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尼采(Friedrich W.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
出版社:遠流
出版年:2019
Hi 你好我是Juju😄
《尼采讀本》這本書也是在 KOBO 的每日 99 看到,久仰這位德國哲學家大名,一直也蠻好奇的,就決定從這本選錄尼采代表篇章的精選集入門!
而且只要 99 元很超值耶~ 好感謝 KOBO 的推薦🙏🏻
我平常看到喜歡的書出現在 KOBO 每日 99 就會分享在 IG 限動,歡迎追蹤起來唷❤️
《尼采讀本》很好看,但真的會看很慢~
尼采希望他的讀者是不趕時間的,願意花時間慢慢讀和思考,他的文字也確實讓人讀不快!
這本 352 頁的書,我花了兩個半月才讀完。
每一篇都不長,但幾乎每一篇我都需要讀兩次以上。
前幾遍用來了解尼采想說什麼,再讀最後一遍筆記下喜歡的句子。
讀這本書需要有自己思辨的能力,不一定全對,也不一定全錯。
我對之有所期待的讀者必須具備三個特徵:
他必須靜下心來,而非匆忙地閱讀;
他不可總把他自己和他所受的「教育」帶入閱讀;
他不可以期望在結束時,得到一些類似於結論的標準答案。
我不許諾適用於文科中學和實科中學的標準答案及新課程,毋寧讚賞一些擁有強力天性的人,他們能夠普查整條道路,從經驗的深處上升到真正文化問題的高處,又從那裡下降到最枯燥的規章和最細緻的表格之低處;當我喘著氣攀登上一座險峰,自由的視野令我心曠神怡,我才感到滿意,而在這本書中,我恰恰絕不會讓愛好標準答案的人感到滿意。
這樣一個人在閱讀時並不耽誤思考,他善於讀出字裡行間的祕密,是的,他的天性如此揮霍,以至於也許在放下書本很久以後,他仍在思考讀到的東西;而且不是為了寫書評或是也寫一本書,純粹就是為了思考!
真是該罰的揮霍!
他心靜不躁,足以和作者一起踏上一條康莊大道,這條路的目標只有遙遠的後代才能完全看清!
相反,如果一個讀者情緒激動,急於求成,如果他想要立即採摘整整一代人也未必能爭取到的果實,我們就不得不擔心他沒有理解作者。
── 節錄《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1872年)》導言二摘錄
覺得這本書很棒,摘錄許多尼采的代表篇章,按照時間順序排列,除了能讀到尼采的思想,還可以感受到尼采思想的演變。
可以讀到尼采對許多人事物的看法,例如對科學、哲學、哲學家、教育、婚姻、父母、婦女解放、基督教 vs 佛教…。
母親的好心。 ── 有的母親需要幸福的、受尊敬的孩子,有的則需要不幸的:否則她便不能表現出做母親者的好心。
── 《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年)》第一卷第七章摘錄
喜歡尼采這種犀利不怕得罪人也沒在管政治正確的言論。
重點是他好多思想都跟我很合!
看得超開心的~就像一位相見恨晚的知音。
我蠻喜歡他的利己主義,我是因為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先以讓自己過得好為基礎,才有能力擴散出去協助身邊的人,讓身邊的人也學會如何讓自己過得好。
如果每個人都能有好好照顧自己的能力,社會負擔就會小許多。
就像飛機上的影片都是教大家要先把自己的氧氣罩戴好,再協助需要幫助的人,因為你得在狀況好的情況下才有能力幫助他人。
如果你沒顧好自己,自己昏倒了,旁邊需要幫助的人也只能無助的祈禱奇蹟發生了。
一個動物,一個物種,一個個體,如果它喪失了它的本能,如果它選擇和偏愛對它有害的東西,我就說它墮落了。
── 節錄《反基督徒》1─6
在佛陀的學說中,利己主義是一種責任:「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調節和制約著全部精神食譜。
── 節錄《反基督徒》20─23
尼采喜歡希臘神話,很開心在讀這本之前先讀過顧爺的《不懂神話,就只能看裸體了啊》。
對於尼采提到的「被解放的普羅米修斯」、「日神」和「酒神」等希臘神話中的人物時,就能有那些人物的背景故事畫面,不會鴨子聽雷😂
完整心得:[閱讀心得] 長知識又好笑的《不懂神話,就只能看裸體了啊》
讀這本書又進入了新的挑戰,在沒人引導的情形下讀哲學詩。
蠻喜歡在完全是一張白紙的狀態下讀一本書,可以看自己在這種狀況下會獲得什麼體悟。
這篇閱讀心得我紀錄了自己喜歡的篇章,整理成以下幾大項:
(點擊前往該段落,點擊上一頁可返回)
1. 生存的意義
2. 希臘神話
3. 教育
4. 成為你自己
5. 論婚姻
6. 格言和插曲
7. 評婦女解放
8. 《反基督徒》
生存的意義
跟尼采一起尋找生存的意義。
或是尼采陪我一起探索人類生存的意義。
覺得這本書很好玩,看 19 世紀的尼采聊我也很愛思考的「生存的意義」。
像跟一位時空背景差了兩世紀的朋友一起討論這個議題,看他用他的生活環境來解說。
也感受得到那時的德國開始在提倡民族主義,尼采是反對的,他不熱衷為國效力,他推崇的是為自己而活。
尼采也覺得活著不輕鬆,活著甚至是受苦。
他覺得只要擁有了生命,就跟動物一樣會為了填飽肚子和滿足慾望而努力。
尼采在《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第五節說:
「如果一個人在生命中只求幸福,就代表他尚未超越動物的眼界,區別僅在於動物是在盲目的衝動中追求那些東西,而他是更加有意識地追求罷了。」
這裡的幸福應該指的是物質上實質的東西,例如有好多食物可以吃,有配偶可以繁衍好多後代。
如果生存是受苦,那我覺得讓人類有意識很殘忍,有意識會讓你意識到自己在受苦。
不思考的活著最單純,像滾輪上的老鼠無盡的奔跑,不去想就不會感到累,也不會去想到做這些事有沒有意義。
但我們身為人類就是有意識,那想讓生存不像受苦有什麼方法?
