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之犢

原文書名:Beginner’s Pluck
直譯:初學者的勇氣
作者:麗茲.芙金.柏哈拿(Liz Forkin Bohannon)
出版社:天恩出版社
中文版出版年:2021
原文版出版年:2019

讀起來輕鬆愉快的一本書,聽麗茲講故事和說道理很有趣,很美式的風格。

充滿正向與美式幽默的氛圍。

《初生之犢》這本書是以初生之犢的原則(The Principles of Beginner’s Pluck)為主軸寫成。

作者麗茲從自己的創業經歷中悟出了 14 條原則,並用自己在烏干達為當地女性創立了時尚公司賽珂設計(SSEKO DESIGNS)的故事為這些原則做說明。

初生之犢的原則

1. 接納你是凡人 Own your average
2. 別再試圖尋找你的熱情 Stop Trying to “Find Your Passion”
3. 先從「做小夢」開始 Dream Small
4. 選擇好奇而非批評 choose curiosity over criticism
5.做自己人生的記者 be on assignment in your own life
6. 尋找及取代 Find and replace
7. 為自己創造驚喜 Surprise Yourself
8. 跨出你的第一步 Get Your Steps In
9. 著迷於做出(和信守!)承諾 Get Hooked on Making (and Keeping!) Promises
10. 夠好就可以了 Be Good with Good Enough
11. 停,放下,發出驚嘆 Stop, Drop, and WOW
12. 夢想會吸引你的團隊 Dream to Attract Your Team
13. 勇於面對陰影 Don’t Hide from The Shadows
14. 陪伴彼此走回家 Walk One Another Home

我很喜歡記者出身的作家的作品,會有許多的採證,而且敘述很流暢 👍🏻

好多喜歡的記者著作:
[閱讀心得] Forever chic:那些法國女人天生就懂的事
[閱讀心得] 因為討厭韓國
[閱讀心得筆記] 各種震撼不斷刷新三觀的《敘利亞戰爭》
[閱讀心得] 請帶我穿越這片海洋:地中海兩岸的逃亡報導
[閱讀心得] 核災後的世界《車諾比的聲音》
[閱讀心得] HYGGE!丹麥一年:我的快樂調查報告
[閱讀心得] 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鬧?

不要去尋找有目標、有熱情、有影響力的生活,而是要去打造這樣的生活。

讀過這本書的後遺症是不再相信「找到你的熱情」這種話,而是改信「創造自己的熱情」

這讓我想到《刻意練習》也是打破觀念的一本書,《刻意練習》是整個打破我對天賦的迷思!

一直以為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天賦,要找到它。

沒想到其實是要先專注於練習一項技能,它才會成為你的天賦。

很多人沒有獲得某領域的專長,並不代表他們缺乏獲得該專長的天賦,而是因為缺乏動機訓練資源

愛書推薦:[閱讀心得] 打破天賦迷思的《刻意練習》

而且過程不會是輕鬆的。

「熱情」的英文「passion」的字根是拉丁文的 「pati」 ,意思是受苦嗎? 
花點時間思考一下「受苦」這個詞:
苦惱、苦難、痛苦的經歷、折磨、痛苦、煎熬、苦悶。

還有看到麗茲的老公班,就像陪在可可·香奈兒身邊的卡柏,成功女人背後的男人👍🏻

不過班勇氣更大,願意一起窮困潦倒到要沒地方住,睡在車子裡創業。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 可可香奈兒回憶錄《我沒時間討厭你》

初生之犢的優勢

當你擁有勇氣(PLUCK) 的時候,誰還需要運氣(LUCK)呢?
許多初生之犢缺乏經驗、成敗的紀錄、專業知識和人脈,但他們有膽量、好奇心、精神、勇氣,且願意承認自己還沒有完全理解狀況,如此便彌補了這些不足。
事實證明, 這些特質非常有益於建立有目標、有熱情、有影響力的生活。

在這裡,摔倒並不會造成那麼大的傷害,因為你不會跌得太遠。

當初學者超棒的呀!

