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西弗斯的神話

Hi 你好我是Juju~

《薛西弗斯的神話》這本書我覺得蠻不簡單讀的。

驚嘆這些好深的內容竟是由一個 27 歲的人(卡繆寫這本書的年紀)所寫。

雖然不是全都讀得懂,但練習聆聽艱深的思考,是一件有趣的事。

遇到無法理解的就繼續往下讀,很常會讀完一整段後再重讀一次,就懂了。

通常後面會更仔細說明前面講述的難懂哲學,所以不用卡住,可以繼續讀完整段再重讀一次。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大腦習慣了這樣的說話方式,會漸漸越讀越順暢,越來越不會舉步維艱。

每開始讀新的一段,都有種憋氣的感覺。

因為要一鼓作氣讀完比較容易讀懂。

一鼓作氣專注在字裡行間,如果不小心冒出其它念頭中斷了,就會功虧一簣。

《薛西弗斯的神話》比冥想更讓我小心翼翼不敢分心XD

雖然辛苦但我蠻喜歡讀那些初次會看不懂邏輯的句子,慢慢地去理解它們,會讓自己又多了不同風格的思路。

當擁有的思考方式越來越多種,就越來越不怕思路被侷限。

好喜歡沒有正解。

沒有正解,就代表有不只一種可能。

好喜歡看哲學書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獲得不同思考方式的瞬間,學會用不同的切入點思考。

有種重構頭腦思路的感覺。

《薛西弗斯的神話》也植入了一個好喜歡的新觀念:「希望是幻覺,荒謬才是真理」

讀完卡繆的《薛西弗斯的神話》,我覺得我好像更喜歡去年讀的《尼采讀本》

喜歡尼采犀利不怕得罪人也沒在管政治正確的言論。

重點是他好多思想都跟我很合!

看得超開心的~就像一位相見恨晚的知音。

我蠻喜歡尼采的利己主義,我是因為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先以「讓自己過得好」為基礎,才有能力擴散出去協助身邊的人,讓身邊的人也學會如何讓自己過得好。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思考生存的意義為自己而活《尼采讀本》

還有一個重點是,我比較讀得懂尼采想表達的,《薛西弗斯的神話》裡有些邏輯我理解起來蠻吃力XD

不過讀得懂的部分會很有收穫,很喜歡 卡繆語錄 裡一些有大智慧的小句子。

1. 荒謬與自殺
2. 荒謬的高牆
3. 哲學的自殺
4. 荒謬的自由
5. 荒謬的人
6. 荒謬的創作
7. 薛西佛斯的神話
8. 卡繆語錄

被卡繆這麼一說覺得好像很有道理~

如果有許多事情不值得賭上生命,那值得賭上生命的也許就代表重要。

那自殺的緣由就是重要的,因為自殺就是賭上了生命。

好像是耶~

看重人生要有意義的人,才會覺得沒有意義的人生不值得活。

如果本來就覺得自己單純只是被生下來了,所以活著,這一切本來就沒有意義,就不會因為人生沒有意義而感到不舒服。

我不認為人生要有意義才值得活,也不認同沒有希望就只能死亡。

因為希望是給未來的並不真實存在,當下才是真實。

我喜歡卡繆在書中分享的一段引言:

只要活著的此刻是滿足的,就值得活。

我指的是每一個獨立的當下,而不是遙遠的成功或目標。

昨天的快樂是昨天的,明天的快樂是明天的,只有現在的快樂是我能真實擁有並直接體驗的。

荒謬感覺起來是一種衝突感。

例如試圖理解不合理的世界,就是種荒謬。

有差異,才產生了荒謬。

也要有在思考,才會發現荒謬。

覺得「不存在單一的真理」這個主張很酷,所謂的真理,端看你現在聚焦在什麼。

就像瞎子摸象中不同視角的人會體會到不同的事物,得到不同的結論。

注:卡繆慣以「鄉愁」一詞表達情緒或情感的根源,他認為許多思想本由情緒或情感所激發,經過理性思維產生虛假的論證,這便是人類的悲劇來源。

這段講很好耶~

思想才是重點,別讓理性喧賓奪主了。

卡繆說平凡的人在尚未遇見荒謬之前,生活會有所目標,關心未來,也重視正當的理由(至於為誰或為何事則不是重點)。

這個人會評估自己的機會,會指望以後的日子、退休或兒子的工作。

甚至會認為自己可以引導生命中某些事情的發展。

這個人在行動上看起來彷彿是自由的,即便所有的事實與他作對,與他的自由背道而馳。

這句話說得真好!