很多人可能會選擇最輕鬆的方式,就是直接把自己的心交出去,這樣就都不用管了:
我們是如何迫不及待地把我們的心獻給國家、賺錢、交際或科學,單純為了不必再擁有它;我們是如何熱心、不假思索地沉湎於繁重的日常事務,超出了生活似乎需要的程度,因為不思考確乎成了我們更大的需要。
匆忙是普遍的,因為每個人都在逃避他的自我,躲躲閃閃地隱匿這種匆忙也是普遍的,因為每個人都想裝成心滿意足的樣子,向眼光銳利的觀者隱瞞他的可憐相,也因此,人們普遍需要新語詞的鬧鈴,繫上了這些鬧鈴,生活好像就有了一種節日般的熱鬧氣氛。
每個人都熟悉一種特別的情境:當不愉快的回憶突然浮上心頭時,我們會藉強烈的表情和聲音將之逐出意識。可是,日常生活中的表情和聲音表明,我們大家始終處在這樣的情境中,在逃避著回憶和內心生活。
當我們安靜獨處時,我們就害怕耳邊會響起喃喃的低語,因此我們憎恨安靜,要用交際來麻痺自己。
── 《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1874年)》第五節摘錄
這讓我想到在《心流》讀到的:「心流,就是一個人全神貫注於某件事而渾然忘我的境界,這經驗是那麼的美好,以致於有人會為了擁有它不惜付出代價。」
達到渾然忘我的境界,就能讓意識沒空去想不希望想起的部分。
我跟尼采都覺得想讓生存不像受苦的答案就是讓生活變得有意義,可能是那些不只為了生存和滿足慾望而做的事。
生為有意識有思考能力的人類,想生存得有意義就是為自己而活。
我認為這裡說到的「自己」指的是像《零極限》中提到的「神性」,或是像《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提到的「內在藝術家」。
「神性」是用來稱呼大於一切事物的力量,我覺得自己內心的聲音也是神性的一種,可以透過冥想或寫隨筆靜下來聽自己神性的聲音
相關心得分享:
– [閱讀心得] 釋放你內在的藝術家《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
– [閱讀心得] 零極限:創造健康、平靜與財富的夏威夷療法
希臘神話
這裡沒有任何東西使人想起苦行、修身和義務;這裡只有一種豐滿的、乃至凱旋的生存,向我們說話,在這個生存之中,一切存在物不論善惡都被尊崇為神。
靜觀者也許詫異地面對這生機盎然的景象,自問這些豪放的人服了什麼靈丹妙藥,才能如此享受人生,以致目光所到之處,海倫(他們自身存在的理想形象,「飄浮於甜蜜官能之中」)都在向著他們嫣然微笑。
有個古老的神話流傳著:米達斯國王在樹林裡久久地尋獵酒神的伴護,也就是聰明的西勒努斯,卻沒有尋到。
當他終於落到國王手中時,國王問道:對人來說,什麼是最好最妙的東西?
這精靈木然呆立,一聲不吭。
直到最後,在國王強逼下,他突然發出刺耳的笑聲,說道:「可憐的浮生呵,無常與苦難之子,你為什麼逼我說出你最好不要聽到的話呢?那最好的東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這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為虛無。不過對你而言,還有次好的東西 ── 立刻就死。」
奧林匹斯的眾神世界怎樣對待這民間智慧呢?