因為是剛起步,會做蠢事都是正常,能力所及犯的錯通常也不會太大。

1 接納你是凡人

Own your average

「接納你是平凡人」這個想法,實際上會讓人得到無比自由,並帶來影響力,因為天資聰穎或高於平均水準,並不是擁有非凡人生的先決條件。

麗茲說這樣我們就可以不再花時間嘗試達到標準,而且能把這些精力用去進行有興趣、有好奇心的夢想或行動。

還有一句話很可愛又讓人感到安心:

你與生俱來的天賦、才能和聰明才智很可能不會讓你高於平均水準,但你的恐懼、最深的不安全感和缺點也不會。

不需要把自己的天賦或缺點看得太大,他們可能其實都很平凡,因此不會過人的好,也不會過人的差。

當你接納自己是平凡人的時候,就會有奇妙的事發生。
你不會再同意只做自己會馬上就拿手的事。
當你接受自己是平凡人,你就會開始意識到,沒有人會如你所想像的那樣注意你。

享受當個凡人吧~

對什麼有好奇心或想做什麼就去做,不用擔心做得好不好、看起來如何,因為本來就是平凡人呀(哈!)

我希望你不要再相信那種說「你有多特別」的自我激勵的話,相反的,你要很自豪地告訴所有人「你很普通」

這是很特別的宣導,整個逆著美式風格。

當我們不再背著「我很特別」的重擔,就可以自由自在去做許多有趣的事了~

如同《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在第一週練習就要我們先接受做差勁的創作家,因為許多人遲遲不願開始,其實是抗拒自己成為初學者,尤其是覺得自己年紀不小的人。

延伸閱讀:
[閱讀心得] 釋放你內在的藝術家《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
[閱讀心得]《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12週練習

這邊讓我想到最近愈來愈有感的有趣文化差異,亞洲人通常是太過謙虛,而美國人卻是被「自己很獨特」綁架,愈來愈多的書籍和影片中可以發現這個跡象。

想到 Netflix 迷你影集《創造安娜》的記者薇薇安在生產時一直大喊「我只是個普通的人」來提振自己的士氣,原來普通才能讓他們踏實地繼續😂

麗茲還有加碼分享了科學家做的實驗,因為天賦智力而受到讚美的孩子,今後較不敢選擇更具挑戰性的任務。

一旦在他們心中種下「他們很特別」的這種信念,接受具挑戰性任務的風險就變得太大,他們會害怕需要付出努力(因為「要努力」聽起來不像天才)或面臨失敗。

但如果是因爲進步努力好奇心勇氣決心心態而受到讚揚的孩子,他們較會希望在未來接受更有挑戰性的任務。

他們渴望迎接下一個挑戰,他們可以在挑戰中繼續努力並從中學習,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失敗並沒那麼可怕,更能享受跌倒並爬起的過程。

理查.羅爾(Richard Rohr)神父說,我們的「未臻成熟的自我」(Immature Ego)是「一個讓你開始生命旅程的社會和心理結構。
它在很大程度上被定義為與他人的不同,更準確地說,是指你獨立且獨特的自我。
未臻成熟的自我可能是必要的開始,但當你止步於此,不再成長,並用餘生去助長和保護這樣不成熟的自我時,它會成為問題。」

如果堅持自己已成熟,其實就像一杯裝滿了水的水杯,無法再注入了。

以這個狀態去面對不斷改變和前進的世界,光想像就蠻辛苦和危險。

而且不能再增加活水的日子應該會無趣很多,就是一杯死水。

另一個困難是,我們的未臻成熟的自我「不足以應對愛、死亡、苦難、上帝或無限的大哉問」,羅爾神父接著說道:
「當你與整體(The Whole)相連時,局部(The Part)就不需要你去保護或防衛了。因為現在的你,是和取之不絕、用之不盡的事物緊緊相連。」