雖然目標是我們自己自由地設定的,但為了達成目標其實會限制未來的自己的自由,讓未來的自己變成達成目標的奴隸。

我自從體悟到這件事,就更熱衷於《零極限》的零極限風格。

隨時清空自己,非必要不做計劃也不設定目標,專注地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才有機會活出更多可能,也更願意善待此刻的自己。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零極限:創造健康、平靜與財富的夏威夷療法

卡繆說現代的生活條件把相同的經驗強加在大多數人身上,結果經驗的深度也相似。

他說有許多人,尤其是那些最悲慘者,使我們預見更長的工時經驗將會改變這樣的價值。

我想卡繆應該是認為廣比深還有價值。

每天在同一個地方工作八小時 vs 每天都做不同的事。

這兩個累積的東西不同,每天工作八小時累積的可能是年資和緩慢成長的薪水,而每天做不同事累積的會是許多不同的可能。

哪個好?端看自己覺得哪個對自己重要和有價值。

我是也比較喜歡廣,因為廣比較有趣,想珍惜有限的時光去多體驗不同的生活。

超愛這篇章。

讀完也想當荒謬的人。

好喜歡荒謬的人的邏輯。

不為永恆或來世而活,只專注於現在所擁有的這一刻。

不需要靠道德來合理化我們的行為舉止,行為舉止本身不需要被合理化,尤其是當你做的事都只為當下且源於自己的判斷時。

只要自己判斷為合理,就是合理。

喜歡「一切接允許」的態度,就像「沒有一定要怎樣」。

沒有一定要怎樣,就沒什麼好後悔。

這種態度讓人輕鬆,也更自由的感覺。

真的很酷!

「荒謬的人」這章重構了我的思想,原來「希望」是虛假的,有希望讓人會運作起來,有希望也使人不安(有希望就可能有失望)。

沒有希望就是貧瘠,貧瘠感覺像貶義詞,我比較想把它解釋為「空」,一種零極限更活在當下的感覺。

我喜歡零極限和單純地專注當下。

卡繆在書中用了唐璜來詮釋荒謬的人,這讓我理解「知道界限且不抱希望」是什麼境界,也是這本書我最喜歡的收穫。

覺得這很重要耶!

對心靈健康很重要。

知道自己的侷限,在這個範圍內做主就能自在從容。

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就不會對自己有過頭的期待,就不會因為達不到而對自己感到失望甚至感到憂鬱。

這讓我想起在《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讀到泰國蒲美蓬·阿杜德國王說的話:

只要不追求超過能力範圍的東西,目標定在自己達得到的範圍內,就可以愉快地完成,愉快地滿足。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30種幸福的方法《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

卡繆說迷失在歡快中的慾望所滋生的悔恨,這種軟弱者的老生常談並不屬於唐璜。

這一大段用唐璜和浮士德來對比很有效果,唐璜是不在乎未來會發生什麼結果般地享受,而浮士德是忽視自己的靈魂當下所需,就像出賣了靈魂以換取未來。

卡繆還有舉作家米洛茲(Milosz)筆下的馬涅哈(Mañara)為例:「妄想成為聖徒而受地獄之苦」,這也好突破盲點。

想要成為聖徒是因為不想去地獄,但卻用像在地獄般的苦來折磨自己,那你不是已經如同處在地獄了嗎?

如果未來根本不存在地獄,那你不是白白浪費時間活得像在地獄?