一如臨刑的殉道者,懷著狂喜的幻覺,面對自己的苦難。
現在奧林匹斯魔山似乎向我們開放了,為我們顯示了它的根源。
希臘人知道並且感覺到生存的恐怖和可怕,為了能夠活下去,他們必須將奧林匹斯眾神的光輝夢境的誕生,擋在自己面前。
── 節錄《悲劇的誕生(1872年)》第三節
讀了這些,好像懂了為何從宗教氣氛濃厚家庭出生的尼采會漸漸放棄基督教,改靠近希臘神話。
如果活著是場苦難的話,為何還要教義讓生活更苦?
把注意力放在狂喜的幻覺才能不那麼痛苦的活著。
顧爺的《不懂神話,就只能看裸體了啊》讀起來是單純地認識希臘神話的故事,而透過尼采視角看到的希臘神話又有了不同面貌。
尼采讀希臘神話時想的是為什麼希臘人要創造這些神話?
從這些文字看起來,尼采認為希臘神話是為了讓已經降生的人類能夠活下去而創造,因為希臘人知道並且感覺到生存的恐怖和可怕。
同樣是希臘神話,透過他們兩人的世界看到不同的解讀,很有趣耶!
完整心得:[閱讀心得] 長知識又好笑的《不懂神話,就只能看裸體了啊》
而荷馬式人物的真正悲痛在於和生存分離,尤其是過早分離。
因此,對於這些人物,現在人們可以逆轉西勒努斯的智慧而斷言:「對於他們,最壞是立即要死,其次壞是遲早要死。」
渴望活下去,哪怕是作為一個奴隸活下去,這種想法在最偉大的英雄也並非不足取。
在日神階段,「意志」如此熱切地要求這種生存,荷馬式人物感覺到自己和生存是如此難解難分,以致悲歎本身化作了生存頌歌。
荷馬的「素樸」只能理解為日神幻想的完全勝利,它是大自然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經常使用的一種幻想。
真實的目的被幻象遮蓋了,我們伸手去抓後者,而大自然卻靠我們的受騙實現了前者。
── 節錄《悲劇的誕生(1872年)》第三節
我沒讀過荷馬的文字,從這些片段看來荷馬跟尼采的看法應該是不同的,荷馬是服從大自然的風格。
大自然不在乎物種本身活得痛不痛苦,只在乎物種繁衍。
這讓我想到查理.蒙格推薦的《自私的基因》,超想趕快讀這本!
書單整理文:[分享] 查理蒙格的推薦閱讀書單(20本)
[2024/04/18 上架閱讀心得]
尼采說天賦較高的人懷著深深的厭惡感覺到生存的重負,他會說天賦較高,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有思考生存意義的人才會感受到生存的重負。
尼采說這些人於是挑選一種興奮劑來使自己忘掉這厭惡,分別為:蘇格拉底文化,或藝術文化,或悲劇文化。
如果樂意相信歷史的例證,也可以說是亞歷山大文化,或希臘文化,或印度(婆羅門)文化。
一種人被蘇格拉底式的求知欲束縛住,妄想知識可以治癒生存的永恆創傷;
另一種人,被眼前飄展、誘人的藝術美之幻幕給包圍住;
第三種人求助於形而上的慰藉,相信永恆生命在現象的漩渦下川流不息,他們借此對意志隨時準備好的更普遍、甚至更有力的幻象保持沉默。
── 節錄《悲劇的誕生(1872年)》第十八節
現在的我應該會挑選第二種,我喜歡活在當下,感受當下的快樂,體驗並享受周遭的美。
教育
尼采在 1872 年的《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聊到教育上的兩種傾向:
第一種主張基於各種理由,應該把教育散播給最廣泛的大眾。
第二種則要求教育放棄其最崇高、最高貴的使命,屈尊為其他某種生活形態服務,例如為國家服務。
第一種傾向推廣的是普及教育,他認為激發這個呼聲的動機有三種:對收入和財產的旺盛貪欲、對宗教迫害的後果心有餘悸,或是一個國家對自身利益的精明算計。
對收入和財產的旺盛貪欲所以要推廣普及教育是因為
盡可能多的知識和教育,導致盡可能多的生產和消費,導致盡可能多的幸福。
讓更多人有賺錢能力就有更多人有消費能力,這樣就有更多錢賺。
第二種傾向推廣的是縮小教育。
如今學術的範圍已經擴展得如此之大,一個資質雖非超常但良好的人,倘若他想在學術上有所作為,就必須潛心於某一個專業領域,對其餘領域只好不聞不問。
如果他在他那個領域算得上是鶴立雞群,他卻會在所有別的領域(代表在一切主要事情上)都屬於雞群。
所以,某一個專業的精英學者很像工廠裡的工人,終其一生無非是做一個特定的螺絲釘或手柄,隸屬於一種特定的工具或一台機器,如此一來,他當然能在這方面練就令人難以置信的精湛技藝。
在德國,人們知道要給這個痛苦的事實披上一件了不起的思想外衣,甚至把學者這種狹窄的專業技能、以及他們越來越遠離正確的教育,當作一種道德現象來讚歎,「精益求精」、「埋頭苦幹」成了漂亮的口號,在專業範圍外缺乏文化的狀況,被當作高貴知足的標記大肆炫耀。
── 《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1872年)》第一講摘錄
這裡推廣的是學術分工,尼采認為這其實是縮小教育,甚至是毀滅教育。
如果你們想引導一個青年走上正確教育的小道,就當心別去妨礙他與自然結成樸素、信任、私密般的關係:森林、岩石、波浪、猛禽、孤單的花朵、蝴蝶、草地、山坡,都必定在用自己的語言對他說話,在它們之中,他必定宛如在無數互相投射的映射和鏡像之中,在變幻著的現象之彩色漩渦之中,重新認識了自己;如此,他將憑藉自然的偉大譬喻,不知不覺地感應到萬物形而上的統一,立刻恬然休憩於她那永恆的持久性和必然性。
可是,對於許多青年來說,怎麼有機會在與自然如此親近的、近乎私密的關係中成長起來!