在你試圖使你的自我成熟時,請溫柔善待自己,就像你溫柔、友善、耐心地幫助孩子成長和學習一樣,而不是用挑剔和羞辱的方式來迫使他們不得不成熟起來。
讓自我成熟的過程是一輩子的工作,所以你不需要為此成為一個討厭鬼。

溫柔舒服地成長~

每天都比昨天多知道一點點,就很愉快😊

2 別再試圖尋找你的熱情

Stop Trying to “Find Your Passion”

熱情和目標不是我們渴望擁有的東西,也不是隱藏起來等待我們發現的寶藏。
熱情和目標是一塊畫布,等待你在其上揮灑第一抹油彩。

麗茲還有形容熱情和目標是一空白的電腦螢幕,需要大約十萬字才能寫成的一個故事,但必須先從寫出一個字開始,才有可能慢慢長到十萬字。

你不會「找到」你的熱情和目標。 
你「培養」出自己的熱情和目標。

在開始培養之前,不會找到熱情。

就像《刻意練習》說的,在開始練習之前,不可能知道自己做起來很快樂,更不可能成為專家。

愛書推薦:[閱讀心得] 打破天賦迷思的《刻意練習》

如果我們相信自己終會「找到」目標 和熱情,就是在靜候時機,那就無法全心全意地活著,且為恐懼纏身。
我們看著那些已經「找到熱情」的人,試著去跑屬於其他人的比賽時,就會變得嫉妒、不知所措、困惑,因為我們會希望自己得到跟他們一樣的結果。

而且麗茲說如果我們相信熱情和目標在等待我們發現,那我們就只是在等待,而非創造。

「等待」讓我們停滯。

我們不是問自己對什麼充滿熱情,而是簡單地問自己, 「我對什麼感興趣呢?」 
如此一來,風險就會低得多。
單純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的自由可能會為你創造空間,讓你可以不斷探索下去。

可以給自己一個安靜的時段,利用冥想或是《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中提到的練習方法寫隨筆,都能幫助自己與自己對話。

透過把冒出的念頭記錄下來,更了解自己在意的是什麼。

也可以照著《找到你的為什麼》的練習,透過從自己過往人生中的事件中認識自己。

你的熱情並不存在於你的夢想中,你的熱情是你用行動創造出來的。

如果我們不願意在「找到熱情」前就開始前進,我們永遠都無法成功。

沒有開始就不可能知道自己對什麼有興趣,更何況是找到熱情。

一直冒出來的念頭,就動起來去執行它!

無法立刻執行,那就規劃出執行的日子👍🏻

正如安東尼.馬洽多(Antonio Machado)給我們的提醒: 「旅行者啊,前方沒有路。路是人走出來的。」

旅行者啊,要著手建立有目標、有熱情的人生並不是要等待響亮的呼召,而是關乎更仔細聆聽心的低語、模糊的想法和直覺。

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的幾本好書:
[閱讀心得] 找到你的為什麼
[閱讀心得] 釋放你內在的藝術家《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

3 先從「做小夢」開始

Dream Small

當我真的允許自己誠實的時候,我覺得這份工作沒有什麼意義。
但每天早晨我會用那個模糊的想法來安慰自己,壓抑這些感受,那就是我可以繼續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在公司裡慢慢地進步升職,直到有一天,也許我終於有權力發號施令,就可以實現帶給我人生目標意義的偉大的夢想。

那個「有天會實現的偉大又美好的夢想」使我變得麻木,變得不再在意日漸增多的懷疑,也不再懷疑自己現在所走的路,這條路是很穩定,看起來又令人印象深刻,但事實上卻不是我受造要踏上的那一條。

讀到這段驚覺擁有太遠大的夢想蠻危險的,會讓我們對生活麻木。

想像著遙不可及的夢想,忽略現實,沒有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是最重要的,因為仔細聆聽的話,會發現每個當下其實都會指引出下一小步。

許多的一小步才會讓我們往前走,不斷地前進,就帶我們走了好遠。

而望著遠遠的目標,誤以為這是有遠見,但事實上卻只停在原地。

所以先從眼前可以踏到的小夢開始吧!

