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的為什麼

你應該聽過「做你喜歡的事」、「找到你的天賦」、「常保熱情」吧?

這些都非常容易理解,不過難就難在什麼是自己喜歡的事?自己的天賦又在哪?

《找到你的為什麼》這本書就是在教我們:

如何透過分析自己人生中做過、經歷過的重要事件,從中找到自己的天賦,也就是你的「為什麼」。

我很喜歡「為什麼」這個概念。

知道自己的「為什麼」,就可以輕鬆對自己解釋為何跟有些人在一起的時候感覺特別累,而跟有些人時就特別雀躍。

或是有些事情再累再忙都能做,而有些事情是就算原本精神很好,都會做到打瞌睡😝

知道自己的「為什麼」,在下決定的時候可以更快也更篤定,因為你更容易看出自己在某個位置合不合適。

就像你手裡拿著一片拼圖,你看出這片拼圖是怎麼凸和怎麼凹,就知道可以把它拼到哪裡、或拼不進哪裡。

作者說別人如果看得到你的拼圖,也能看出你和他們合不合。

而且當你找到自己的「為什麼」,就能重拾熱忱!

尋找「為什麼」就像在認識自己,我在實作的過程中還真的有跟自己慢慢更認識的感覺。

很多過去的事件,原來都可以幫助我們從當時的感受和反應,來理解自己重視的是什麼。

這個核心的「為什麼」是藏在我們大腦中心區塊的「緣腦」(limbic system),緣腦區域負責掌管人所有的行為決策和掌管所有情緒。

緣腦跟大腦最外層的「新皮質」(neocortex)不同,緣腦沒有語言功能,「直覺」(gut feelings)就是源於此,直覺就是我們難以解釋為何必須做出某個決定的一種感覺。

而大腦最外層的「新皮質」除了掌管語言,還負責掌管理性與分析思維,幫助人理解事實與數字、特徵和利益。

黃金圈

讓我想到「用心做決定會比用腦做決定明智」,這句話的指的應該就是大腦中心區塊的「緣腦」,而指的是大腦最外層的「新皮質」。

原因應該是新皮質會用各種理性分析來做決定,而緣腦會做出符合自己「為什麼」的決定。

這種衝突經常發生在我們思考各種人生大事時,到底要選理性分析較好的呢?還是要更重視內心不舒服的感覺呢?

常常聽到「跟隨你內心的聲音」,其實就是在傾聽緣腦吧!

「為什麼」就是一個工具,可以化朦朧為清晰,化抽象為具體。

「為什麼」可以指引我們有目的、有動機地行動。

「為什麼」能幫助人立下願景,感召他人。


建立起真摯的連結

當你的「為什麼」含有一種更深層、更有感情的價值,你將更容易建立起真摯的連結。

就像書裡說的,顧客的忠誠不會建立在特徵和利益之上,特徵和利益無法感動人,忠誠和長久的關係是建立在更深沉的層面。

舉例:如果你賣東西是根據產品的特徵和利益來說服你的顧客,那你的顧客只要一找到更優惠的價格,他就會跑掉。

你的說詞應要著重在真正重要的價值上(跟價格不同),並區分自己與其他公司有何不同。

先說「為什麼」含有一種更深層、更有感情的價值,到頭來影響力更大。

還有與人連結時,經由表現出個性,而不只是介紹自己的能力,較能與對方建立起真摯的連結。

如果是以介紹自己的能力、學歷、工作來與人做認識,那對方願意跟你連結的動機就會是因為你的這些具體的項目,只要有其他人與你能力相同或更優秀,這個連結可能就斷了。

而當你是展現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像是你做這個工作是被什麼動機驅動,你將更難被取代。

書中是用面試的案例來說明這個與人連結的情況,用表現自己的個性與面試官做連結較容易脫穎而出。

他說在面試時你先從為什麼說起,等於是直接與面試官大腦的緣腦溝通,那也正是大腦的決策中心。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尋找「為什麼」的實作書。

覺得《找到你的為什麼》是一本很詳細解說的手把手工具書、手冊、筆記。

詳細到佈置會場的白板筆都有提醒你要記得檢查有沒有水哈哈😆

我的實作心得:
《找到你的為什麼》實作篇 – 自己當自己的搭檔6步驟
《找到你的為什麼》有搭檔協助實作篇
《找到你的為什麼》實作篇 – 我當搭檔的心得

邊讀會邊想空出時間,好好照著書中的步驟,試試看找到屬於自己的為什麼。

這本書只在第一章有對「為什麼」最重要的幾個重點做說明和介紹,如果你想深入了解「為什麼」的理論的話,看起來是要參照前一本《先問,為什麼》


「找到為什麼」步驟

書裡有分兩種「找到為什麼」的類型,有個人找尋自己的「為什麼」,還有團隊找尋共同的「為什麼」。

作者建議個人需要找一位搭擋,團隊則可以找一名主持人,因為人很難保持客觀,並觀察出那條串連所有你分享的故事的金線。

搭檔只要是真心願意幫助你找出為什麼的人就可以,搭檔的目的是能提供你自己八成看不到的觀點。

書中還有提供「搭檔須知」,在開始前要先請你的搭檔讀完,讓你的搭擋可以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擔負的角色做好準備。