其他人則不得不早早地學習另一種真理:怎樣征服自然。
那種樸素的形上學在這裡終結了,而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生物學、無機化學迫使其學徒用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自然。
由於這種強迫性的新觀察方式,丟失的不是詩意的幻想,而是依靠本能、唯一真實地領悟自然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依靠精明的計算智勝自然的能力。
因此,對於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來說,丟失的是無價之寶,即能夠毫不間斷地忠於他童年時代的沉思本能,藉此達到一種寧靜、統一,一種關聯和協調;這些東西是一個被培養去進行生存鬥爭的人未嘗夢見過的。
就我而言,我只知道一種真正的對立,教育機構與生計機構的對立……
── 《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1872年)》第四講摘錄
尼采認為不該把教育和生計機構混為一談,他說這就像把纖足、嬌慣的仙女與那個可供使喚的丫鬟混為一談。
如果是為了生計而學習,那就只是生計機構,不過是一個有智識的女僕。
從上面這段摘錄就可見他們的差別。
一個是如何依靠本能、真實地領悟自然的能力,另一個是如何精明的計算以征服自然。
成為你自己
人們躲在習俗和輿論背後。
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明白,作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會再有第二次這樣的巧合,能把如此極其紛繁的許多元素又湊到一起,組合成一個像他現在所是的個體。
他明白這一點,可是他把它像虧心事一樣地隱瞞著 ── 為什麼呢?
因為懼怕鄰人,鄰人要維護習俗,用習俗包裹自己。
然而,是什麼東西迫使一個人懼怕鄰人,隨著大流思考和行動,而不是快快樂樂地做他自己呢?
少數人也許是因為羞愧;大多數人則是貪圖安逸、惰性。
唯有藝術家痛恨這樣草率地因襲俗規、人云亦云,因此能揭示每個人的祕密和虧心事,揭示「每個人都是一個一次性的奇蹟」這個命題;他們敢於指出,每個人從頭到腳、直到他每塊肌肉的運動,都是他自己,只是他自己,而且,只要這樣嚴格地貫徹他的唯一性,他就是美而可觀的,就像大自然的每個作品一樣新奇而令人難以置信,絕對不會使人厭倦。
心靈對自己說:「這一切都不是你自己。誰也不能為你建造一座你必須踏著它渡過生命之河的橋,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人能這麼做。儘管有無數肯載你渡河的馬、橋和半神,但必須以你自己為代價,你將抵押和喪失你自己。世上有一條唯一的路,除你之外無人能走。它通往何方?不要問,走便是了。『當一個人不知道他的路還會把他引向何方的時候,他已經攀登得比任何時候更高了。』說出這個真理的那個人是誰呢?」
── 《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1874年)》第一節摘錄
這幾段我也好喜歡,我很喜歡鼓勵人們開心自在做自己的論調❤️
不要被內心的「社會我」侷限了自己,也就是不要害怕社會給的習俗和輿論。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會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存風格,就是因為這樣才有意思。
這讓我想到我很喜歡賈伯斯講過的話: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過別人的生活。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裡。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心的聲音。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氣追隨自己的心和直覺。他們不知何故已經知道你真正想成為什麼。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Steve Jobs
覺得這些話由賈伯斯講出來更有力量。
因為他真的時間有限,也真的看得到他堅持為自己的想法而活,因此為人類創造了許多很棒的發明(蘋果電腦、iPhone…)。
假個人主義。 ── 絕大多數人,不管他們對於自己的「個人主義」一向如何想、如何說,一生的所作所為都從未是為他們的自我,只不過是為了周圍人們的頭腦中形成、並傳達給他們的自我幻象, ── 結果是,他們全都生活在無個性或半個性的輿論之中,以及任意、異想天開的評價的迷霧之中;一個頭腦活在另一個頭腦裡,這另一個頭腦又活在第三個頭腦裡,構成了一個古怪的幻象世界,它還賦予了自己一種乍看如此清醒的外表!