4 選擇好奇而非批評

Choose Curiosity over Criticism

外在的批評(external criticism)會讓你陷入憤世嫉俗、逃避責任的麻木之中。
內在的批評(internal criticism)會讓你辦起自憐自艾的死亡派對。

外在的批評指的是批評自身以外的人事物,怪大環境、怪政府之類的。

內在的批評就是怪自己,都是自己不好,一定是自己太OOXX了之類的。

當我們遇到挑戰、失望、失敗、困惑和尷尬的時刻,麗茲給我們一個超棒的建議:

選擇秉持好奇的精神。

你可以不去找怪罪的對象,相反的,你可以開始對自己提出一些問題:
「我很好奇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回應?還有什麼是我可以做得更好的?我下次會用什麼不同的做法嗎?我如何在這次的經歷中學習/做出改變/成長?我還遺漏了什麼嗎?我如何能更全面地瞭解這個狀況呢?」

當我們提出問題而非陳述時,這會讓我們有開放的心胸,在這樣的心態下,我們就會準備好真正去學習、成長和改變。

你就是在允許自己開始用創意解決問題,建立新的連結,產生新的想法,這會引導你找到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麗茲說好奇心是我們最強大的工具,不僅可以用來建立有目標、 有熱情的人生,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可以選擇的心態。

很棒耶!

把專注力放在「好奇」上,任何情境都能變得有趣。

《心流》說得一樣:「我們的自我感覺、生活是否喜樂,最終都取決於大腦如何篩選並看待每一天的生活經歷。」

帶來新觀點的愛書推薦:[閱讀心得] 任何情境都能感受到樂趣《心流》

5 做自己人生的記者

Be on Assignment in Your Own Life

記者的特點是:優秀的記者在開始探尋真相的時候,會盡可能客觀看待自己即將要揭露的事。
一位優秀公正的調查記者,不會為了證實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知道的事,而去問誘導性的問題。
事實上,他們會假設自己不知道整個情況,問問題是出於真正的好奇心。

你越不認為自己已經完全明白,你就能學到越多。
你越不依靠你認為你需要發現的事物,你就能越自由,越接近真相,不管這真相可能是什麼。
對於你所發現的真相,你越是敞開心扉,且感到驚訝,你就越有可能發現真正有趣的事物。

抱持一個清空的狀態,沒有預設立場,沒有偏見,才能接收各種可能。

若得到與自己價值觀相違背或從沒想過的想法,更開心!

代表自己又學到新東西了😍

不要害怕歧異,就能自由自在地接收任何視角。

享受歧異,甚至會自主地想去了解更多種可能!

麗茲說:「要是你認為自己已經把所有的問題都弄清楚了,那就會『很難』真正提出有趣的問題。」

保持清醒,問問題,尋找線索,無論線索會帶你去到哪兒,就跟上吧!

6 尋找及取代

Find and replace

有趣的問題實際上會解決掉一些不那麼有趣的問題,因為你會慢慢失去關心無關緊要的事情的能力。

一旦你決定把(非常有限的)勇氣投注在真正有趣的問題上,你就沒有剩餘的精力去處理所有無趣的問題。

麗茲說真正有趣的問題可以徹底摧毀愚蠢的問題。

感覺跟《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做完怦然心動整理的效果有點像,透過整理東西更了解自己,更知道要把注意力放在哪些自己有真正感到怦然心動的事物上。

相對地,也會發現哪些其實是可有可無的。

延伸閱讀:讓我生活起大變化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無論現況多麼讓人沮喪,每一個失敗的解決方法都能讓我設立更多的參數,好讓我離更適合的解決方案更進一步。