#步驟1 蒐集並分享故事

找的故事,要能夠彰顯自己在自然理想狀態下的性格,影響深遠的具體回憶。

當時的細節心境對話事後的體會,可以提供線索辨認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有怎樣的為什麼。

有愈多的樣本當參考,愈容易看出重複出現的想法或主題。

從至少十個回憶中選出五或六個對人生影響最大的,盡可能具體和仔細的分享出來,最具體有感情的故事包含最多意義。

分享感受是這整個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

記住,「為什麼」無關我們嚮往成為怎樣的人,而是關於我們真正的個性。

為什麼出自於自己的故事——人生當中最有成就感的那些時刻,展現出最好的自己的那些時刻。

#步驟2 辨認主題

故事裡反覆出現的想法字句感受

隨著過程一步步進行,可能會有一兩個主題比其他更閃閃發亮,感覺更大、更重要。

作者說光芒耀眼到你會指著說:「這就是我,我就是這樣子的。」

或是:「這就是我們,我們團隊就是這樣。」

這些主題將是你陳述為什麼的基礎。

#步驟3 寫下來,去蕪存菁

  • 簡單明瞭
  • 可以實行
  • 著重於你對他人未來的影響
  • 用你有共鳴的肯定句來表達

要是能把你的為什麼濃縮精煉成一句話,你更有可能記住它,依照它去行動。

我想______,這樣會______。

這句型的第一個空格是自己為他人生活所做出的貢獻

第二個空格則表示自己的貢獻帶來的影響。

「為什麼」是長久不變的,而且一定既適用於個人生活,也適用於職場。

說明了我們在工作上的價值,也是親朋好友愛我們的原因。


WHY -「為什麼」是我們的目標、動機或信念,也是驅策我們做每一件事背後的動力。

HOW -「怎麼做」是我們在最自然理想狀態下,為了實踐為什麼所採取的行動。

WHAT -「做什麼」則是「為什麼」的具體展現,即我們每天實際在做的事情。

作者說可以用自己的「怎麼做」來確認我們的夥伴、接下的案子、選擇合作的組織,這些是否與我們個人的價值觀一致。

例如我的「怎麼做」是:

  • 跳脫思維界線
  • 獨立思考
  • 重視每一次的選擇和決定
  • 珍惜時間
  • 重視自己
  • 突破自己

找出這些後,我在確認價值觀時就可以用這幾點來輔助判斷。

覺得這樣好有效率又很精準真棒~哈哈!

作者說當你發現處境令人氣餒,「感覺就是不對」但又「說不上來哪裡不對」,就可以試著用你的「怎麼做」檢查,看能不能找出是哪裡走歪了。

因為大腦決策中心的緣腦沒有語言,他只能用感覺的方式來讓你覺察,所以我們若先找出自己的「為什麼」和「怎麼做」,就能有效地理解緣腦。

在尋找的過程要確定自己對使用的字詞能產生共鳴,而且能令你想起背後的故事。

這當中的情感連結,就是能感召你依照「怎麼做」付諸行動的關鍵。

作者有時候會和大家玩的一個小遊戲我覺得是很讚的檢測方法:

問自己喜不喜歡陳述裡用的字,願不願意把這些字刺在身體上。

這招我覺得真的很奏效,立刻一翻兩瞪眼。

《找到你的為什麼》網路書店連結整理

電子書:KOBOReadmoo

實體書:博客來

「為什麼」和「怎麼做」結合起來,會如指紋一般專屬於你

當你先說為什麼,自然會吸引認同你信念的人,排斥道不同的人

重視自己感受的人會喜歡這本書
你能嘗試運用書裡的步驟和範例
協助自己找出自己的「為什麼」

另外我很好奇,當自己的感受理性分析的結果有衝突時
你比較重視哪個呢?

我想直接喊出我選「自己的感受」!
但真心覺得這題不簡單(哈)

在留言區跟我分享你的選擇吧~

系列文:

《找到你的為什麼》實作篇 – 自己當自己的搭檔6步驟

《找到你的為什麼》有搭檔協助實作篇

《找到你的為什麼》實作篇 – 我當搭檔的心得

作者西奈克的其他好書:

[閱讀心得] 超越眼前勝負的《無限賽局》

JUJU選書 / 自我提升

上一篇:[閱讀心得]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

下一篇:《找到你的為什麼》實作篇 – 自己當自己的搭檔6步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