不如好好享受當下。

不過唐璜更酷,他在面對地獄的威脅時回答說:「你也讓我等太久了吧!」

代表他是知道可能會遭致不好的後果的,即便如此他還是選擇好好做自己最想要做的事。

做好心理準備就好了。

當荒謬的人似乎快活許多。

為什麼要當聖人呢?

意義不重要,快樂和珍惜有生命的時光最重要!

不是為了收集,而是把人生耗盡在自己靈魂之所向。

收集是為了以後可以回來欣賞,收集是為了未來,不收集更活在當下。

不用在意一路走來收集到了什麼,每個當下都有此時此刻最想要的。

這段真是太有同感了!!

妻子我不確定,但母親們真的跟卡繆說的一樣。

尤其是當你身邊越來越多人成為人母,你會看到一個個人格的消失,接下來會看到的大概只剩孩子人生的歷程。

確實成為人母的人會因偉大的愛而感到充實,他們會常常說自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但我也看到了跟卡繆形容一樣的部分,他們的自己枯竭了、被吞噬了。

每當一個人公佈成為母親的喜訊,我在感謝有新生命誕生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哀悼。

哀悼一個人格將消失。

我也想選擇成為「什麼都不是」的人。

什麼都不是,也代表什麼都可能是。

我喜歡這種解放感,無限可能的自由暢快。

會發生什麼事,就會發生。

認清一切本來就是這麼運作的,沒什麼好逃避。

在讀過《我可能錯了》後,我就愛上了這種風格,接受事情照著本來的樣子發展。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讓我成為更溫柔的人《我可能錯了》

認清沒有來世也沒有永恆,選擇相信肉身死去時智識也同時會死去,這麼一想真的很自由耶!

你做的所有決定就更會是為了現在的自己,不會為了下輩子有福報或是為了去天堂而做一些自己其實沒特別想做的事。

更不會容忍自己活在痛苦裡,因為你不會欺騙自己這些痛苦都是有意義的。

當覺察到自己在這個狀態不舒服時,可以很自由地直接選擇離開這個狀態,不再被未來的願望控制。

很酷耶~ 跟從小到大獲得的邏輯完全不同。

不追求卓越也不奢望所無,這兩個如果套過往接收的邏輯來看,會被判定為不知進取吧?

但其實不追求卓越也不奢望所無才是大智慧,才是最懂得愛自己和珍惜生命的做法。

只做現在的自己想做的事,只依靠自己所有。

只依靠自己所有很可能就足夠了,一個人在一個時間點需要的不可能太多,太多也只是浪費掉。

不需要長成極致的小羊,只想要每天都感到快樂且滿足的小羊。

讚!

卡繆說最荒謬的人物,就是創作者。

很讚耶!

不解釋,專注在體驗與描繪出來。

體驗到什麼就是什麼,體驗到的才是最真實的。

創作者做的,就是重現體驗。

透過創作把感受到的經歷釋放出來,這不一定能清除痛苦,但能讓那些感受走出自身。

有了這些藝術作品,其他人也能去感受了。

原本賺錢是為了想過幸福的日子,結果賺錢漸漸變成重點,想賺越多越好,拼命到覺得不幸福也沒差財富才是重點,那手段就成了目的。

這好荒謬XD

希望、判斷與解釋都屬於幻覺,幻覺引領著人忽視當下,幻覺讓人朝向未來。

「體會到荒謬」才是真實。

活在當下才是真實。

「不為什麼」的創作光聽就好自由、好不設限、好快樂~

[註] 鬻文:賣文。替人撰寫文字而收受酬金。

因為不為什麼而創作,都是當下感受到什麼就生成什麼,所以作品之間彼此互補或彼此矛盾都有可能。

只要創作者還活著且持續創作著,那作品就是未完成。

荒謬的創作是有生命的,會一直變動。

要到創作著不可能再創作了才會終結,才能視為一個完整的作品。

有主題的創作真的比較無趣,被已經定好的中心思想和想表達的意見侷限,所以繞來繞去都會卡在一個點,欣賞起來會有種不自由的束縛窒息感。

清醒的思想家讓創作自由地飛馳,做的只是把所有感受表現出來,這樣的作品多有趣!