用「問問題」取代「找出解決方案」,能讓我們找到核心問題,用更適合且更事半功倍的方式來處理,

7 為自己創造驚喜

Surprise Yourself

我可以明確地說,如今我最熱愛的就是利用「商業」解決那些通常會留給非營利部門 (nonprofit sector)去解決的問題。
當我聽到要用傳統的慈善事業或非營利模式來解決巨大、艱難、需要冒險才能解決的問題時,我就會立刻開始思考,是否可用更具擴展性又可互惠的市場解決方案來處理同一個問題。

覺得這是很棒的轉變耶~

因為有開放和好奇的心態,讓原以為只能靠非營利慈善幫助烏干達女性的麗茲,聽進女校校長妮阿波·莫妮卡(Nnyabo Monica)的建議:「麗茲,與其給女孩們錢,為什麼不讓女孩們能『賺錢』呢?也許在那個情況下,她們可以學習技能,可以在一起生活。」

驚喜!

其實可以有對雙方都更好的方法,重點是能讓女孩們不會因為家人需要換兩隻牛而被嫁掉,可以賺到上大學的錢才是最重要的。

幫助不是只能靠施捨,若能讓被幫助者得到自助的方法,對被幫助者更好!

甚至能讓被幫助者除了幫自己,也漸漸成為有能力幫助他人得到自助方法的角色👍🏻

你一定要願意在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興趣、熱情,而且你會因為好奇心想知道更多。

8 跨出你的第一步

Get Your Steps In

我們不應該害怕採取任何形式的步驟,或害怕朝任何方向邁出腳步。
即使是那些完全「錯誤」的方向。我們應該謹防因恐懼而起的靜止狀態。

麗茲當時到了烏干達後,為了打破自己的惰性,讓自己會行動起來,還跟自己立了協議:

從今天開始,接下來兩週的每一天,妳都要在天一亮就起床,妳會刷牙,把胳肢窩洗一洗,收拾東西,然後妳會走出旅社的大門。
妳會坐上一輛計程車,妳會乘坐那輛車,直到終點站。
然後妳會下車,在康培拉市中心閒逛,問問題,跟著線索走。
你會不停提出問題。

在接下來的兩週內,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妳都不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大局、策略計畫、方法,或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遠大夢想上。
妳只需要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面。
問問題,跟著線索走。

妳必須每天都這樣做,直到日落才回家。
妳只需要邁出妳的步伐。

致上我最誠摯的問候
伊莉莎白· 艾希莉· 芙金

麗茲分享的令人敬畏且奇妙的真理:

你是獨一無二的,你的道路也是。
你和你的人生道路是由你的每一次談話組成的。
你的人生是由讓你心碎的一切組成的。
你的人生是由每一道縫合起破碎的心的縫線,以及每一道仍存在的裂痕所組成的。
你的人生是由你的每一個想法、每一個你所愛的人、你的每一次旅行所組成的。
你的人生是由你曾生活過的每一個社區所組成的,是由每一個愛過你、讓你失望的家庭成員組成的。
也是由每一個使你大笑到哭的笑梗所組成的。
這所有一切都在你和你的身上達到了高峰,也唯有你才能體驗。
沒有人能用你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而且,旅行者啊,你要去的地方,從來沒有人去過,這就是這條道路的可怕和美好。
你只能透過行走,才能走出這條路。

沒有 「正確的第一步」,唯有你邁出神聖的腳步,才能走出屬於你的道路。 

前提就是要走出去!

因為朝著任何方向跨出一步,都比因爲恐懼而靜止不動要好上許多。

9 著迷於做出(和信守!)承諾

Get Hooked on Making (and Keeping!) Promises

許下承諾的意義在於,大聲說出某件事會產生非常強大的力量。
從「腦海中的想法」到「把想法說出來」的那一刻,遊戲規則就改變了。
這是承諾的新的層次,提升許諾的重要性,這正是你需要讓自己行動起來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你沒辦法用「我試看看」、「以後再說吧」或「再看看」這樣的話來建立有目標、有影響力的生活。
你也沒辦法用無聲且隱匿起來的希望來打造這樣的生活。
所以,要把你的承諾寫下來,大聲說出來。