── 節錄《朝霞(1881年)》
如果很多人的思想都是直接套用別人的思想,這世界真的太怪了~
還可能因為不小心中途有人引用錯誤,就這樣誤傳下去。
希望每個人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擁有自己咀嚼後產生的思想,世界上就可以少些奇特的、自己都無法解釋的言論。
也較不會變成極端思想主義者,避免極端的意識形態。
讓我想到蒙格在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第三講 聊到的「意識形態造成偏見」:
嚴重的意識形態,是扭曲人類認知的最大因素之一。
── 查理‧蒙格
完整心得:[閱讀心得]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第三講 – 論基本的、普世的智慧
這段也很有趣:
像美國人那樣的拜金,是一種印第安式的、印第安血統所特有的野蠻;而他們令人窒息的匆忙工作步調 ── 新大陸真正的惡習 ── 業已開始透過傳染,鼓勵歐洲野蠻化,在歐洲傳播了一種極為奇怪的無精神性。
人們現在已經羞於安靜;長久的沉思幾乎使人產生良心責備。
人們手裡拿著錶來思想,吃午飯時眼睛盯著商業新聞, ── 人們像一個總是「可能耽誤」了什麼事的人那樣生活著。
「寧可隨便做點什麼,勝於一事不做」 ── 這條原則也是一根繩索,用來縊死一切教養和一切高級品味,很顯然,一切形式都因工作者的這種匆忙而毀滅了,甚至連對於形式的感覺、感受動作旋律的耳朵和眼睛,也毀滅了。
工作愈益成為唯一使人問心無愧的事情;求快樂的意向業已自稱為「休養的需要」,開始自羞自慚。
人們在野餐時倘若給人撞見了,就要解釋一番:「這對於健康是必要的。」
從前與此相反:工作使人內疚。
一個好出身的人不得不工作時,要把他的工作隱藏起來。
奴隸工作時受到這種感覺的壓抑:他在做某種可鄙的事 ── 「做」本身就是某種可鄙的事。
「唯有在閒適和優美之中才有尊貴和光榮」:古代的偏見如此迴響!
── 節錄《快樂的科學(1882年)》
看完覺得真的耶~
美式風格就是不斷追名逐利,休息是羞恥的,再怎樣都要裝忙,忙才是厲害。
Work hard, play hard. 工作和玩都要很用力很拼命。
還好讀了許多書,漸漸知道美式風格不是最好的選擇。
還是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有意識地為自己選擇對自己好、能讓自己真正快樂的風格。
但也是要感謝有這種推廣工作就是好的風氣跑出來,才會有這麼多人願意出來工作,不然事情都沒人做也是不太好😆
感謝願意拼命工作的人們🙏🏻
論婚姻
這邊我記下了一些覺得有道理或是有趣的句子:
友誼和婚姻。 ── 摯友非常可能成為佳偶,因為好的婚姻是基於交友的才能。
不同的悲歎。 ── 一些男人悲歎他們的妻子被人拐走了,大多數男人悲歎沒有人想把她拐走。
作為漫長交談的婚姻。 ── 在接受一樁婚姻時,應該提出這個問題:你是否相信自己和這個女人能夠一直聊得來,持續到老?婚姻中的其餘一切都是短暫的,而相處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交談。
── 《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年)》第一卷第七章摘錄
尼采認為婚姻不宜於自由思想家,感覺他好像對婚姻有很多的排斥。
他自己是真的也沒結婚。
金色的搖籃。 ── 當一顆自由靈魂終於下定決心,擺脫女人們藉以控制他的那種母性的關懷和監護之時,他總會鬆一口氣。因為與金色搖籃、孔雀開屏、壓抑感之類的不自由相比,她們如此大驚小怪替他提防的那一陣涼風,實際上對他有什麼害處呢?他生活中多少有點實際的禍害、損失、不幸、疾病、過錯、迷惑,算得了什麼?何況,他竟然得為這種不自由心懷感激,就因為他像一個嬰兒一樣受到期待和溺愛?所以,那些哺育他的女人的乳汁雖然傳遞了母愛,卻又是如此容易變成膽汁。
可愛的敵人。 ── 女人本能地傾向於平靜、穩定、幸福和諧的生活和交往,在生活之海上,她們具有如油一樣潤滑消解的作用,這一切無意中正與自由思想家內心的英雄主義衝動相敵對。她們對此毫無察覺,女人的行為就像這樣一種人,會替一位漫遊的礦物學家搬走路上的石頭,以免礦物學家踢著它們, ── 殊不知礦物學家正是為了要踢著它們才上路的。
兩個和音的失調。 ── 女人願意服務,她們的幸福正繫於此。可是自由思想家不願意被服務,他的幸福也繫於此。
── 《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年)》第一卷第七章摘錄
格言和插曲
「我做過這件事,」我的記憶力說。
我不可能做這件事 ── 我的驕傲說,而且不屈不撓。
最後 ── 記憶力讓步了。
如果一個擁有天才的人,不是至少還擁有兩樣東西 ── 感激和單純,他就令人難以忍受。
自卑的人,也總是作為自卑者而自尊。
「同情一切人」 ── 這是對你自己的殘忍和暴政,我的鄰人先生!
