義,假如可以參考簡單的提示就解決問題,那麼額外的心智容量就可以拿去處理其他作業。

這讓我想到之前讀過的《真確》

裡面有人類的十大直覺偏誤,有些就是犯了「認知吝嗇」。

腦很愛自己做簡化,這樣可以節省能源或是把省下的能源用去處理其他事情。

但我覺得省下能源又不等於完全不耗資源,如果都用了能源卻得到錯誤的結論,才是真正的浪費能源!

為了節省能源得到錯誤的結論,還不如在一開始就不要思考,認知錯誤比完全不知道還可怕。

既然開始思考了就要好好的想清楚。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有相關並不表示一定有因果關係

兩變數之間的相關,並不是由於兩個變數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而是兩變數均與第三變數相關聯所致(或只是湊巧出現了關聯,見Vigen, 2015)。

有一個例子是度假海灘售出的冰淇淋數量和溺水事件的次數之間有相關,所以售出的冰淇淋越多溺水事件就越多。

其實不是因為冰淇淋的銷售數量影響溺水,是因為天氣熱吃冰的人和游泳的人本來就會比較多。

游泳的人一多,溺水事件自然會增加。

所以「冰淇淋的銷售數量」和「溺水事件」有相關,但沒有因果關係,是第三變數「天氣熱」才有因果關係。

要解決問題就要找到有因果關係的變數,才能找出真正的核心原因和解決辦法。

兩個變數之間僅僅存在相關,並不能保證一個變數的改變會導致另一個改變 ―― 相關並不意味著因果關係。

不要陷入認為某一具體行為只由單一特殊原因造成的陷阱

大部分複雜的行為都是由多樣因素決定的,各式各樣的因素共同起作用才會引發某一行為。
有時多樣因素聯合在一起時會產生交互作用。
也就是說,變數合在一起的整體效應,遠遠大於我們只研究單一變數所得的因果效應。

有這個認知很重要,能幫助自己不會過度簡單的做結論。

也不會輕易相信過於簡單的因果論,多一點獨立思想,更多維度的做思考。

心理學的形象問題

作者說一般人除了佛洛伊德和史金納,對其他卓越心理學的研究幾乎一無所知。

從書店將書籍擺放的位置也可以看出一些現象,作者觀察到書店放在心理學區的是一些心理學的早期經典著作(佛洛伊德、史金納、弗洛姆〔E. Fromm〕、艾瑞克森〔E. Erickson〕等),而這些著作幾乎已經是過時的精神分析學派,和當代心理學毫無瓜葛了。

在心理學研究領域真正有價值的書,通常被擱放在標為「科學」和╱或「生物學」書籍的架子上。

例如,心理學家品克(S. Pinker)非常出名及評價很高的著作《心智探奇》(How the Mind Works, 1977)通常被放在「科學」類,而不是在「心理學」的架子上。

有關心理學研究評價極高的新作,如:卡尼曼的《快思慢想》(2011)、韋格納(D. M. Wegner)與格雷(K. Gray)所著的《心智俱樂部》(The Mind Club, 2016)、吉洛維奇(T. Gilovich)與羅斯(L. Ross)所著的《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The Wisest One in the Room, 2015)、泰特洛克(P. E. Tetlock)與賈德納(D. Gardner)所著的《超級預測》(Superforecasting, 2015),這些是放在認知科學

查一查發現這些書還不是每本都有中文譯本耶~

心理學家的工作經常被劃入其他學科的一個原因是,隨著時間的變遷,「心理學家」一詞的含義已經變得含混不清了。
許多心理學研究者通常會在自己的稱謂前加上研究專長,例如:生理心理學家、認知心理學家、工業心理學家、演化心理學家或神經心理學家。
還有人甚至用一些連「心理學家」都不含的稱謂,例如:神經科學家、認知科學家、社會生物學家、人工智能專家和動物行為學家等。

老實說我不太懂是不是歸為「心理學」或稱為「心理學家」很重要嗎?

縮小範圍的名稱(例如認知心理學家)不是更讓人容易明白該領域研究的主軸嗎(?)

目前還沒想到會有什麼負面的影響,我以為只要其研究對人類有幫助就值得了。

心理學逐漸形成單一意識形態之文化

第十二章這一章節看到許多心理學家其實有個人的意識形態,這段也很有收穫!

心理學內部的意識形態偏差已經不再是關起門來的祕密,社會大眾也慢慢看在眼裡。
甚至還驗證了一個老笑話:好在有心理系,民主黨才有辦法說「研究顯示……」。

感覺有點像不同政治立場的電視台會報出完全不同視角的新聞,所以也不能盡信研究。

想到之前在《閃電崩盤》看到 15 家最大的高頻交易公司付錢請教授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研究,請他們頌揚高頻交易的優點。

有錢好辦事!

自己眼睛還是得雪亮點。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精彩又能學到炒短線知識的《閃電崩盤》

過去十年當中,人們利用大量類似於心理學的概念,去打壓大學校園內的言論自由。
由於心理學界被單一意識形態所把持,使得沒人對這些概念提出異議(Lukianoff & Haidt, 2015)。

從心理學研究的角度來看,這些概念 ―― 像是安全空間、敏感警告、強暴文化、微侵略等 ―― 絕大多數沒經過實徵研究證實,也沒有理論基礎。

導致言論自由被打壓真是可怕的結果~

理解心理學如何運作 & 如何評估新的心理學資訊

作者勾勒出以下幾個要點:

  1. 心理學的進展是透過研究可解決的實徵問題取得的。
    心理學由許多不同的子領域構成,某些領域的問題比其他領域更難以處理,因此心理學的發展是不平均的。
  2. 心理學家提出可證偽的理論以解釋他們的研究發現。
  3. 心理學理論中的概念是用可操作的程序定義的,這些定義將隨著證據的累積而逐漸演變。
  4. 這些理論是透過系統實徵的方法檢驗的,用這種方法蒐集的資料是公開的,也就是說,它允許其他科學家重複這些實驗並提出批評。
  5. 心理學家的資料和理論,只有在那些經過同儕評審程序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之後,才算是進入公眾領域。
  6. 實徵主義之所以具有系統性,是因為它遵循真正實驗研究的兩個特點:控制操弄的邏輯。
  7. 心理學家採用許多不同的方法取得他們的結論,這些方法的優缺點各有不同。
  8. 最終發現的行為規律,可以說總是機率性的。
  9. 在許多情況下,知識的取得只有經過許多實驗資料的緩慢累積,儘管這些實驗都有各自的缺失,但還是能得出共同的結論。

《這才是心理學!》網路書店連結整理

電子書:KOBO, Readmoo

實體書:博客來

這本書讀的過程有點辛苦(有點助眠)

可能是因為比較多科學方面的討論

但含金量蠻高

有長到許多知識!

JUJU選書  / 自我提升 / 心理學 / 科學

上一篇:[閱讀心得] 穿越至明治維新時期的東京大學《三四郎》

下一篇:[閱讀心得] 跟著《環遊世界八十天》看看 19 世紀的世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