有時為了完成自己的承諾而必須對他人說「不」,麗茲告訴大家,這並不會讓你變成怪物。

這麼做會讓我們做出美好的承諾,並堅持守護自己的諾言。

也會使我們有能力打造自己所愛的生活。

把承諾寫下來的還有個好處,當有其他「應該做的事」冒出來時,就可以快速審視:「我能給予的承諾有限,這件我認為『應該做的事,是否重要到足以納入其中?」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麗茲提供我們下列兩種選項供選擇:

1. 你拒絕做這件事,因為它目前不是你的承諾的一部分,因此你不需要投入那件事。
你會從你那「非常重要的承諾」的清單中得到安慰,然後繼續前進。

2. 你發現這件特別「應該做的事」的前景值得列入考慮時,你可以做個筆記,在你做出下一個非常重要的承諾時來審視這件應當做的事,但不要在做出下一個承諾之前進行評估。
勇者們,你們不能讓「應該做的事」隨隨便便就變成很重要的事!
如果一件「應該做的事」是很實際、真實且重要的事,那麼到下個檢視承諾的季度時,這件事還是會存在。

我們是許下美好承諾的人,也是自己頭腦的主人!

10 夠好就可以了

Be Good with Good Enough

賽斯建議,除非你真的需要成為一名專家,而且真的願意付出幾十年的努力來達到專家的地位,否則你應該「做初學者該做的事情就好,停止浪費光陰,把事情做到夠好,然後將結果發布出去。」

伏爾泰(Voltaire):「強求完美會使好事難成。」

麗茲說事實上當離開準備階段,開始做這件事時,你面對的鼓勵的回饋批評、接納和拒絕並不會扼殺你的夢想。

這麼做會使我們的夢想變得完善。

如果你腳踏實地,委身於你的承諾,回饋會讓你的想法變得更好、更有力,目標更明確,也更能經得起考驗。
在你的旅程中,你可能會比你想像的還要早到達某個地步,假如你在這一步不進行測試的話,就無法做得更好。
不管是什麼,都不需要完美。
只要「現在夠好」就行了。

因為麗茲的夢想是想幫助他人,所以盡快公開,盡快獲得回饋,才能盡快知道是不是對的方向。

不然自己躲著狂做,結果完全走偏方向幫不到人,就可惜啦😅

卓越不是開始行動的必要條件。
卓越是伴隨著失敗、反覆修正和一步步前進而來的,而你必須從某處開始。

11 停,放下,發出驚嘆

Stop, Drop, and WOW

你自己對於夢想的驚嘆程度會為其他人如何回應你設置上限。

意思是只有自己可以決定熱情的上限有多高,而其他人只會在你設定的上限之下的某處。

所以我們要自己當那個最驚嘆的人!

「WOW~ 怎麼這麼棒!」

進入這段旅程的十年後的今日,我在行事曆上每週都會空出一天的時間,上面只寫:「驚嘆時刻!」(WOW TIME!)

「驚嘆時刻」是一小時的空檔,我會在這段時間去散步,或去咖啡店,讓自己盡情享受驚嘆。
我不做白日夢,也不是在恍神。
我在看願景,看見鮮明的色彩。
我讓自己看見未來可能會是什麼樣子,還有感覺起來、嚐起來、聽起來像什麼樣子。

這讓我想到《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的晨間隨筆練習,每天早上我都會在晨間隨筆時寫下內在藝術家今天想討論的主體,有時是當下的煩惱,有時是期待的未來💛

受到行為科學家弗格(B. J. Fogg)的啟發,我們舉辦了「魔法棒會議」(Magic Wand meetings)這些會議的目的完全就是在為驚嘆創造空間,因此,在這些特定的會議上其實是禁止討論如何執行計畫的。
不允許你討論預算、限制或是數百萬個為何計畫無法實現的理由,只允許談論「夢想」

為了讓你進入驚嘆的情緒之中,你必須先說:「如果我有一根魔法棒……」,接著你就可以瘋狂地發出驚嘆了。

由「如果我有一根魔法棒……」開始很有趣耶!