男人的成熟,就是找回孩提時代曾有的遊戲時的認真。
羞於自己的不道德,這是階梯的一節;在階梯的盡頭,一個人也羞於自己的道德。
當一個人的才能減弱之時,當他不再顯示他能做什麼之時,才開始暴露出他是什麼。
才能也是一種裝飾物;一件裝飾物也是一件遮掩物。
只要一個人蔑視,他就恨不起來,只有當他正視或仰視時,他才恨。
── 《善惡的彼岸(1886年)》第四章摘錄
所以如果希望自己不要恨一個人的時候,不妨試著蔑視對方,可能就不會恨囉!
儘量少坐。
不要相信任何不是在戶外和在自由運動中誕生的思想, ── 在這樣的思想中,肌肉也不舒坦。
一切偏見均源自內臟。
── 我已經說過一遍,久坐不動乃是違背神聖精神的真正罪過。
就我而言,一切閱讀均是我的休養,因而均是使我擺脫我自己、讓我優遊於別的學科和靈魂中的事情, ── 是我不再嚴肅從事的事情。閱讀恰好使我擺脫我的嚴肅而獲得休養。
── 節錄《瞧!這個人(1888年)》〈我為何如此智慧〉
我也好喜歡進入閱讀狀態時,可以擺脫自己的感覺。
沈浸到文字中,會有種脫離自己生活的感覺。
曾經對工作不滿意的時候閱讀能帶我逃離痛苦的感覺,現在生活都蠻好的,我依然很享受這種脫離的輕盈感。
就是進入心流狀態的暢快感吧❤️
評婦女解放
從尼采在《善惡的彼岸》中的文字中可看出他不贊同提倡婦女解放的議題。
他在裡面有提出許多自己的論點,有一些我覺得蠻有趣的,也值得思考。
男人認為女人本應像一隻溫柔的寵畜,奇異地帶著野性、常常令人愉快,被照料、保護和打扮,她們卻振振有詞、喋喋不休地勸男人死了這條心;笨拙而又怒氣沖沖地搜尋奴隸制和農奴制的證據,來說明迄今為止,無論是過去或現在,女人在社會秩序中的地位都具有這種性質(彷彿奴隸制是一種否定,而不是一切高級文化、一切文化提高的前提): ── 所有這些倘若不是意味著女性本能的瓦解,一種非女性化,又意味著什麼呢?
當然,在有教養的公驢中,有許多呆頭呆腦的婦女之友和坑害之徒,他們教唆女人除掉女人味,摹仿所有這些蠢行,歐洲的「男性氣質」、「男子氣質」正被這些蠢行所禍害;他們要把女人降低到「普遍教育的水準」,甚至降低到讀報和搞政治的水準。
女人身上令人敬重、並且常常足以令人畏懼的東西是她的天性,它比男人的天性「更自然」,是她那猛獸式的狡猾靈活,她那藏在手套裡面的利爪,她那自私的天真,她那桀驁不馴和內在的野性,她的情欲和德行之不可捉摸、廣闊無邊、遊蕩不寧……「女人」這危險而美麗的貓儘管使人畏懼,卻仍招人憐愛,正是因為她看來比任何動物更柔弱痛苦,更易受傷害,更需要愛情。
又憐又怕:迄今為止男人就是懷著這兩種情感面對女人的,因此他的一腳始終已經踏入悲劇,那在令人振奮的同時便已令人心碎的悲劇。
怎麼?這幕戲就要如此收場了?給女人解除魔力的過程正在進行?使女人變得乏味的過程正在開始?
