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華倫巴菲特給波克夏股東的信(2021年2月)

可以感受到今年的巴菲特跟去年的巴菲特又不同了。
總是有突破盲點的觀念能跟大家分享真的很棒,完全不會被形容成老狗變不出新把戲。
太好看了以後每年的信都要讀,好希望巴菲特和蒙格都能活到超過一百歲☺️

[閱讀心得] 《給予》學會如何當個快樂又有成就的給予者

關心別人之餘不忘關心自己的給予者比較不會過勞或受到傷害,因此能持續的給予下去,也比較容易有所作為。最初的動機是利他,為了利他而必須利己,讓自己愈來愈往上,就有能力幫助更多人,超級正向循環!

[閱讀心得] 一個明亮的人,如何能理解黑暗?

讀這本書的過程很享受。
有種被灌注藝術文青氣息的感覺,心靈被滋養。
享受文字帶來的平靜,文字帶來的風格。
用故事傳達,但沒明說想傳達什麼。
需要自己腦補,加上有夠多方向能去想。

[閱讀心得] 理念很好但花好多篇幅討論阻礙的《深度工作力》

這本書推崇的是好好完成一件具深度的事,遠大於多功地做一堆淺薄的事。
我喜歡作者前半段說明深度工作力的概念和名人例子,只是不喜歡後半段花很多篇幅認真探討其他週邊的小議題:P(例如鉅細靡遺教怎麼戒除網際網路的誘惑)

[閱讀心得] 法國女人永恆的魅力法則

每次讀到這些法式邏輯,都會讓我想要好好打理自己。不只打理外觀,還有頭腦、心靈和生活方式。只要稍微在細節多付出一點心力,就足夠造成極大改變,就能擁有很大的滿足與樂趣。Tish 訪問了許多法國人對生活藝術的看法,有好多都讓我很喜歡❤

[閱讀心得]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書中介紹並分析十種直覺偏誤,在每一種偏誤最後提供如何扭轉這種偏誤的實用好方法。
提出一套簡單的思考工具,讓讀者能更了解世界的樣貌,並具備正確的宏觀認知。

[閱讀心得] 理解為何政客說話無憑無據又戲劇化的《烏合之眾》

是本有趣的哲學、群眾心理學書籍。
看勒龐的分析,會發覺原來某些方式特別能夠影響群眾,有種知道太多祕密的感覺。
了解群眾的心理,就能用來操控群眾,像拿破崙與希特勒。
反過來說,了解群眾的心理,就有機會讓自己避免受控。

[閱讀心得] 再會,我所虧欠的一切

我很喜歡這本書以第一人稱述說,而且是毫不做作毫不假裝的述說。

她沒有要講正確或漂亮的話,她就是說出所有內心的想法,自私的想法、邪惡的想法,她完全不諱言,也不假裝。
像是很私人的內心話,只有自己聽得見,完全沒在在意說出來妥不妥當。
這是我第一次讀伊朗作者寫的書,非常不同的風格,我真的很喜歡。

[閱讀心得] 打破天賦迷思的《刻意練習》

這本書整個打破我對天賦的迷思!
一直以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天賦,要找到它。
沒想要其實是要專注於練習一項技能,它才會變成你的天賦。
很多人沒有獲得某領域的專長,並不代表他們缺乏獲得專長的天賦,而是因為缺乏動機、訓練和資源。

[閱讀心得] 請帶我穿越這片海洋:地中海兩岸的逃亡報導

在《請帶我穿越這片海洋》讀到了難民的可憐和無奈。
感嘆這些難民曾經是如同你我的一般有正常工作和有自己休閒娛樂的老百姓,但現在他們成了其他國家的難民,甚至得與家人分隔兩地。
愈讀愈覺得難民的問題是讓大家注意到,發現出問題了。

《複利效應》實作篇 – 認識自己正在做著哪些有複利效應的事!

《複利效應》這本書每章最後都有「你可以這樣運用複利效應」,針對該章節提供我們可以實做在自己生活裡的項目。
而這篇文章在分享我的實作練習,超推薦大家可以跟著做做看!
可以清楚了解自己正在哪些地方做著會有複利效應的事,能及時修正,追求好還要更好的生活~
好好珍惜能自己做選擇的每一天❤

[閱讀心得筆記] 各種震撼不斷刷新三觀的《敘利亞戰爭》

覺得小時候接收了好多片面的資訊,不幸中的大幸是在有生之年多讀到不同面向的觀點,至少就不會再把不確實的資訊傳給後人了。
這本書真的讓我各種震撼,我們看到的不見得就是事實。
美國人民大部分就跟我們一樣,以為美國是正義的使者。
收錄很多震撼爆料,非常需要消化一下這些錯愕。

[閱讀心得] 因為討厭韓國

主角季娜是一個自認韓國二等公民的女生,大學畢業後工作四年,存了一筆錢離開韓國,移民澳洲取得永居權,並申請公民身分。
很像在讀真人的日記,蠻有趣的。
曾因為討厭自己國家而想離開或是已經離開的人讀這本書,應該會有很多感觸。

[閱讀心得] 1082 萬次轉動:帶著電玩哲學的單車冒險

遇到疫情或因為其他因素無法親自出國旅行時,就很感謝這些旅遊文學,讓人可以舒服的躺在家閱讀,卻有在旅行的真實感👍
是苦悶生活的良伴,能一秒飛到中國西域、歐洲、非洲。
彷彿自己也正在旅行著,正在親身認識著世界上許多不熟悉的角落。

《找到你的為什麼》實作篇 – 自己當自己的搭檔6步驟

我讀完以上這些條件,認真覺得搭檔不好找
所以決定先自己試著當自己的搭檔,一人分飾兩角的協助自己尋找「為什麼」!
如果你跟我一樣想找到自己的為什麼,但目前沒有理想搭檔人選的話,也許可以參考看看我的做法

[閱讀心得] 找到你的為什麼

尋找「為什麼」就像在認識自己,我在實作的過程中還真的有跟自己慢慢更認識的感覺。
很多過去的事件,原來都可以幫助我們從當時的感受和反應,來理解自己重視的是什麼。
「為什麼」是長久不變的,而且一定既適用於個人生活,也適用於職場。