立刻腦中就想大開支票(哈哈哈)

還需要留意的是,這項原則並不僅侷限於願景的早期才能使用,不是只有在一切都還只是夢想的時候才有使用的必要。
事實上,你在旅程中繼續前進時,這個練習一樣重要(如果不是更加重要的話!),因為為夢想驚嘆只會變得更加困難。

麗茲說刻意為「驚嘆」創造空間,是確保會繼續進步和創新的方式。

在你拿出白板開始寫上執行計畫的方法之前,先讓自己沉浸「驚嘆」的微醺之中。
別擔心,大多數愚蠢的想法都無法在 「如何執行計畫」的挑戰中存留下來,但有時候,最好的想法只是需要再多一點時間,在奇蹟的手中,長出它們的小翅膀, 開始飛翔。

12 夢想會吸引你的團隊

Dream to Attract Your Team

雖然當下很尷尬,但被發現在週末兼職拍科幻爛片,給我上了很震撼的一課:你的夢想會吸引你的團隊。

好處:你的夢想吸引了你的團隊。耶!這真是太有趣了。
 
壞處:讀心術並不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擁有的技能,你的家人、朋友和毫不知情的陌生人很可能不會坐在這裡,在不知道你的夢想的情況下,自大地談論他們會如何支持你。
你得成熟點,開口,向他們求助。

醜陋之處:尋求幫助將會是你做過的最脆弱也是最勇敢的事。
而且我向你保證,當你把你那顆柔弱而充滿希望的心放到這個世界上時,你會一次又一次面臨到他人的拒絕。
事實上, 經常是如此。
你會遭到批評,或更糟的是,沉默。
或再更糟糕的是,你會得到「哎呀,上帝祝福你」這種同情你的回應。
勇者啊,這樣的回應會刺痛你。
這是會發生的,而且會讓你非常傷心。

但麗茲保證,擁有能吸引到團隊夥伴的夢想,受到這些傷害是值得的。

這讓我想到在《無限賽局》讀到的「崇高信念」:

崇高信念能鼓舞和感召人。

段落分享:一個崇高信念必須有的特徵

如果你一生都在想法子讓自己遠離失敗,保護自己不受到他人的拒絕,那麼你也會讓自己遠離你受造要過的生活,你會無法帶出影響力,更不能和你周圍的人建立難以言喻的珍貴關係。

在你看到差距,然後請求他人幫助你搭起橋樑時,你會冒著許多不可避免的「拒絕」所帶來的尷尬的風險。(會有很多人對你說不。)
但是,有人終於舉手說「是!我會帶來我的工具,與你一同建造」時,所產生的美妙喜悅、感激之情和不可思議的力量,是這些短暫的失落遠遠比不上的。

如果因為太害怕被拒絕而失去了獲得夥伴的機會,就太可惜啦~

麗茲這邊分享了蒙格的偶像班傑明.富蘭克林的「富蘭克林效應」(Benjamin Franklin effect):

「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比你曾經幫助過的人更願意對你伸出援手。」

為了更證明請求援助的好處,麗茲還找到了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進行過的一個實驗:

科學家把參賽者分成三組,讓他們參加智力競賽,獲勝的學生可以赢得一大筆獎金。

在學生們拿到獎金後,發生了以下狀況:
第一組:進行這項研究的人告訴學生,他對這項研究充滿熱情,但一直在花費自己的資金做研究,而且經費快用完了。他詢問學生們是否願意歸還獎金,如此一來他就可以繼續進行研究。
第二組:有位秘書來找這群學生,告訴他們心理系經費不足,並詢問他們是否願意把獎金退還給心理系。
第三組:沒有人找上門,學生帶著獎金離開了。

結果參賽者對研究人員的評價為:第一組 > 第三組 > 第二組。

對給出最低評價的第二組參賽者而言「如果不是親自提出請求,會降低其他人對你的好感。」

所以老闆有任務想請員工幫忙完成,親自出馬宣揚的效果肯定最大。

第一組對研究人員的評價是最高的!