── 節錄《善惡的彼岸(1886年)》
看起來尼采希望的男女不平等不是誰佔上風,而是男人與女人都保有自己的獨特性。
他不希望女人變得跟男人一樣,因為那是降低了女性的水準,因為女人擁有許多男人沒有的厲害天性,他希望女人能保有這些天性。
覺得這些論點蠻有意思的~
想到之前在《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鬧?》這本書也有讀到 性別不平等的新視角,法國女人比較能接受男女之間的差異,她們似乎明白男人就是沒辦法像女人一樣留心細節或了解事情有多迫切。
沒必要為了追求平等而要男人和女人做彼此原本不擅長的事,不過這邊說的性別應該比較偏向心理性別而不是單純用生理性別來決定。
這種態度造就了良性循環。
法國女人不會喋喋不休地數落另一半的缺點和錯事,如此一來,男人就不會感到士氣低落,因此他們對妻子的感覺也比較好,時常稱讚太太微觀管理的能力了得,把家裡的大小事打理得很好。
── 節錄《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鬧?》
完整心得:[閱讀心得] 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鬧?
《反基督徒》
這本書屬於最少數人。
也許他們都尚未出生。
那可能是一些理解我的查拉圖斯特拉的人:我怎麼允許把自己混同於今天已經有了聽眾的人們呢? ── 後天才屬於我。
有的人將在死後誕生。
對於那些能讓人們理解我、並且必定會理解我的條件,我實在太清楚了。
即使只是要受得了我的嚴肅、我的激情,他們在精神事物上也必須正直到冷酷的程度,他們必須練習在高山上生活 ── 俯視關於政治和利己主義的、可鄙的流行廢話。
他們必須漠然處之,他們必須完全不問真理是否有用、是否會給一個人帶來厄運……因為剛強而偏愛今日無人敢問的問題;勇於闖禁區;命中註定要入迷宮。
來自七重孤獨的體驗。
傾聽新音樂的新耳朵。
眺望最遠方的新眼睛。
領悟迄今一直緘默的真理的新良知。
以及追求偉大風格之經濟學的意志:一同保持它的力量,它的奮發……對自己的敬畏;對自己的愛;對自己的絕對自由……
好吧!這才是我的讀者,我的合格讀者,我的命定讀者:其餘人算得了什麼? ── 其餘人只是人類而已。
── 一個人必須超越人類,憑藉力量,憑藉靈魂的高度, ── 憑藉蔑視……
── 《反基督徒(1888年)》前言
喜歡讀《反基督徒》,看尼采客觀地分析基督教與佛教。
重點是他跟我的想法好像!
讀這本書最開心的事就是找到一位跟我在許多方面有相似想法的人類😍
基督教的「原罪」、「贖罪」、「激情」、「復仇」和「崇拜上帝」這些我也都覺得很難讓心靈平靜。
── 與基督教相比,佛教的實在論性質更勝百倍, ── 它身體裡有客觀冷靜地提出問題的傳統,它朝一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的哲學運動發展,那時候「神」的概念已經被取消。
佛教是歷史昭示給我們的、唯一真正的實證論宗教,包括在它的認識論(一種嚴格的現象主義)中,它不再談論「與罪惡抗爭」,而是給現實以充分權利,談論「與苦難抗爭」。
它已經超越了道德概念的自欺(這一點使它與基督教判然有別), ── 用我的話來說,它站在善惡的彼岸。
── 它立足於並且關注兩個生理事實:首先,過度敏銳的感受性,其結果是極容易痛苦;其次是過分的精神性、太長久耽於概念和邏輯程式,在這種生活中,個人的本能為了「非個人」東西的利益而受到了損害。(對於這兩種狀態,至少我的讀者中有一部分人和我一樣,會從經驗中知道其「客觀的」表現。)
在這些生理條件的基礎上產生了一種抑鬱心境:佛陀便採取措施來防治這種心境。
他的防治手段是戶外生活、漫遊生活、節制和慎選食物,慎戒一切含酒精的飲料,同時也慎戒一切使人發怒從而令血液沸騰的激情;心無思慮,不論是為己還是為人。
他提倡使人平靜或愉快的觀念 ── 他發明了一種方法,可以使自己離群索居。
他認為,仁慈和行善是養生之道。
和苦行一樣,祈禱也是被排斥的;完全不存在絕對命令,不存在強迫,甚至在寺院內部也不存在(人們可以退出)。
所有這些做法,都會強化那種過度的敏感性。
正因為此,他也反對討伐異己;他的學說最提防復仇、厭惡、怨恨之類的情感。(「以怨報怨,怨怨不已」:整個佛教那感人的疊句……)
而這是對的:這些激情從營養學的基本觀點看都是極不健康的。