喜歡完全無法預期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的作品。

無用性是作品之所以有趣的原因。

要創作就盡情地改變、自由地發揮吧!

這樣多有生命力,多好玩!

我知道薛西佛斯的神話其實是因為看了 Netflix 的《體能之巔》XD

第一季有一個關卡就是薛西佛斯在神話中的懲罰,讓我對這畫面印象很深刻,好像也是因為這樣注意到這本書(哈!)

沒意識時即便過著荒謬的生活不會感覺到苦難,有意識才會有感受。

有感受才會覺得是悲劇。

感覺跟唐璜有點像,不被未來影響當下的決定。

不論未來會發生什麼事,當下都要做當下自己最想做的事!

就算未來真的發生了什麼,還是會覺得一切都很好,因為值得。

比起一帆風順,荒謬的人更偏好活得有生命力、有靈魂、有意識。

主掌自己的命運,並勇於接受任何可能的結果。

擁有決定的自由,且一切都是為了自己最想做的事,所以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切都很好。

讀到這讓我想到自己永無止盡的閱讀與寫心得,也好像無止盡辛苦地滾著巨石XD

但這件永無止盡的事是我發自內心喜愛的,所以我感到快樂,一切都很好。

《薛西弗斯的神話》的最後收錄了卡繆隨手寫下的筆記,有閱讀心得和單純的靈感。

我筆記下了一些自己喜歡或有感覺的語錄。

生活其實就在創造,創造自己的生活。

我喜歡能帶給我恐懼感的旅行,那讓我感覺到自己真的離開了熟悉的地方,真的在旅行了。

聽起來蠻好的。

如果想做自己是為了讓自己感到快樂,那就做快樂的事就好了。

好像是耶~

一群人共有的意識,就是他們的文明。

首先要有意識。

我想這會不會是因為非贏不可,代表會受到輸贏的控制,沒有掌控自己的能力。

而且為贏而贏感覺沒思想,所以精神層次低下吧(?)

這句也好喜歡。

優越確實不等於高人一等。

優越指的應該是能力,能力好但不一定是受人尊敬的人。

就像金字塔頂端的人或是學歷特別好的人,並不等於特別高尚。

保持謙虛的心。

因為你幫了一群人,就一定有另一群人受到損失。

這是讀《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1:政治》的發現,知道這件事後會覺得政治真的不容易。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1:政府是人民的主人還是僕人? 探討政治的哲學之路

天啊我好愛這句話!

真希望有更多人發現這個道理,不要活得像滾輪裡的老鼠。

看著目標不斷往前衝,是為未來而活,忽視當下的自己。

跳出滾輪,冷靜冷靜,觀察環境,看看自己,感受一下現在最想做什麼?

好好了解現在的自己想做什麼,好好活在當下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簡單的快樂。

未來會不會來是不確定的,但現在還活著是肯定的。

珍惜有生命的時刻,愛此刻的自己。

哇這也講得超好的~~~(鼓掌!)

當把一切都獻給現在,會讓現在的自己變得更豐盛,未來才會獲得一個豐盛的自己。

就像玩接力賽,前一棒專注在自己該做的事,下一棒就可以承接到一個好的開始。

面對問題我的選擇就是「戰」或「逃」。

跟卡繆一樣我會先選擇「戰」,直面忍無可忍的厭惡,若觀察起來沒有改變的可能我就會選擇「逃」,直接斷捨離離開。

絕不做的就是留在原地裝沒事、裝死、隱忍,因為我不願意虐待自己。

我也是。

電子書:KOBO, Readmoo

實體書:博客來

JUJU選書 / 文學 / 哲學 / 自我提升

上一篇:[閱讀心得] 2024年閱讀總心得

下一篇:[閱讀心得] 原來三毛是帥氣浪漫的女英雄《撒哈拉歲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