這表明「親自請求他人的幫助會增加別人對你的喜愛」,比起未曾幫助過你的人,向你伸出過援手的人會更喜歡你!

這種心理現象背後的科學知識稱為「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因為我們的大腦希望能盡可能又快又有效率地處理資訊,會把事物分組歸類在一起。

大腦有一個習慣是這樣的:
當我們喜歡某人時,我們就想幫助他們。

所以大腦把「喜愛」和「幫助」分類為一組。

所以,我們幫助別人的時候,不管我們喜不喜歡他們, 都會讓我們覺得我們更喜歡他們了,因為就像花生醬和果凍一樣,他們是一塊兒的,喜愛和提供幫助也是。

不過前提是這個幫助要讓提供幫助的人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如果感覺像被當奴隸使喚就不可能有這個效果😂

麗茲還分享了一些尋求幫助後會得到的好處:

– 向彼此展示人性的脆弱可以增進親密和連結。

– 當你先勇敢開口提出請求時,你也是在允許別人這麼做。

13 勇於面對陰影

Don’t Hide from The Shadows

如果你所走的道路,以及那些正在指引你的人承諾這趟旅程只會是耀眼奪目且幸福的,那我想請你保持懷疑。

我必須警告你,現在有人在到處宣傳一種危險的想法。
他們告訴你,你「找到熱情時,你會很快樂」。
我們當然希望快樂呀!
快樂不是壞事,但並不是全部,更不是終點站。
如果相信這個想法,我們所創造的生活就會讓自己遠離可能會導致心碎的一切。
但這麼做,我們的生命就會變成很淺的容器,根本無法裝下多少東西。

只為輕鬆和光明而建造的淺池無法盛裝真正的熱情、目標和喜樂。
唯有能夠容納憂傷、痛苦的深井才足以承載熱情。

麗茲告訴讀者,我們受造不是為了成為能在生活中躲避陰影的「逃脫藝術大師」,我們受造是要為黑暗與光明創造空間,為深層的喜悅與極度的憂傷創造空間

那些沒有答案的問題,以及深根固柢的真理,將幫助我們繼續前進,使我們成為整體的一部分。

14 陪伴彼此走回家

Walk One Another Home

這段麗茲聊到她第一次準備帶美國的同事到烏干達與烏干達的同事見面時,她深怕「美國幫助者」和「非洲受益者」的觀念太過根深蒂固,她擔心這些美國同事會認為僅僅因為自己出現在「非洲」就是在幫別人的忙。

原來白人會怕自己的夥伴有白人就是高高在上的施捨者情節。

但別忘記,你受造不僅僅是為了這些事。
那些你正在「幫助」的人呢?
他們的受造當然不只是來接受他人幫助的。
我們都是按著神的形像被創造出來的,為要來跳一支既美好又可怕的舞,當中包含了給予與接受、喜悅與失望、奇蹟與錯誤。

還好結果是美好的~

聚會時美國的同事也對烏干達同事充滿了感謝,因為她們讓自己的生命中也起了許多美好的變化。

我們不需要你成為別人的英雄。
我們只需要更多的人互相陪伴彼此走回家。
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就會發現,早餐的薯條和顫抖的感激之詞這些平凡的事物,都會成為我們受造要踏入的旅途中的神聖紀念品。

《初生之犢》網路書店連結整理

電子書:KOBO, Readmoo

實體書:博客來

麗茲很透明敞開的分享自己的歷程

讀的過程感受得到她很有熱忱地想分享自己的獲得

當年的辛苦不簡單

但也都是不可或缺的過程!

很感謝麗茲的分享

覺得被溫暖到了💛

也充滿了正能量💪🏻

JUJU選書 / 世界上的事 / 自我提升

上一篇:[閱讀心得] 華倫巴菲特給波克夏股東的信(2022年2月)

下一篇:[閱讀心得] 小故事的大道理《巴比倫最有錢的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