他發現一種精神上的厭倦,它表現為過度的「客觀性」(這意味著個體興趣乏弱,失去平衡,喪失「利己主義」),於是採取將精神上的興趣嚴格回歸到個人的辦法,來與之抗爭。
在佛陀的學說中,利己主義是一種責任:「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調節和制約著全部精神食譜。(人們或許會想起那個也向純粹的「科學性」宣戰的雅典人,想起蘇格拉底,他也在問題的領域中把個人的利己主義提升為道德。)
在基督教中,被征服者和被壓迫者的本能取得了支配地位:那是一些最低卑的階層,他們在其中尋求自己的救贖。
在這裡,判罪、自責、拷問良心被當作正經事來做,成為驅逐無聊的手段;在這裡,透過祈禱,人們常保對一個名叫「上帝」的強者的熱情;在這裡,最高的東西被看作是不可企及的,是賜禮,是「恩惠」。
這裡還缺少光明磊落;密室和暗屋是基督教風格的。
在這裡,肉體遭到蔑視,養生被視為感性的東西受到排斥;教會甚至反對清潔衛生(在驅逐摩爾人之後,基督教的第一項法令就是關閉公共浴室,光是哥多華1就關閉了兩百七十所)。
對己對人的某種殘酷意識、仇恨異端、迫害的願望,這些都是基督教風格的。
陰鬱而亢奮的想像占據著支配地位;最盼望、被冠以最高名稱的狀態是癲癇;食物的提供但求能夠促進病態現象,使神經過度興奮。
與大地的主人、與「高貴者」勢不兩立,暗中又偷偷與之競爭(留下他們的「肉體」,只要他們的「靈魂」……),這是基督教風格的。
仇恨精神,仇恨精神的驕傲、勇敢、自由、libertinage(自由),這是基督教風格的;仇恨感官,仇恨感官的快樂,仇恨一切快樂,這是基督教風格的……
為了統治野蠻人,基督教需要野蠻的概念和價值:諸如長子獻祭、晚餐時飲血、蔑視精神和文化;形形色色的折磨,感官的和非感官的;盛大的崇拜排場。
佛教是晚期人類的宗教,屬於善良、溫和、過於精神化、極易感受痛苦的種族(歐洲對於它還太不成熟):它引導這些種族回歸和平和愉悅,回歸精神上的節制和肉體上的某種磨練。
基督教想要統治猛獸;其手段是使它們生病, ── 衰弱是基督教求馴服、求「文明」的藥方。
佛教是文明終結和疲憊時的宗教,基督教還未嘗發現文明, ── 也許它創立了文明。
再說一遍,佛教是百倍地冷靜、誠實、客觀的。
它用不著再借原罪這種解釋來合理化它的受苦、它的易痛性, ── 它只是說出它所想的:「我在受苦。」
與此相反,在蠻人那裡,受苦本身毫無合理之處:他需要一種解釋,然後才能承認他受苦了(他的本能指示他寧可否認苦難,而不是平靜地承受苦難)。
在這裡,「魔鬼」這個詞是一個安慰:人們有了一個過於強大和可怕的敵人, ── 人們不必慚愧因這樣一個敵人而受苦了……
── 節錄《反基督徒》20─23
覺得這些分析很有趣。
我也不認同活得痛苦是因為人類有原罪,不需要找罪人,這就是一個現象而已。
就好好面對自己遇到的痛苦,與其覺得都是魔鬼或是原罪害的,不如想實際的方法度過它。
關於尼采提到基督教需要野蠻的概念和價值,我突然想到會不會是因為西方比較多人是屬於《安靜,就是力量》中所說的「外向者」,需要的刺激比大部分是「內向者」的亞洲人大,所以才會發展出獻祭、仇恨、盛大的崇拜排場那些的。
然後亞洲比較多是「內向者」,發展出的宗教比較追求的是心靈上的平靜。
艾森克認為內向者和外向者的 ARAS 運作方式不一樣,內向者的資訊通道是門戶大開,讓他們容易接收到如洪水般湧入的刺激,情緒也就變得過度激發。
而外向者的通道則比較封閉,所以就容易刺激不足。
── 節錄《安靜,就是力量》
*註:「上行網狀賦活系統」(ARAS)是腦幹的一部分,能夠控制從感覺中樞傳入大腦的刺激量,這樣就可以在過度激發和激發不足之間找到平衡。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作為真誠的無神論者,法國的一個罕見的、絕無僅有的類型, ── 光榮的普羅斯佩.梅里美……莫非我自己嫉妒司湯達爾?
他從我這裡奪走了本應由我說出的最佳無神論俏皮話:「上帝唯一可原諒的地方是他並不存在。」……我本人在某處說過:「迄今為止對生存的最大異議是什麼?上帝……」
── 節錄《瞧!這個人(1888年)》〈我為何如此智慧〉
覺得「上帝唯一可原諒的地方是他並不存在。」這句話蠻好笑的😂
《尼采讀本》網路書店連結整理
實體書:博客來
我很喜歡這本書
感謝這個讀本讓我認識了尼采
對尼采有了更多認識
還發現他就像自己相見恨晚的知音!
他的許多見解都非常獨到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